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制度是毛泽东时代一项成功的创新
现在要解决三农问题,因此户口制度问题被大谈特谈。我是认为户口制度需要改革,并且要逐步取消的。但一些文人因此而对这一制度大肆抨击,并且攻击毛泽东时代如何如何黑暗,因此本帖子就要指出,户口制度是毛泽东时代一项成功的创新。
虽然实际上几千年来中国的农民一直是可以自由迁徙的,但是自由的结果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多少好处,反而是不断的占山为王,最后起义造反。另一方面,自由的结果中国也没有进入到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反而是不断地被西方国家欺负,割地赔款。所以说不能够用是不是自由迁徙来评价社会的进步,而是应该用是不是生活得到了改善,是不是成为了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来做为衡量标准。
而毛泽东时代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快速地发展成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因此一方面为了保证实现这个目标,另一方面又要保证人民生活不断改善,那么就创造了一种新的制度,就是户口制度。那么在这个制度之下,城里人得到稳定的福利,同时农业的剩余可以用来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而农村则推行人民公社制度,合作医疗,推广教育等等,使得农民在为国家贡献的同时也能得到稳定的福利,不至于被迫造反,或者像现在这样在城里打工但经常被拖欠工资,或者被迫长时间工作,受老板各种各样的压迫等等。因此在这个制度下,随着经济发展则全体人民的福利肯定是稳定地增长的,而实际上在70年代后期,生活水平就已经比60年代高了。
所以这个创新的结果当然是成功的。还可以看一下我的中国四千年人口变化图:
而人口爆增就是一种工业化进步的标志。另一方面我国在1976年也实现了工业产值达到70%,说明我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那么就说明户口制度是取得了当初预期的目的,当然是成功的。
有些右派就歪曲说什么,那时的农民怎么怎么受限制,这也根本是胡说八道。其实限制主要是受工业发展水平影响的,并不是那时的农民就只能一辈子当农民。其实在毛泽东时代,农民也可以通过提干、通过城里招工或者当兵等等途径成为城里人的,并没有一个制度说农民只能世世代代当农民的。而且那时候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还存在着三大差别,其中就有城乡差别,而共产党的目标就是不断地缩小三大差别。而实际上,现在的城乡差别比毛泽东时代更大了。
因此,户口制度并不能够用来抹黑毛泽东时代的,反而是毛泽东时代的一项成功的制度创新。而另一方面邓小平说的改革目标是共同富裕,那么到现在也还没有实现。因此同样是20多年,证明毛泽东时代的制度创新比改革更加成功。
现在要改革户口制度,是因为改革是渐进的,而不是像苏联那样一夜之间就全改变了。因此有些毛泽东时代的制度已经改了,但有些还没有改,所以就发生了不匹配现象。现在右派文人说什么毛泽东就根本是错的,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签名档
以科学和科学精神为武器,坚决扫荡各种迷信,不断追求真理,提倡创新。在新的世纪光大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