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定位

作者:mingcheng99
发表时间:
+-

张校长的读者定位问题非常关键,它直接关系到选题风格、内容深度,以及投稿渠道的选择。 以下是几点我想向您们请教的思路,或许能帮助进一步明确方向:

📘 读者定位设想

  • 双轨模式:维持一部分面向大众的科普内容,以延续平台的影响力和包容性;同时设立专业板块,逐步向学术圈展示研究深度。

  • 学术传播“桥梁”:以通俗语言阐释高深研究,帮助普通读者理解,也提高专家对内容的传播接受度。

  • 专题化读者群体:可以围绕交叉学科(如“AI”、“历史中的科研人物”等)构建特定社群,强化识别度。

🧪 现在我们有多位院士级别的教授加入, 增强了学术权威性,也有创办过科学期刊的主编,开始有自办科学期刊的战略构想

  • 先以核心期刊以外的平台发表:如中国的《科技导报》、《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或国际上的开放获取期刊,建立影响力。

  • 逐步推进学术评价体系接入:将来的期刊可以向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甚至英文SCI期刊靠拢,通过收录率、引用率打造权威性。

  • 设立国际合作板块:可邀请海内外华人科学家投稿,强化国际特色,也有助于被国际数据库收录。

🏆 内容类型

  • 纪实性文章:如我们们之前一些对科技界历史人物的研究,可演化为史料性研究论文。

  • 问题导向型论文:围绕AI影响、科学传播等社会议题展开跨学科探讨。

  • 专题系列策划:按主题推出系列文章,有利于期刊品牌构建,也方便后期打包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