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西藏:林芝 (2)

作者:马黑
发表时间:
+-

天上西藏:林芝 (2)



80年代应该是儿子出生后的84年或者85年的某天晚上,我和马嫂从北京家里的黑白电视里,看到一个中央新闻电影纪录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西藏的江南》。片中所说的西藏江南就是林芝,片子说林芝的墨脱察隅是亚热带出产香蕉菠萝,我们当时都非常惊讶,西藏居然有这样的地方,这次在林芝算是亲眼见到了40多年前就听说过的西藏江南。


根据网络资料,西藏森林蓄积量约为22.83亿立方米,在全国排名第一。而这个西藏的森林蓄积量主要在林芝。


林芝除了与其它藏区差别很大的亚热带气候和绿色茂密森林覆盖的自然景观外,它还是从古

至今的交通要道。


林芝位于西藏东南地区。

Picture44.jpg

历史上它是茶马古道川藏线和滇藏线必经之地。从四川和云南入藏的两条路线都经过林芝。

Picture45.jpg

当今的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大致也是这样一条路线,都经过林芝。


古代最著名的唐蕃古道,通常认为是文成公主入藏路线,也是从藏东南的昌都林芝地区进入西藏。


林芝还是一个军事战略要地,中印边境最大争端主要在林芝这边。因为林芝南边9万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印度称为阿鲁恰尔邦,就是中印领土争端中最大的一个争端。


Picture46.png


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有西线战场和东线战场之分。东线战场为主战场,而东线战场就在林芝。林芝设立有一个丁指,54军军长丁盛统一指挥。中印边境战争中最关键一战瓦弄战役,就发生在林芝察隅地区。54军部队在林芝察隅地区发动瓦弄战役,10个小时歼灭了驻守瓦弄的印军第11步兵旅,并且趁势追击占领了阿鲁恰尔邦部分地区,以后又宣布撤军放弃了已经收复了的祖国神圣领土,成为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观。从上图可以看出瓦弄至今还在印度的阿鲁恰尔邦境内,当然在中国出版的地图上,它位于中国林芝察隅境内。



林芝旅游期间,注意到不少军队营房设施,外面围墙上都有警示:军事重地禁止拍照禁止无人机等等。突然想起一件事。文革中从东北沈阳入川支左驻防乐山的外公的老部队50军149师,1969年与驻守林芝的西藏军区(18军)52师换防换番号。149师移防林芝番号改为52师,而52师移防乐山番号改为149师。网上资料说,长春起义后由滇军60军改编而成的解放军50军,只有移防到林芝的149师,虽然番号改为52师,以后又改编为驻藏第52合成山地旅,是成建制保留下来唯一一支可以追溯到滇军历史的部队,50军其余所属部队包括军部,都在1985年全军大整编被撤销而不复存在。查询维基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合成第五二旅》条目,发现该部队驻扎林芝至今,外公名字居然还列于该部队著名指挥官系列中。


没有想到林芝这个地方的人和事,居然与家族祖上有某种程度的关联,因为这件事,林芝旅游期间,对林芝这个地方有了一种莫名的特殊感觉。


8月28日



早上八点半从波密出发继续向东去米堆冰川和然乌湖,来回往返9个小时的行程。

Picture16.png

沿途风景独特,植被茂密。

Picture17.jpg

Picture18.jpg

帕隆藏布江,它最后汇入雅鲁藏布江

Picture19.jpg


然乌湖位于西藏昌都地区。我们从波密出发来到林芝与西藏昌都交界之地,在这里有有一次关口检查,导游下车提供我们的入藏函和护照信息后才被放行。



海拔3850米的然乌湖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的源头,也是帕隆大峡谷的起源。由于正逢雨季,原本幽蓝深邃的然乌湖水,被山上流下来的泥水混入,失去往日的光采。 


Picture20.jpg


Picture21.jpg

第二个景点米堆冰川位于林芝地区,本来应该排前面,但是因为下雨,什么都看不见,就放在后面天晴才去。

Picture22.jpg

米堆冰川没有给我们哇塞的感觉,我们看过的阿根廷佩里托莫雷诺冰川比它壮观很多。阿根廷:  埃尔卡拉法特


导游说到观景台有1公里多,怕引起高反,建议骑马去,骑马的感觉比看冰川更好玩。


给我牵马的藏族小姑娘叫拉姆,汉话不是太好,只会说一些简单的词。不过她服务很好。一路上不但牵马,还跑前跑后为我们拍照。


我骑上马时说了一句“我害怕”,受到马嫂严厉批评。


米堆冰川上马行


从观景台返回途中,牵马的姑娘跑前跑后帮我们录影


米堆冰川骑马行

我最喜欢我的这张照片,因为我笑容满面。我的大多数照片都是愁容满面苦大仇深的模样。

Picture24.jpg

8月29日


今天从波密返回林芝,早上10点出发很轻松, 回程途中又一次路过鲁朗小镇在那里吃了午餐。


Picture25.jpg

回程途中景致


川藏318国道上的通麦特大桥:

Picture26.jpg



路上看到建设中的川藏铁路和高速公路,再过几年进藏旅游交通更方便了。

Picture27.jpg

回程途中我们又来到鲁朗小镇。图中的建筑为过去的土司府,现在为博物馆.

Picture28.jpg

在这里吃了著名的石锅鸡,牦牛汤加土鸡和各种配料煮开,放入豆腐青菜,配米饭非常鲜美可口,每个人都赞不绝口。那个石锅就是产自墨脱的著名墨脱石锅。

Picture29.jpg

4点多回到林芝,导游带我们游览工布老城区,历史遗迹只有那个1300多年的碉楼

Picture30.jpg

Picture31.jpg

8月30日 


驱车前往林芝工布江达县,巴松措是藏传佛教红教的著名神湖,宗教地位很高。湖水碧绿澄澈,周边青山依依,风景美若仙境。当晚住宿在巴松措景区里。


Picture32.jpg

巴松措的措就是湖的意思。这里的湖水特别绿,看起来很美。

Picture33.jpg

Picture34.jpg

湖里有游船,游客买船票可以乘船在湖里一游。


扎西对此很不以为然。他告诉我们说,藏族文化崇敬自然。藏族佛教里有转山转湖的传统,就是围绕一座山一片湖按照顺时针方向转圈,表示崇敬的意思。这个传统并不是来自佛教而是来自西藏原始本土宗教苯教。因此山和湖都非常神圣不可随意触动它们。比如就不可以在湖里游泳,更不可以行船。


Picture35.jpg

巴松措湖心有一个扎西岛,岛上有一座寺庙:

Picture36.jpg

巴松措湖心岛上的错宗工巴寺历史悠久,是祈福圣地。


岛上有三大奇观:


“桃抱松”是一株桃树中生出一棵小松树的奇特现象,据考证此树已有600多年, 因此又被称为 "长寿树"。

Picture37.jpg



“哈达沉底”以前人们很喜欢从这里敬献哈达入湖沉底来祈福,现在为了保护水质环境,禁止向湖内投哈达。

Picture38.jpg


“千年青冈树”树龄已有1300多年,据说树叶会自然生长出藏文佛经字母纹路,秋天落叶能看到某些图案,颇为神奇。

Picture39.jpg


8月31日早餐后,乘车走林芝拉萨高速,沿着尼洋河一路前行。导游望着窗外说,请好好再看看林芝漫山遍野的绿色吧,拉萨和这里完全不同。林芝植被茂盛,平均海拔3100米,含氧量相当于内地80%左右。拉萨的植被不如这里,海拔平均3650多米,含氧量只有内地的65%左右,你们要保持平常心,行动放缓,多喝水多休息,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天色渐晚,我们恋恋不舍离开湖区,巴松措美景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

Picture40.jpg


途经巴河镇,再次进这家餐馆吃中餐,羊肚菌炒丝瓜,煮小白菜,居然还吃到云南家乡菜酥红豆!

Picture41.jpg

我们进入西藏后,在海拔2900米的林芝地区呆了4天5夜,这就为以后进入海拔更高的海拔3600米的拉萨和海拔3800米的日喀则,做了充分的身体调整适应准备。下面是西藏各地区海拔高度:


林芝2900米最低,拉萨3650米,山南3750米,日喀则3850米,那曲阿里都是4500米。

Picture43.jpg


8/31日我们结束了林芝地区的行程,一早从巴松措出发前进拉萨,走向更高海拔地区。


相关链接:


天上西藏:林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