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评物理奖
AI(copilot -GPT_5) 评物理奖: 你的质疑很有道理。Google 在 2019 年宣布实现“量子优越性”(Quantum Supremacy)时,确实引发了巨大争议。这里可以分几个层面来看:
📜 1. 发表与同行评审
Google 的成果发表于 《Nature》2019 年 10 月,论文题为 “Quantum supremacy using a programmable superconducting processor”。
这意味着它确实经过了同行评审,并不是“完全没有同行论证”。
不过,Nature 的评审主要是对实验设计和数据的科学性进行把关,并不等于整个学界都认可其“量子优越性”的结论。
⚔️ 2. IBM 的反驳
Google 声称:他们的 53 比特超导芯片 Sycamore 在 200 秒内完成的随机电路采样任务,经典超级计算机 Summit 需要 1 万年。
IBM 随后发表文章指出:如果优化算法和存储方式,Summit 其实只需 2.5 天 就能完成同样任务。
这直接削弱了 Google 的“压倒性优势”说法。
🌏 3. 中国与其他团队的模拟
中国中科大、清华等团队后来用改进的张量网络算法,在经典超算上模拟了更大规模的随机电路采样。
这说明 Google 的“优越性”并非不可逾越,而是取决于当时的算法与硬件条件。
🧭 4. 学界的共识
“量子优越性”是一个阶段性里程碑,而不是终点。
Google 的实验确实展示了量子处理器在某类问题上的潜力,但这个问题(随机电路采样)本身没有实际应用价值。
真正的目标是 “量子优势”(Quantum Advantage) —— 在实际有用的问题上超越经典计算机。这个阶段至今还没有实现。
✅ 总结
Google 的成果 经过了同行评审,但其“量子优越性”结论在学界并未形成一致认可。
它更像是“莱特兄弟的首飞”:证明了可能性,但距离实用化还很远。
所以说它“轻率”并不完全准确,更合适的说法是:它是一个被夸大的里程碑,科学价值确实存在,但应用意义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