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我们这一代的痛

作者:芨芨草
发表时间:
+-

张鸣:我们这一代的痛

我们这一代,已经老去,该退休的,差不多都退了。这一代如果有共性的话,一个共
同特征,就是在该受教育的时候,缺了教育,即使有心人后来补上,也很难补好。
那个十年到来的时候,年少的,还没上学或者刚上一年级,年纪大的,也没上完中
学。能读一个比较完整的小学的人,已经算不错的了。
当然,那十年虽然大学基本停摆,后来的工农兵学员,多数人都不够上大学的最低标
准。但是,中小学还是在办的。只是,这十年的教学水准,却没法恭维。学制缩短
了,小学五年,初高中加起来四年,九年级即中学毕业。但课程也偷工减料,我们上
所谓的高中的时候,没有历史、地理、美术和音乐课,数理化的课本,也薄得可怜,
只有干巴巴的几条公式,例题里还充斥着那个十年高喊的话语,看起来不像是数理
化,倒像是思想品德课。
我们在上中学的时候,基本上没有考试,除了1973年“教育路线回潮”那阵儿例外,
其余时间全都大帮哄,没有人在意学什么,学会了没有。学校的师资也很可疑,因为
全国上下普及高中,很多根本没有条件办学的乡村,也办起了中学,教书的,居然就
是本村人。命好的,能摊上个别下放的大学生做老师的,还能学点东西,摊不上的,
只能听天由命。
我们黑龙江兵团,大部分的老师,都是知青,有的人还相当认真。但是,我们那个年
级,也有一半左右的人,高中毕业,连信都不会写。
其实,从小学到中学,学生至少有一半左右的时间在干农活,有时候,也会去设备简
陋的小工厂去帮人打杂。这种事儿,当年叫做学工学农,实际上,就是些不大好使的
免费小工。
我们这一代人,由于基础教育欠缺,即使后来考上大学的佼佼者,也大有问题。外语
不行,地理和历史知识欠缺(大学学文科的好一点),思考问题,严重缺乏逻辑,还
时常念错别字,遭人嘲笑。
至于那些早早成为下工工人或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的同辈,缺乏教育的问题,后果就更
加严重。
基础教育都欠缺,至于教养,就更谈不上了。那个年代是个价值观混乱的时代,什么
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已经分不清了。连打人骂人这样几千年公认的恶事,也可能被
肯定为积极正面的行动。
在学校里,老师可以被抓来游街,辱骂,打骂,即使打死了,在当时也不见得会被追
究。揭发父母兄弟姐妹,也司空见惯,原来的孝悌仁义,也丢在不知哪儿去了。待人
接物,温良恭俭让,是不对,动辄斗争,粗大嗓门粗喉咙地吼,反倒更被提倡。在人
家锅里拉屎,多少辈子都被视为最缺德的行为,然而,如果针对的是一个黑五类,那
又有什么关系呢?
待那个十年过去之后,当我们这一代人老去的时候,至少相当一部分人,毛病就都出
来。能出国的,把人丢在国外,种种不文明的举动,极大地败坏了国人的声誉。出不
了国的,在国内也有祸害人的,该排队的不排队,上公车倚老卖老,欺负人,打人的
都有。
同时,由于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又赶上了巨大的时代转型,跟子女的代际矛
盾,空前的大,以至于手足无措,没法应对。但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却要为子
女做特别多的贡献,打孩子一出生,就是孩子的奴隶,一直到孩子长大成人,自己有
了孩子,还得为他们做贡献。自己的养老问题,却全然没有着落。
这样缺乏教育,缺乏教养的一代,我们中的某些人,却特别的自负,特别的自以为
是。上山下乡的特殊经历,让我们这辈人有了别的代际没有办法分享的人生,尽管这
种人生到底是负面意义更多,还是正面价值更大,其实还可以讨论。但我们这一代的
好些人,却一定认为这样的经历就是宝贵的财富。这点财富,再加上的乱七八糟的知
识,就足以傲视后面的多少代。
我们这一代最大的负资产,就是那个十年的洗礼。缺乏教育再加上自负,使得我们这
代人有的时候,显得特别的畸形。巨大的自卑和自负交替在一个人身上显现,显得特
别的吊诡。
这样的吊诡,在曾经领风骚的精英和下岗工人身上,都可以找到。随着这代人的相继
退休,有了越来越多的闲暇,频繁出现在公共场合,就显得愈发令人讨厌。现在人们
嘴里声誉不佳的大妈大爷,基本上都是跟我一代的人。
这一代,实际上也是最惨的一代人。缺乏教育,缺乏常识,更缺乏教养。就是想改,
也是难了。
从整体上讲,我们这一代已经是秋后的蚂蚱,没有几天蹦跶了。等到不能动弹了,等
待着我们的,将是一个惨到没法言说的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