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裆裤
谈起苗族的服装,俺最先想起的就是喇叭裤。回族想起的是阿姨古丽的面纱,汉族的民族服装,俺想起的就是缅裆裤了。
缅裆裤在汉族的发源地黄河流域比较盛行,一个麻袋剪开一半,再沿着剪线,把两边缝上,凡会使剪刀的都会做。达到了最简施工,符合简单而优美的科学美学。 它具有着装快速,耐脏,老少爷们咸宜,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可穿等优点。因此军队目前采用。中国军队的军服,设计时用一种特殊的扣子,脱时只要揪住一边衣襟,一拽就可以全部解开。这就是出於着装和卸装迅速的考虑。假如肉搏时被敌人揪住衣领,可以使用金蝉脱壳之计,钻出衣服,摆脱纠缠。
美国兵装具里外三层,揪住绝对解不开,不利於在武术发达地区使用。幸亏美国技术高,很多敌人没见面就用导弹杀掉了,敌人进攻,主要用自杀炸弹,肉搏的机会很少。
缅裆裤的使用者,当然不限于军人。这裤子是为了农家生活设计的。农忙没有时间过夫妻生活,衣服也不可能象城里人那样左三层,右三层地裹。到需要的时候,一条缅裆裤刷地一脱,往地下一铺就实战。完事之后刷一声提上,扛着橛头扬长而去,又是何等的潇洒!
有人批评说缅裆裤的裤裆太大,俺看这倒是其优点。俗话说良贾深藏若虚,大才显出大气。缅裆裤带有咱们的民族气派,表现了咱们民族的审美,按照俺的想象,汉高祖,文天祥,毛泽东等人,应该都是穿缅裆裤的。而冠晓荷大赤包吴之荣一类,则应该穿比基尼,胳膊窝洒巴黎狐臭水。
孙中山设计中山装,基本上是照抄洋人。俺觉得中国国服就得拿出纯粹的中国气派,上衣可以采用有扣攀儿的褂子,礼服长袍马褂,裤子则缅裆裤。走到哪一看就是大汉王朝来的。接见外宾,刷,提起来就去了。走起来飘飘如列子御风,洋人看这么大裤腿,心里嘀咕这得藏多少支AK47啊?叫得一声苦,不知上下。谈判还没开始,气势先杀一半,国服效应就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