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美加强情报防范,中国发展弯道超车更为困难

作者:舒畅
发表时间:
+-

舒畅:美中关系新动向——美加强情报防范加贸易壁垒,中国发展弯道超车更为困难

美联社2025年4月3日报道,美国政府自2025年1月起实施一项新政策,禁止驻华美国政府人员、其家属,以及持有安全许可的承包商与中国公民发展任何恋爱或浪漫关系。该政策覆盖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及广州、上海、沈阳、武汉和香港的领事馆。这项前所未有的举措,标志着自冷战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的一次重大收紧,彰显出美国政府已将中国明确视为其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

情报防范升级:严控人源情报渗透

长期以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多次在安全调查中指出,中国情报机构频繁利用所谓“美人计”(又称蜜罐政策)接近拥有敏感信息的美国政府驻华外交人员、国防承包商及其家属,以获取人源情报(HUMINT,Human Intelligence)。这种手段一向被视为当今国际间谍活动中最有效、最难防范的一种。为应对潜在的渗透风险,美国政府此次政策不仅针对外交官本人,更首次将防范扩展至家属和承包商。

此外,美国近年来对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非传统性渗透”已经越来越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航空航天与高端芯片等前沿技术上,出口限制持续加码,以维持其全球领先地位。中国的对策是,笼络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取得一定学术成就的人才。 

这些科学家和教授在美取得博士学位并留在美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工作,他们很自然地成为中国窃取美国最新技术的捷径。其中一种熟知的就是过去多年来行之有效的中国“千人计划”,以优惠的条件聘请为高级教授、提供高额研究经费、协助建立创新企业等,以最有效的方式窃取美国最前沿的高科技资料。

美国政府近年来收紧对中国学者的签证发放与高校合作,接取消合作计划、冻结研究资金、驱逐个别学者的实例时有报道。类似做法也出现在加拿大等盟国,针对中国高端科技人才的高度警惕正成为西方国家反科技遭窃的共识。

贸易战的新关税,让弯道超车更为困难:

中美在经贸领域的对抗亦持续升级。近日,总统特朗普宣布进一步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部分税率从20%提高至34%,使得某些中国商品面临高达74%的关税总负担。例如,原本定价1000美元的商品,在进入美国市场后售价将达到1740美元,这将是中国产品失去很大的市场如果这种关税不变那么其后果就是极大地削弱中国产品的销售量。如此严苛的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企业形成实质性打击。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中国在关键产业领域的技术崛起表现出强烈的警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航空航天与高端芯片等前沿技术上,出口限制持续加码,以维持其全球领先地位。美国最近传出已成功研制出新一代战机“F-47”,进一步拉大与竞争对手之间的技术代差。该机型是否会出口到台湾等地区,目前尚未明朗,但其象征意义已足以彰显美方遏制中国军事技术崛起的决心。

未来展望:中国能否突围?

从情报防范到科技管制、从人才壁垒到贸易惩罚,美国对华政策的全面收紧,“遏制”正在取代“接触”。对中国的定位已从“竞争者”升级为“主要对手”。川普重返政坛下,这一实质上的改变看来更加清晰,

然而,中国并非没有突围之路。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例,中国自主研发的Deep Think系统已在多个领域接近甚至挑战ChatGPT的水平,显示出中国科技自立的潜力。关键是中国是不是能够在教育与科研体制上进一步改革,给予科学家更多的自由度与资源支持,真正让“懂科技的人决定科技方向”,而不是由行政机构主导科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