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分形量子态的动力学演化与输运特性
第5章 分形量子态的动力学演化与输运特性
🎬 5.1 初始分形态构造与演化框架
基于第3-4章构造的具有明确 Hausdorff 维度 $d_f$ (由调制参数 $alpha$ 调控) 的小波分形波函数 $psi_alpha(x, 0)$,本章研究其在哈密顿量 $H$ 驱动下的时间演化:
势场 $V(x)$ 设置: 系统考察三种典型场景:
自由粒子 ($V(x)=0$): 分析分形结构对无外势下量子扩散的内在影响。
准周期势 (如 Aubry-André): 研究分形初态在临界或局域区的演化行为。
弱无序势: 探索分形结构与随机势的协同/竞争效应。
🔍 5.2 局域性维持与扩散动力学
引入关键动力学指标量化分形态的演化特征:
📏 5.2.1 参与度 (Participation Ratio, PR):
物理意义: 表征波包在实空间的有效扩展体积。$PR(t)$ 越小,表明态的空间局域性越强。
分形效应: 初始高 $d_f$ (弱分形) 态 $PR(0)$ 较大;初始低 $d_f$ (强分形/稀疏) 态 $PR(0)$ 较小。演化中,强分形初态的 $PR(t)$ 增长显著缓慢,提示其动力学局域性增强。
🚶 5.2.2 均方位移 (Mean Square Displacement, MSD):
标准扩散:$langle x^2(t) rangle sim t^{gamma}$ 且 $gamma = 1$。
亚扩散:$gamma < 1$ (扩散受抑制)。
超扩散:$gamma > 1$。
扩散类型判据:
分形效应: 强分形初态 ($d_f$ 小) 在多种势场下可诱导亚扩散行为 ($gamma < 1$)。其物理机制源于分形结构的多尺度障碍效应阻碍了波包的均匀扩展。
📈 5.3 量子相干性与输运奇异性
🔁 5.3.1 Loschmidt Echo (量子回波):
非指数衰减 (如幂律、拉伸指数)。
长时间平台或非平稳振荡。
提示分形结构诱导了动力学记忆效应和对扰动的鲁棒性。
物理意义: 衡量初态在时间演化 $t$ 时刻后的保真度 (Fidelity),反映系统对扰动(或时间反演操作)的敏感性。
分形预测: 强分形初态的 $L(t)$ 衰减可能呈现:
🚥 5.3.2 量子行走输运效率:
在自由势或规则势中,分形初态的扩展显著慢于高斯波包等光滑初态 ($gamma$ 更低)。
在准周期势中,分形初态可能展现出非各向同性扩散或沿特定晶格方向的“导向输运”,源于其结构对势场对称性的自发匹配。
模拟粒子从分形初态 $psi_alpha(x,0)$ 出发的传播过程。
分形效应:
🔬 5.4 信息动力学:熵演化与复杂性
📊 实空间 Rényi 熵:
幂律增长 $S_q(t) sim t^eta$ ($eta < 1$)。
阶梯状或饱和行为。
反映信息在分形结构上传播的阻滞。
分析维度: 观测不同阶数 $q$ 下熵 $S_q(t)$ 的增长动力学。
分形特征: 强分形初态的熵增长可能呈现:
🧬 光谱熵 (Spectral Entropy):
分析演化态 $psi_alpha(x, t)$ 的瞬时能量分布 $|langle phi_n | psi_alpha(t) rangle|^2$ ($phi_n$ 是 $H$ 的本征态) 的熵 $S_{spec}(t)$。
意义: 表征态在能量基底上的扩展程度。低 $S_{spec}(t)$ 提示能量局域化。
分形关联: 强分形初态可能维持较低的 $S_{spec}(t)$,表明其在能量空间的局域性维持。
🔮 本章小结与第6章前瞻
核心结论:
分形初态 ($d_f$ 小) 展现出强动力学局域性:表现为 $PR(t)$ 增长慢、$MSD$ 呈亚扩散 ($gamma < 1$)。
其量子相干性具有特殊性:$L(t)$ 呈现非指数衰减/振荡,体现结构记忆效应。
信息传播受抑制: 实空间与能量空间熵增长缓慢 ($S_q(t)$, $S_{spec}(t)$)。
分形结构可诱导非各向同性输运或导向性传播。
物理图像: 分形几何不仅是静态属性,更是动力学自维持结构,能阻碍均匀扩散、保护量子信息、引导输运方向。
前瞻第6章: 将本框架拓展至开放量子系统,研究分形态在:
热库耦合下的退相干与耗散行为。
非平衡稳态的建立与分形特征维持性。
量子输运在耗散环境中的效率调控。
与实际开放体系实验(如冷原子-光腔耦合、介观器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