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悲鸣:警惕习主席签订《马关条约》

作者:马悲鸣
发表时间:
+-

警惕习主席签订《马关条约》

马悲鸣

《马关条约》的签订是我大清走向灭亡的开端。

1894年7月爆发中日甲午战争,翁同龢主战,李鸿章主和。中方战败,李鸿章最心疼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两国开始停战谈判。

11月26日,李鸿章派遣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前往神户,试图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会谈,遭到拒绝。次年1月31日,清政府派出两名全权大使,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和湖南巡抚邵友濂到达日军广岛大本营,与首相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会谈。次日日方以“清国全权委任状不完善”为由中断交涉。日方当面口头要求“你们的李相国”——李鸿章,亲自来谈。

没辙,本来主和的李鸿章只好出面收拾主战派翁同龢的烂摊子,代皇上受辱。谈判期间日方开价三亿两银子赔款,不料李中堂遭一日本刺客击中面部,引起全世界关注。李大人以此为由,百般提出要求。最终日本被迫把要价降低到两亿两。刺客一枪价值一亿。李大人以一己之伤挽回了大清国一亿两银子的损失。

但由于电报密码被日方破译,使清方失去更多的讨价还价筹码,被迫签署了真正“丧权辱国”意义上的不平等条约。

国内举子闻风而起,声言要“公车上书”大闹。康有为及梁启超在北京发起十八行省与台湾、奉天的举人连署签名,反对皇上“用玺”。但可惜为时已晚,《马关条约》还是被迫签了。结果连俄、法、德三国都看不下去了,发动“三国干涉还辽”,最终以中国加价两千万两银子的代价,日本放弃了割辽。

《马关条约》的签订引发了知识分子议政,导致了戊戌变法。康有为提出把新疆和西藏租给英国以换取投资。谭嗣同更提出像俄罗斯卖阿拉斯加给美国那样,把外蒙古卖给俄罗斯以筹集资本。当时还提出了聘用战胜中国的日相伊藤博文来华出任要职。

戊戌变法是否真能强国还不一定呢,卖国、破国却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慈禧太后看到光绪这般胡来不行。谭嗣同便到位于王府井大街北头报房胡同的法华寺,拜访投宿在那里的袁世凯;策动他“围园杀后”。最终的结果是毫无悬念的戊戌“六君子”菜市口授首。——万民空巷看杀头。

随后慈禧太后亲自主持改革,但由于谣言四起,风传列强要逼太后归政光绪,气得太后启用义和团,同时向十一国宣战,导致八国联军进北京的庚子事变,再度赔银四亿两。

西太后去世,宣统登基,其生父载沣摄政,念及光绪帝幽闭而死,必欲杀袁世凯以给皇兄报仇。已经从武汉调回中央的张之洞深明大义,坚决反对新皇初立,先斩重臣。摄政王只得以疗足疾为名开缺袁世凯。在张之洞示意下,袁世凯紧急回籍。

不料只三年功夫,武昌城头一声枪响,新军哗变。清庭派出去的荫昌因等一个德国厨子,贻误了战机。清室不得已启用袁世凯。无端被黜的袁世凯已有外心,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一心为皇兄报仇的摄政王去职。清庭不得已答应。然后袁世凯就在武昌前线和北京朝廷两边谈谈打打,最终以“天下没有不亡的朝代”为名连逼带劝地迫使清室逊位。

由《马关条约》的签署,到戊戌变法的胡来,再到摄政王替皇兄复仇心切;我大清国就此亡了。

眼下中美正在进行贸易战对决。中美双方把税收提高到125%和145%。甚至传出美国准备给中国加码到245%。由此导致中国经济陷入疲软和开工不足。传闻咱们的领袖习主席因此要和美国谈判,签订协议。

这不由人不想起《马关条约》的签署和导致的后果。一旦中共和美国签署了任何协议,都将是新的《马关条约》,引发新的“公车上书”和新版祸国殃民的“戊戌变法”。中共将面临辛亥革命那样的灭顶之灾。这是一连串逻辑因果关系链导致的必然结果。更何况《马关条约》的签署是迫于甲午战败。眼下中美双方还一枪未发呢?签的哪门子协议?

这里从康梁举子签名“公车上书”的立场提醒习主席,万勿签署任何形式的《马关条约》。否则,尊父那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基业将毁于一旦,荡然无存。

——不信,咱们就等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