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木木的传道
十一月十日。好一场大雪,居然下了二天。这年头有点早吧。新闻说是过去五十多年最早的一场大雪。记得诊所搞清洁的那对老夫妻就说过,他们是十一月初结婚的,她的姐姐围绕着教堂开了二圈才找到入口,因为雪实在太大,根本看不到入口处,何况六十年前的人口也没这么多,漫天的大雪,人也没几个,车辆也不多,教堂远远地就看见了,还是King City这种地方。他俩至今还很得意地说,他们从认识到结婚一共才六个月,恋爱期间一共去多伦多吃过一次饭,恩恩爱爱过了六十年。毕竟时代不同了。
这几天比较精彩的是纽约市长的选举。居然是一个穆斯林当选了,才三十四岁,来自尼日利亚,印度裔家庭,八岁来到美国,十八岁入籍,十六年之后就当选纽约市长了。网上的评论基本是一边倒,因为他说要搞社会主义,当然也是穆斯林的身份。但好像没有媒体说这是个美国梦。有人说二十多年前木木制造了九一一,用的是暴力,如今木木征服并开始领导纽约了,用的是民主和选票。正如多年前的奥巴马当选一样,也是一票票选上去的,至于后果如何,反正都是选民的选择。按照谚语说的,人民的灾难是人民自己的选择。
现在穆斯林席卷全球也是不争之事实。英国的好几个主要城市的市长都是穆斯林,多伦多会不会也选一个木木当市长呢?好像有点早,毕竟多伦多的人口比例中穆斯林暂时还不多,不过感觉印度裔市长应该是很快的。至少现在国会议员里印度裔已经很多了。还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加拿大国会议员中锡克族的比例居然还高于印度国会中的锡克族的比例。有些现象不能太探究,问多了就是政治不正确。至于好不容易选出了几个华人议员,不是出现了一夫一妻一姘同在一个国会办公室的奇闻,要么就出现了明显染红的痕迹。说华人的参政吧,他们的智商都很高的,国内的是名牌大学,加拿大都是多伦多大学,然后也是钱业有成。然后就是中加友谊,至于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好像也没管这么多。反正纯大陆背景的基本都是昙花一现,多数还是以香港移民或者第二代第三代的粤语移民为主。大概是文化问题吧。
继续聊聊木木的扩张。记得很多年前,估计有二十年了吧,教会的传道士早就说了,你们基督徒也不要到处传道了,赶紧抱着老婆热炕头吧,多生几个娃,就是最好的传道。说得听众满堂喝彩。二十年过去了,情况基本如此。有一次曾经跟Chat GPT讨论过这个问题,就是生育率的问题。统计数据说了,一对夫妻要生二点一个娃才能保证这个族裔的文化传承。如今的世界呢?欧洲白人的生育率也就一点五左右,其实城里的更低,还是靠农村的数据来拉到一个一点五的比例。然而木木的生育率大多数是四五个。二十年前就是如此,现在二十年过去了,至少英国更多的市长都是穆斯林了。
回想一下,当年的基督教是如何传播的,早期的基督教或天主教,是利用罗马帝国的疆土,在地中海周围到处传播。到了五六百年之前,应该是十五世纪吧,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印刷术的出现,新教的革命,说白了,就是一次全球化浪潮,几个早期的帝国主义在扩张殖民地的同时,基督教天主教也一起传播了。当然基督教和穆斯林也长期抗争过。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应该是穆斯林占上风。比较出名的就是君士坦丁堡变成了伊斯坦布尔,连教堂也差一点拆了,最后变成了国家博物馆才得以保存。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穆斯林唯一的一次败仗就是在印度。统治了印度四百年,最后被印度教赶出了印度。不过从这次印度人来到多伦多,我也发现印度人里面有相当比例的是穆斯林。
这次穆斯林的传播乘着全球化的东风,一路狂飙。难民夹带着宗教也是一种全球化,西方世界的不计成本不计后果的圣母心,感觉又回到了早期基督教迫害时期的状况。历史书从来都说罗马的崛起,好像从来不讨论罗马的灭亡。绿色宗教绿色文明,罗马还会灭亡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