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不平衡的根本在于收入分配不公

作者:dongcaizheng
发表时间:
+-

贸易不平衡的根本在于收入分配不公

 

 

川普以关税对等为名的关税大战开打后,几十个国家马上作出愿与美国谈判解决公平贸易的问题。越南更是提出愿与美国实现对等零关税。美国发起的关税大战就是关税对等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当越南以过度的低劳动成本,以不公平的国内收入分配与美国进行零关税贸易,美国就会接受吗?能实现货易平衡吗?当然不会。美国开启关税大战,在经济上的真正目的,是实现贸易平衡,特别针对那些货易顺差大国,而无论它是盟国还是敌国。但关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贸易失衡的问题,美国应该以关税为压力,通过谈判逼迫贸易顺差国的收入分配关系趋于公平,标本兼治直至贸易平衡。

 

公平的国际贸易,就是进出口基本平衡的贸易。

我们所说的进出口基本平衡的贸易,并非单指一国对一国的贸易平衡。由于贸易互补关系的特殊性,一国对一国可能顺差,但对另一国又可能逆差,如果其对外所有的顺差与逆差相抵后趋于零,该国对国际的贸易就应该是平衡的,公平的。如果所有国家都努力做到这点,那么整个国际的贸易平衡就得到实现。中国的年顺差总额是9000多亿,美国的年逆差也是9000多亿,但这并非是中国直接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额,只是中国对其他国家的顺差与其他国家对美国的顺差近于相等,近于把其他国家的对美国的顺差清零,其效果就相当于美国的逆差全部归于中国的顺差,中间的劣币被更劣币所淘汰。由此可见,贸易平衡的要求是一国对外的贸易差总额趋零。贸易平衡也非指绝对平衡,由于各国对国际货币适量储备的必要,适量顺差是允许的。

 

贸易平衡,对所有国家的居民和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最有利的贸易关系。

在小商品经济中,一个家庭生产并在市场出售产品,所得收入当然能从市场购回同等价值的商品,来回报家庭成员的付出。在价格由市场调节的前提下,这就是小商品经济中所有家庭都能获益的公平的商品交易。这个家庭的一家之主本可以从收入中公平地获得较大部分,其余的都分给他人,这个家庭的卖与买就会平衡。但如果他想占有更多的收入并储存起来,就会减少家庭其他成员的应得收入,致其购买力下降,同时又能把价格压低到公平买卖的市场价格之下倾销,与其他商品生产者争夺市场。结果,这个家庭售出商品的总值,超过购买商品的总值,“顺差额”落入一家之主口袋,成为其积累的财富。这种不公平的商品交易,起源于其家庭内部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既损害家庭其他成员的利益,也给其他家庭的经济造成伤害,唯一得益的就是那个一家之主。公平国际贸易的道理也一样,贸易顺差大国向世界输出了大量的商品,这是该国百姓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巨大付出,他们也应从国际社会获得同等的回报。但只有当该国不同阶层,通过民选议会的立法公平地分配所得收入(这里并非指平均分配收入,我另有文章讨论公平分配),居民才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向世界购买同等价值的商品。不公平地打压本国劳工的收入,以低廉劳动成本去扩大国际市场,一方面是过度压缩该国进口的购买力,另方面增大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结果既损害本国居民的利益,破坏本国经济的供求平衡(贸易平衡是该国供求平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破坏他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就业的机会。贸易不平衡的顺差额,落入中国官商利益集团的手中,不成为中国对外的购买力,并大量存于国外。因此只有平衡的国际贸易,是对所有国家都公平的最有利的贸易,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落后国家都能共赢的国际贸易,是全球居民获最大福利的国际贸益。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呼吁高举贸易平衡与贸易自由两面大旗,只有在贸易平衡基础上的贸易自由,才是真正的贸易自由。贸易平衡同时也是观察一国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一面镜子。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公是有目共睹的,中国持续大规模的贸易顺差的根本,就在于国內收入分配的极不公平。

 

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实现贸易平衡,是否就要求它们的劳动成本也持平呢?

当然不是。收入分配的公平,是一国经济实现均衡,包括进出口贸易达到平衡的根本。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高的国家的收入分配公平,与生产力水平低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收入分配公平是不同的,合理的劳动成本高低也不同。中国人均生产率较低,公平分配前提下的劳动成本相对也较低,这是合理的,但这并不影响贸易平衡。中国以较低劳动生产率生产的商品,以国际市场价格出口所获的人均收入相对较低,相对较低劳动成本对进口商品的购买力,仍能维持进出口平衡德国的劳动成本很高,但也是一个贸易顺差大国,原因是其高劳动成本相对于其高人均生产率来说,仍然过低,收入分配仍是不公平的。只有进一步调整工时、提高劳动成本,提高居民的购买力并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才能实现贸易平衡。生产率和劳动成本高低差别很大的国家,只要收入分配公平,都能实现贸易平衡,并有利于前后者的经济发展,但收入分配不公平就一定会出现为贸易不平衡。一国劳动成本不公平地过低,不仅对本国劳工的利益和经济的均衡发展不利,通过非正常市场竞争,又对他国的劳动成本形成压力,迫使全球性劳动成本不合理地下降,损害他国劳工利益,导致全球经济的产能过剩和危机。因此各国的劳工组织不仅要关心本国劳工的权益,还必须组织起来,关心所有国家劳工的利益。

 

市场调节汇率是恢复贸易平衡的机制,同时也是对各国收入分配不公进行纠正的一种机制。

当一国例如中国,实行极不公平的收入分配时,一方面,过低的劳动成本使居民的购买力受限,消费力过低;另方面又使出口产品价格低廉而获得占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此两方面的合力下,使该国持续贸易顺差,囤积大量国际货币,在国际市场调节的作用下,该国本币的汇率会上升。人民币汇率上升,意味着将中国居民和企业的收入提升到公平的的国际水平,使他们对进口产品获得更大的购买力,提升了中国工薪阶层收入的国际价值,同时也提升了出口产品以国际货币计算的劳动成本,减弱中国产品以廉价出口的势头。非常明显,汇率调整的作用,一方面是对贸易不平衡的调整,另方面就是对持续贸易顺差国如中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反制,也是对国际性的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的机制,这才是汇率调整机制的实质。欧盟实行单一货币,使区内的贸易逆差国,失去迫使顺差国改善收入分配,维护区内贸易平衡的第二道防线。顺差大国德国,成为单一货币的最大受益者,这是有目共睹的。

 

关税成为逼迫所有贸易国公平收入分配,实现贸易平衡的最后手段。

有文章指出,世贸组织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于广大劳动者,而不是贸易自由化。要造福于所有贸易国的劳动者,首先要求各国都实行公平的收入分配,才有机会实现贸易平衡并保护所有国家民众的利益。但这与所有顺差国资方的利益,与中国官商利益集团的利益是相冲突的,实践证明在中国这是行不通的。而面对货币汇率市场调节对收入分配不公的反制作用,中国则反其道而行之,操控汇率,在持续大规模贸易顺差情况下也不会让人民币升值,阻止中国劳工收入的国际价值升值,对全球化经济造成损害。在以上两道防线都失效的情况下,关税成为阻止中国等国以不公平低劳动成本的竞争力,去损害他国利益的最后防线。我早就主张通过国际协商,建立维护贸易平衡,由国际相关组织收取,参与国代收的关税制度。其好处是提高关税的公平和认同性,并清晰显视此关税,本是该国居民的因违规而白白失去的收入,只有公平的收入分配和贸易平衡,才会回到该国居民的手中。

 

美国每年近万亿逆差危及美国的安全,川普的关税战是不得已而为之。

要求中国自行改善收入分配关系,和通过汇率机制迫使中国收入分配关系有所改善,以实现贸易平衡的努力都失败了;川普通过贸易谈判,签定协议要求中国购买美国的定量产品,以实现贸易平衡,中国又违约;初步提升关税,中国利益集团又用压劳动成本的方式,将此税务成本转移到中国民众身上,实际的劳动成本不断下降。只要中国的劳动成还有挤压的空间,利益集团就能继续获利,美中的贸易关系就会继续恶化。但美国会就此罢休吗?当然不会。中国压缩劳动成本的程度是有限的,维持工人基本生活或生命的最低工资收入总是要的。这样川普就只有往死里打,把关税再提高到60%、100%…,直到你无法再把关税造成的损失继续向工人转移,把企业的利润抽走,导致企业关门,资本外逃,美中经济脱钩为止。你会说,川普也够毒的了。但你必须搞清楚,毒的源头在那里,是谁设下层层的障碍,就是要阻止中国普通民众的国际收入、国际购买力提升,去继续维持贸易顺差,想想你就清楚了。川普的关税战是不得已而为之,对利益集团之外所有地球人都有利的所有努力都试过了,如果中国主动或被动配合,去维护国际贸易的基本平衡,不以种种手段去危害美国的安全,川普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但问题是,这次关税大战,正接近于上次大萧条后新一波大周期的终点。经历过日本、德国一波,亚洲四小龙一波和中国一波经济高增长后,本应进入印度、越南、墨西哥…最后一波高增长,它们走的是同一种收入分配不公,低劳动成本外向型的经济高速增长之路,一波又一波压迫着全球各国的劳动成本,形成全球性的高投资低消费,导致全球性的产能过剩。当最后一波正在起飞之时,美国已无法忍受这一波又一波向其输出的过剩,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形势下,川普以关税战中止了最后一波经济高增长行情,使全球性经济大萧条加速到来。我在下一篇文章中将讨论这次大周期的全过程及藏于深处的原理。本次与上次大萧条前的关税战类似,都是周期之末的不均衡所逼出来的现象。新一次全球经济大萧条即将发生,这给关税的战况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