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相会自由女神像
十一月十七日。好像是个啥特别的日子,也记不得了。是不是查一下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应该有很多的事情发生过,有好事者才把它们记录下来,然后编了本教科书,让大家学习考试,然后大家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了。其实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百分之九十九都没啥意义。偶尔有点意义的就是大家坐下来吃个饭来表达一下意义。
前几天连云港的一个啥庙被火烧了,据说有上千年的历史,大家都很惋惜。说是香客烧香引起的。然而烧完之后,发现几百年历史的寺庙居然是钢筋水泥的基本结构,框架也很不错。莫非水泥结构的建筑已经有上百年了。然后大家有考证了一下,原来是三四十年前重新修建。也没啥特别的历史。历史建筑嘛,不就是拆了建,建了拆。理由嘛,就是火灾,水灾,特殊的岁月,战争时期。古代搞个建筑不容易,现在应该容易多了。
纽约的新市长出炉了。比较热门的话题,就是大富豪都纷纷表示要离开纽约了。当然也会有更多的人会涌向纽约。找个相爱的人去纽约,那里是天堂。找个相杀的人去纽约,那里是地狱。记得很久以前,转眼也快四十年了,大学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在彼此的留言本上写下几句话,说说彼此的祝愿,有苟富贵勿相忘的,有早生贵子的,那是八十年代末,出国留学的还不多,但总有人先知先觉的,尤其是来自某些家庭的,还有那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最得瑟的留言就是,相约伦敦塔,再会自由女神像。又洋气又表达了自己的理想,至于如何实现,谁也不知道。好像我都去过了。
也读过很多的励志文章,说的是非洲人的理想,好像都差不多,一般都是鼓励自己的娃,一直往前走,跨过深林,跨过沙漠,跨过大海,那里有一个新天地,大凡从非洲出来的,都可以套上找个公式。不过非洲还有一句,是关于婚姻,女人嘛,一定要嫁给比自己皮肤浅的,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想想东大的女大学生,读了这么多书,连个非洲谚语都不如,感觉读书也确实没啥用,也改变不了阶层跨越。这跨越通常是指向上,从物理意义上来说,跨越是双向的。向下叫自由落体,叫原始本能。
话再说回来,这纽约的富人都走了,哦,看了视频,说连纽约证券所也在德州搞了一大批土地,还有啥金融中心都已经在德州建立了副中心。人来熙熙人去攘攘。既然富人走了,那是不是穷人就来了呢?记得当年政治课就说过,马克思明锐地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主义的掘墓人也同时诞生了,那就是无产阶级。资本家走了,广大的无产阶级就安心入住了,成为了这座历史名城的新主人。同样的历史名城,有被火烧的,也有大家一票一票慢慢改变的。读过历史的都知道,美洲大陆是一群清教徒乘坐五月花之后,开创的新文明,是不是会不会有第二次清教徒的远征呢?是不是有更多的无产阶级也励志相约自由女神像呢?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君士坦丁堡确实是一日改名的。
美国通用汽车近日宣布说,一二年之后,该公司的汽车配件不再会有东大产的汽车零件,然后特斯拉也宣布如此如此。至于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但是东大的通用和特斯拉都宣布说,本地化零件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多了。这到底好还是不好,反正二年之后,同样的汽车,完全有二个不同的体系。大家都不同的跑道上全力以赴。
感觉这点,上海交大已经走在历史前端了,明年扩招五千名博士生,居然超过了交大本科生的招生数量了,还是在上海幼儿园小学明显萎缩的前提下,五六年之后即将影响大学招生的情况之下。显而易见的是,上海的工业将重新焕发动力。尽管我们家有很多交大毕业的,我还是不知道交大搞啥的。我就知道交大门口的豆腐酸菜白切肉很好吃,整个餐厅就一个品种,我都吃了三四年。突然之间,中日友好就结束了,大家开始骂日本女首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