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人有术章士钊-影响毛泽东的人物之三
相人有术章士钊――-影响毛泽东的人物之三
生不逢时
跟前面说过的两位学者不同,章士钊在大陆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不但他的一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更重要的是他曾经救助过毛泽东,促成毛与杨开慧的结合,是毛的大恩人。否则以他的历史留在大陆,早被共产党镇压了。
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后人恭称行老,长沙人。1901年在武昌两湖书院结识黄兴,两人顿成莫逆之交。后执教于朱启钤家私塾。次年入南京陆师习军事,任上海苏报主笔,发表章太炎反满文章,旋即苏报被查封。史称(苏报案)。又与陈独秀,张继(国民党元老)创办(国民日报),同年冬与黄兴宋教仁组织华兴会。04年密谋起义被捕,经蔡锷保释,赴日本习英文。1908年赴英国入爱丁堡大学学法律、政治,兼攻逻辑学。章先后三次游学欧洲,研究西方哲学,政治学和逻辑学。对于康德,伯格森,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均有论文和著述。翻译过弗洛伊德传。
章的原配夫人吴弱男,家世显赫,父吴保初,与谭嗣同齐名,人称“海内四公子”。叔父吴长庆,官至广东水师提督,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他在朝鲜是提拔袁世凯的恩人。
章可能受“君子结而不党,结党营私。”古训影响,拒绝参加同盟会,逞论国民党。袁世凯为了拉拢章,许以别墅和北大校长之职,不成。不久宋教仁被刺,章逃出北京,任讨袁军秘书长,事败亡命日本,办(甲寅)杂志。民国成立后,黄兴几次邀章入阁,尽管黄章私人关系之好不作第二人想(据章士钊全集),章仍坚辞不就,大有:“功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居。“之慨,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引以为傲的清高。章最先中意政党内阁制不果,改为鼓吹联邦制,行不通,最后只有走复古路一条。1924年他作了段祺瑞政府的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段执政这个名字就是他想出来的。让他大大出名的是镇压学潮,开除鲁迅在教育部的公职。被鲁迅骂成“落水狗”。(鲁后来骂梁实秋是“泛????”)
在此之前的1917年,章出任北大教授兼图书馆长,随后介绍李大钊继任。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后半生,也间接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1919年初春的某个晚上,章搭黄包车去鼓楼后豆腐池胡同9号,看望他从湖南请来北大任教的杨昌济(怀中)教授,入得内室。章问刚才开门的那位年轻人是谁?杨教授叹了一口气答说,姓毛名泽东,字润之,湘潭人氏。追求小女跟到北平,求首常(李大钊)替他在图书馆找了个差事,收入不多,月薪只有八元,不知如何是好。
原来杨教授中意的三个湖南第一师范弟子里面,萧愉(子升)已有妻室;蔡和森业已定婚;只有独身的毛出身农家,看在杨教授眼里,还真是有点门不当户不对。
在这里,笔者建议大家读一读萧愉所著(和毛泽东行乞记),他们过湘江时,毛弃免费的轮船不坐,硬是要上小划子,可是又拿不出几个铜板,毛许诺下次还,舵工不干。同行人急着过江,愿意为他们两人出资,毛又不许。舵工怕影响下一趟生意,只好让他们免费过江。毛还怪舵工不守信用,说好回来还,你不干,回来就不还了。强词夺理,由此可见毛的霸道。
话说回来,章曰:吾自弱冠以来,阅人无数。这位润之先生天庭饱满,下嘴唇生有一痣,乃帝王之像也。先生尽管放心嫁女好了。
不久,毛就携得美人归,回老家打天下去也。
旧时代的名人多会相人术。曾国藩就相中了李鸿章。章士钊相中毛泽东不足为奇,可是他为什么独独不替杨开慧看一下,有没有皇后命?!
第二年,毛持杨教授的信,到上海找到章士钊要钱时,章毫不犹豫给了毛两万大洋。那时两万元是个什么慨念?如果毛继续在北大图书馆作工,需要不吃不喝工作两百零八年。
毛名义上是要组织一批湘籍学子留法勤工俭学,他拿到这笔钱后,根本不打算出国,却是另有打算,毛将这笔款带回了老家,作他的梁山美梦,搞暴动去也。同时也奠定了毛造反的基础。
读一读毛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吧:“将他们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毛氏嘴脸跃然纸上。
有了这层因缘,毛自是感激涕零,视章为救命恩人。
时过境迁,抗日军兴,毛在延安否及泰来,站稳了脚跟。46年抗战胜利,毛赴重庆谈判,与章见面时,章在掌心书一“走”字示毛。事后毛对周恩来满怀感激地说:“还是老朋友好哇。”
章同共产党的关系还不止这些,他曾经代表李大钊,陈独秀,一大代表周佛海(后成为大汉奸)作为辩护律师。他最讨厌的是陈独秀,李根源这两人,骂他们反复无常。其中与陈的过节是陈在法庭上慷慨陈词,全然不顾自己是阶下囚的地位,将章大律师凉在一边。
章三十年代居上海法租界时,欣赏杜月笙重义气,杜则佩服章的学问,惺惺席惺惺,使他成为杜的座上宾及私人律师。
章的文字功力,可以在他挽特务头子戴笠联中略见一斑:“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狭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只有在戴的家乡浙江江山戴公馆,才读得到章的原作。在官方媒体的控制下,老百姓只能够见到下联。
1949年,中共席卷全国前夕,毛让行老带信给湖南省长程潜和警备司令陈明仁,程潜是同盟会元老,由行老替毛打包票,湖南得以兵不血刃。
解放后,行老首任文史馆副馆长,第二任馆长。他有一子名章可,熟读古书经典,行老在儿子身上倾注了一生心血,可他生不逢时,那一套玩意儿在解放之后毫无用武之地。倒是养女章含之被毛看上,指定为御用英文老师。毛在行老面前自称学生,名不副实,毛当年不过是图书管理员而已。现在行老到是名副其实成了祖师爷。笔者一直搞不懂的是,毛除了跟秘书林克学过英文之外,所有的英文老师都是女人,另两位是王海容和唐文生。毛的英文到底怎么样,只有天晓得。念及毛的土话最后只有张玉风听得懂,也许毛的湘潭英文只有这几位女老师听得懂。
解放后,行老仍然不改乐善好施的本色,收入少了,与当律师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工资仅够维持生活。毛知道了他的困境,每年给他两千元人民币,算是还当年债。章用来救济一些老人的生活,包括他的对头,鲁迅的兄弟周作人。。
六十年代初生活困苦,连只鸡也买不到。章提笔给毛写了首诗大发牢骚,毛一见,立刻要警卫员去特供店弄了两只鸡送过去。章就是这么有个性的一个人。
文革开始,红卫兵来抄家,行老只好求毛泽东:“可能范围内稍稍转圜一下,当有解铃之望 ...,在毛的干预下红卫兵才将财产退还给章。
行老一生经历了从清末民初,一直到中共建政,纵横捭阖近一世纪,同蒋介石,段祺瑞的关系都不错。蒋介石生日他写贺幛祝贺。行老六十岁大寿,蒋也回礼,毕竟蒋的革命资历太浅。可是行老最不了解的,居然是他自以为相当了解的毛泽东。
文革初期,行老天真的想给毛刘作和事佬,写信给双方。直到毛将尚未公开的党内文件(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罪行)送给他看时,他才算是了解到毛的狠毒,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行老清楚的知道,如果戳了毛的痛处,毛马上会翻脸不认人。他家里有两个党员,一个是其秘书,另一个是其养女,一举一动马上可以直达天廷。行老讲话特别谨慎,生怕出格,同时与外界断了关系。这与他的个性不合。有文章说宋庆龄不满对刘的处置,毛知道后勃然大怒,对周恩来大发雷霆道:让她走,香港,美国,台湾随她去。周当然不可能这么传达最高指示,只是说出去散散心也好。宋一口回绝,让毛碰了一个软钉子。
笔者幼时常听长辈谈起行老的事功,再加上在大量近代史书中,见行老的名字频率非常高,因而对其一生耳熟能详。可惜行老本人所写文字均用文言,对于笔者无异于天书。
1973年暑假笔者去北京,可是永远失去了瞻仰这位历史名人的机会。这年的五月二十八日,毛不顾行老已是九十二高龄的老人,突发奇想(据说是尼克松访华时提及他们共同的老朋友蒋介石引起)派一架专机将行老送到香港搞统战,频繁见客,过度劳累,加上他不习惯香港的湿热气候,中共生日那天死在香港。据章含之说,父亲心脏血压都很正常,活一百岁没有问题。可是毛的一念之差,白白让他折了至少八年阳寿。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行老最后还是死在老毛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