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桃姐” 住家菜——咸鱼肉饼 (组图)
香港电影“桃姐” 住家菜——咸鱼肉饼 组图
推呀网 > 热推链接
被推时间: 2012-03-29 13:20:04
原文链接: http://udn.com/NEWS/FASHION/FASS16/6990972.shtml
(以下仅为本站缓存的部分内容,完整内容请查看原文链接)
影音│行动│理财│追星│时尚│电子报│数位阅读│数据库│Blog│便利贴│求职求才│购物‧udn 买东西│招募伙伴
“桃姐”在两岸三地票房逼近五亿台币,除了欣赏叶德娴与刘德华的内敛演技,还可一窥香港饮食文化。
讲述主仆感情的香港电影“桃姐”叫好又叫座。戏中擅长厨艺的仆人“桃姐”展现各种拿手菜更是让观众垂涎不已。桃姐这种口味,香港人称之为“住家菜”(即台湾的“家常菜”),当中更可看出香港普遍“识饮识食”的饮食文化。
一场主人Roger与老同学在家聚会的戏带出桃姐“住家菜”的精彩;她中风倒地前做的卤牛舌,萤幕特写她把精挑细选的蒜、姜爆香,加入花椒、八角、酱油与水,与川烫的牛舌一起熬煮后放凉进冰箱。一群大男人发现是她留下的好料,抢成一团。还有同学口中回味不已的八宝鸭、芋头糕、水蟹蒸蛋、卤牛腱,这些电影中的菜色全是“住家菜”。
香港土生土长的远东饭店副协理刘冠麟表示,“住家菜”的精髓在于由街市买回来的新鲜食材,根据时令与中医原理,做出煲汤、咸鱼蒸肉饼等永远吃不腻的隽永口味。
另一场桃姐为主人面试新佣人的戏,她强调“只需要”两天炖一次老火汤、清蒸活海鱼,及替少爷准备些鱼胶、鲍鱼、海参即可,结果当然是再也找不到这样的仆佣品质。就连移民国外的女主人回港后,特地炖给桃姐进补的燕窝,都被她揪出忘记放姜的小细节。几场与吃有关的戏,借由桃姐对食物调理的讲究,充分体现了香港饮食文化的细腻。
刘冠麟回忆,幼时家中有三位“桃姐”伺候。他说:“有家佣的人家里,家佣做什么、便吃什么。这种吃几十年的味道一定会想念。在餐厅吃饭,你会担心这汤煲的时间够不够?家里就不一样,哪怕一条鱼、一道青菜,食材都讲究。”
电影里Roger与桃姐主仆一起用餐的戏,有汤、蟹、清蒸活鱼,跟堆得圆滚滚的白饭,在刘冠麟看来就是典型的三菜一汤住家菜。他说,香港人喜欢汤汤水水的东西,饭前饭后都要喝一碗煲汤。清蒸活鱼是必备的,尤其像是星斑、黑格、黑毛、白毛这类体型稍小的活海鱼最受欢迎。戏里茶餐厅Roger不想点、但别无选择的桂花鱼,反倒是这几年大陆养殖货,而且根本不是活鱼。
随着像桃姐这类家仆日渐凋零及受到多元饮食影响,香港的“住家菜”口味也逐渐在改变。刘冠麟感叹,在香港道地的住家菜也愈来愈难吃到了。
原文标题: 港人吃情…爱蒸爱煲 忌笋怕“水瓜” | 饮食与文化 | 消费流行 | 联合新闻网
被推时间: 2012-03-29 13:20:03
原文链接: http://udn.com/NEWS/FASHION/FASS16/6990981.shtml
(以下仅为本站缓存的部分内容,完整内容请查看原文链接)
影音│行动│理财│追星│时尚│电子报│数位阅读│数据库│Blog│便利贴│求职求才│购物‧udn 买东西│招募伙伴
香港人相当重视食补,随着四季时令、运用当令食材进补,成为香港饮食文化中的核心。“桃姐”里少爷Roger被桃姐亏的“生熟薏米羹”,这是对血管很好的一道料理,只不过应该煮成水来喝,却被厨艺不精的少爷煮成羹。
香港人爱喝汤,远东饭店副协理刘冠麟说,汤的作法多种,“煲、滚、炖”各不同,戏中的老火汤是煲,口感浓郁适合冬季饮用。坊间有餐厅标榜煲八小时以上,刘冠麟说“大可不必”,煲汤大约四小时以上即可,否则“煲那么长时间,水都被煲光了!”
滚汤是用大火在二十至三十分钟内快速完成,最适合在夏秋之季滚些轻爽的冬瓜汤。炖汤以小火慢炖,汤色极清,以中药材为主的汤品多适合用炖法,春季就可以炖些润喉润肺的汤品。
港人吃东西也有禁忌,多数港人不吃笋,因为笋易引发过敏。在香港被称为“水瓜”的丝瓜也不受喜爱,刘冠麟笑说,这是因为有的香港人爱赛马,水瓜音近“输光”,反倒是“胜瓜木耳炒洋葱”是许多港人夏天会食用的一道住家菜。
香港人喜欢蒸的食物,“咸鱼蒸肉饼”味鲜又下饭,桃姐里的“水蟹蒸蛋”也有名堂,为什么独挑水蟹?因为水蟹汁多又甜,除了蒸蛋还可以煮粥。戏中少爷爱吃蒸鱼,香港也有各种作法,榄角最适合用来做豆豉蒸鱼,梅干菜、仁捻等带酸甜味的食材也与蒸鱼极搭。
刘冠麟说,许多人蒸鱼时喜欢在鱼身上横切让受热均匀,他会在鱼身上戳洞,蒸好的鱼鳍竖起、鱼肉呈现爆凸状,代表新鲜度。
电影里桃姐挑剔女主人熬的燕窝,也是有根据。刘冠麟说,如果用冰糖炖燕窝的确需要放一小片姜,除了燕窝本身会腥,冰糖炖久了也会有酸腥味;但用鲜奶炖就不需要,因为鲜奶含蛋白,炖完蛋白的味道会融入燕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