十架上主耶稣的七句话

作者:生命季刊
发表时间:
+-

 

十架上主耶稣的七句话

 

文/郑盛光

生命季刊专稿

 

本文音频为慕溪弟兄朗读:


 

耶稣基督一生中有三个记号:马槽、十字架与空坟墓。马槽代表耶稣以卑微的形态降临人间,祂的降生为的是要拯救我们这般的罪人;十字架代表耶稣以罪犯的形态为我们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义的代替不义的,为的是要粉碎撒但的权势,救我们脱离罪的辖制;空坟墓代表耶稣以胜利的形态从死里复活,祂的复活带给我们极大的盼望,叫一切信祂的也一样可以承受那永不朽坏的生命。

 

今天我们一同来思想耶稣在十架上受难的七句话。先读一段经文:

 

“祂并没有犯罪,口里也没有诡诈。祂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祂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祂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彼前2:22-24)

 

 

历史告诉我们,耶稣的被钉是极其不公义的事,所涉及的是宗教的厉害冲突。犹太宗教领袖痛恨耶稣,想要把祂除掉,但他们又没有权柄杀害耶稣,唯一的方法就是利用彼拉多的权柄来达到他们的目的。这是何等荒唐的借口,何等恶毒的手段。有罪的人审判无罪的人,不公义的方法取代公正的律法,这是历史中最黑暗的时刻。

 

受难节时刻,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把焦点集中在耶稣当日所承受的痛苦如何。那根穿透手与脚的钉子;那条破皮刺骨的鞭子;那顶尖锐刺痛的荆棘冠冕;那种无情无义、惨无人性与惨不忍睹的画面。

 

我却认为,主耶稣临终前所说的那七句话,才是我们时时刻刻要去思想的重点。原因有二:其一是一般情况来说,一个人临终前所说的话一定是重要的;其二是临终的话往往可以非常真实地反映一个人内心所思所想的,那就是耶稣内心所牵系的不是自己的遭遇,而是全人类救恩的需要。

 

按照刚才经文所描述的,作者特别强调耶稣被钉时口里没有说出诡诈的话,祂被骂时不还口,受害时也不说威吓的话。耶稣不为自己伸冤,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

 

我们就来思想耶稣在十架上这七句活,分别记载在马太福音、路加福音及约翰福音三卷福音书里。

 

第一句话是饶恕的话

 

“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

 

 

这是一句代求的话,反映主的心充满着无限的怜悯。面对敌人无礼的顶撞,他们一口同声地向耶稣发出挑战说:“祂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祂是以色列的王,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信祂。”(太27:42)

 

主耶稣默默忍受,没有怨恨,没有报复,而是饶恕。饶恕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他们不晓得什么?他们不晓得这位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是神的儿子;他们不晓得若不是神的许可,没有人能够定耶稣的死罪;他们不晓得耶稣所承受的十字架这种残忍的刑法其实是无辜的;他们不晓得耶稣被挂十字架的真正目的是要背负全人类的罪孽;他们不晓得耶稣若不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人类注定要永远沉沦,永远灭亡;他们更不晓得十字架的背后所蕴藏的奥秘,是神为人类所预备的救恩大计划。

 

不晓得的意思是蒙昧无知。圣经说:“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神并不鉴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徒17:30)今天,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认识耶稣,也不晓得祂在十架上所做的一切是为了罪人的缘故。不要再找借口推却神为你所预备的救恩,也不要继续处在蒙昧无知的状态,只要你愿意悔改归向神,神必会饶恕你的罪。

 

对今天我们这个蒙恩蒙爱的群体来说,耶稣已经彻底地饶恕我们的过犯,我们又该如何回应主的爱,愿意去饶恕过去那些顶撞我们,伤害我们,甚至背叛我们的人?仍然带着仇恨?活在不愉快的回忆当中?不要忘记耶稣所说过的一句话:“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

 

第二句话是应许的

 

“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23:43)

 

 

这句话反映耶稣爱灵魂的心。就算是最后一分钟,最后一口气,祂都不放弃任何一个人,也决不错失任何的机会。这句话同时让我们看到是救恩对每一个人都公平的:你拒绝,你注定要灭亡;你相信,你立刻就能享有救恩的应许。“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这句话,更进一步的表明救恩的果效是立即的、现在的,不需要等将来,这才是救恩的可贵之处。

 

临死悔改的强盗其实一开始是刚硬的、不信的,他也和其他人一样的讥笑耶稣。但是当他听见主却在默默地为敌对祂的人祷告时,他的心开始被主的爱所融化,他就应声责备旁边正在讥笑耶稣的强盗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神吗?我们是应该的;因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相称;但这个人没有作过一件不好的事。就说,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路23:40-42)

 

 

你注意到吗?主对人们的讥笑声一点都不在乎;但对于那些呼求祂的人,祂立即给于确实的应许。是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好到不需要救恩;世界上也没有一个人坏到主耶稣救不了的。

 

保罗本身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他说:“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祂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祂得永生的人作榜样。”(提前1:15-16)

 

第三句话是关爱的话

 

“母亲(原文作妇人),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约19:26-27)

 

这句话反映主实在有一颗孝敬母亲的心。主耶稣即将离别时刻,祂最不放心的是母亲马利亚由谁来照顾。于是就做了一个周详的安排,把母亲交给祂的门徒约翰照顾。其实马利亚身边还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太13:55-56),他们可以负起养老的责任,为何一定要交给约翰?主要原因是这些弟弟妹妹尚未信主,他们对母亲所承受的痛苦也未必完全理解(约7:5)。

 

约翰则不同,他是耶稣最贴心的门徒,他能理解马利亚身上所肩负的使命是什么。他完全理解老西面过去所宣告的预言(马利亚的心要被刀刺透)。由他来照顾,或许可以化悲愤为喜乐。感谢主,约翰愿意终于所托,把马利亚当着是自己的母亲,负责照顾与奉养的责任。从那天起,他就把马利亚接到家里去了。

 

 

圣经说:“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箴23:22)记住,有一天当你发现父母年岁已高,行动缓慢,思想古旧,时常唠叨;你不要嫌麻烦,而是多多地体谅他们,让他们因为你的关怀与陪伴,可以安安乐乐地度过晚年。

 

第四句话是忧伤的话

 

“耶稣大声喊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太27:45-46)

 

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当中,主耶稣已逐渐在承受心灵忧伤的煎熬。从圣经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主是多么的忧伤,几乎要死(太26:38)。祂祷告到了一个地步,汗如血滴,肝胆寸裂(路22:43)。在主耶稣三十三年半的日子里,天父常与祂同在,甚至有两次从天上发声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太3:17;17:5)但当主担起普天下人的罪,在十字架上接受神公义审判的一刻,父竟离开了祂,以致祂发出这般大声的呼喊。

 

“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这是极度悲伤、无助、沉重所发出的苦涩呼喊,这种痛苦比起人们给予的嘲笑、戏弄、侮辱、鞭打来得更加强烈。请注意,此刻耶稣不再呼喊我的父,而是我的神,表示祂背负了世人所有的罪孽,不再是父神眼中的独生儿子,而是世人罪孽的一个代表。

 

耶稣讲这句话是申初的时候,是太阳正猛的下午三点钟,但此刻却是遍地黑暗,从中午到申初,整整三个小时。这是超然的变化,正说明人类所有的罪孽全然压在耶稣身上的黑暗时刻。

 

圣经说:“祂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祂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哪知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赛53:4-5)

 

 

当父神掩面不看祂的儿子的时候,正表示祂的审判正倾倒在耶稣基督的身上,以致耶稣此时此刻所感受的,等于是与天父断绝关系的痛苦。

 

第五句话是软弱的话

“我渴了!”(约19:28)

这句话反映主与我们一样有身体各种需求的表现。圣经说:“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祂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来2:14)又说:“祂能体谅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因为祂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来5:2)

 

主耶稣被钉在十架是从早上九点至下午三点,足足为我们忍受了一切的痛苦。口渴,表明已经失水过多,正处于死亡的边缘。正如诗篇的预言中所形容的:“我的精力枯干,如同瓦片;我的舌头贴在我牙床上。你将我安置在死地的尘土中。”(诗22:15)。

 

 

这位自称是人类活水泉的主曾对我们应许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4:14)然而此时此刻的祂,竟为了我们的缘故,成为世上最口渴的人。

 

第六句话宣告的话

“成了。”(约19:30)

 

 

这句话反映主最终的胜利。祂正向世界宣告一个事实:神所托付的救恩已经完成了。同时也成功为我们解除四方面的咒诅:罪的咒诅;死的咒诅;魔鬼的咒诅;地狱的咒诅。

 

“我听见在天上有大声音说:我上帝的救恩、能力、国度,并祂基督的权柄,现在都来到了,因为那在我们上帝面前昼夜控告我们弟兄的已经被摔下去了。弟兄胜过他,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性命。所以诸天和住在其中的,你们都快乐吧!”(启12:10-12)。

 

但愿有一天我们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时,从口中说出的最后一句活不是“算了” 、“完了”,而是“成了”。

 

第七句话是交托的话

 

“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23:46)

 

 

表面看来是主耶稣被交在罗马兵丁的手里,事实上最终是交在父的手里。主的灵魂不由人来控制,祂有权柄舍了自己的性命,祂同样有权柄拿回来。(约10:18)

 

司提反在被人用石头打死之前,也说了类似的一句话:“求主耶稣接受我的灵魂。”(徒7:59)这代表工作已完成,可以安然回到天上去见主的面。

 

结论

 

十架上最后的七句活,没有辩解,没有怨恨,没有咒诅,而是祝福。

 

十架下虽然充满了人的讥笑与辱骂的声音;十架上却充满了仁爱与宽恕的祷词。十架下所发出的言语,句句都是恶言与戏言;十架上所发出的言语,句句都是恩言,句句感人肺腑,句句催人泪下,句句意义深远,句句万古流芳!

 

 

十字架不是羞辱的象征,而是神荣耀的记号。

十字架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神大能的彰显。

十字架不是失败的悲剧,而是神胜利的结局。

十字架不是无辜的牺牲,而是神恩典的流露。

十字架不是愚拙的行径,而是神智慧的途径。

十字架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神旨意的成全。

十字架不是死亡的咒诅,而是神永恒的祝福。

 

郑盛光传道 马来西亚以圣资源培训中心主任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