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装书记忆
作者:溪边树下+-
发表时间:
线装书记忆
线装书又称古装书,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早在汉代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后便有了线装书问世。线装书在中国流行了近二千年。
线装书在我的青少年记忆里可谓刻骨铭心。由于中国人有崇尚读书的传统并以书香门第为荣,所以有海量的线装书收藏于民间。线装书按排版技术有木版、石印、铜版等版本之分。
我的父亲曾收藏了约50余本线装书。这是民国初年从昌邑县闯青岛带来的。有木版印刷品和石版印刷品及手抄本等。记得的书名有《医宗金鉴》《眼科精微》等。因为曾祖父丁锡镐是知名中医。
我的许多同学和邻居家里也有线装书。但许多人拿线装书不当东西。收废品的人肩披一条麻袋走街串巷。许多人把家里的一捆捆的线装书当废品卖掉五分钱一斤。
我的老师罗桂钧从一个收废品那里买来了一套木版《史记》100本才花费了25元。因为体积太大有大半个立方。收废品的愿意脱手,罗老师喜欢看木版《史记》字大不用戴花镜。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焚烧线装书的文化灾难时代。红卫兵抄家把抄的线装书当成被抄家人思想封建反动的罪证。海量的线装书在破四旧中被点火焚烧。还有大量的线装书被集中送往造纸厂用强酸强碱融化成纸浆。
从此线装书在中国社会和家庭中几乎销声匿迹。
我在文革前曾收藏部分线装书。历经浩劫所幸只留下一部《东坡乐府》上下二册完好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