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应该“做自己”吗?
基督徒应该“做自己”吗?
https://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pop_psychology/S_Be-myself.htm
张逸萍
有一位姐妹对我说﹕她父母希望她将来当医生,也希望她早点结婚,但是她说﹕我要做我自己。
是的,当今世代中,我们常听到一些口号,例如﹕“做自己”、“要真实”、“活出真我”、“不戴面具”、 “跟着感觉走”等等。
什么是“做自己”?我谷歌搜寻一下,AI这样回答﹕“做自己”意味着根据自身的需求做选择,不被他人的评判标准左右,同时保持自我诚实、勇敢接纳,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做自己”也是一种动态平衡,是“爱自己”的实践过程,需要持续地自我了解、接纳,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符合内心真实意愿的行动。
谁的教导?
谁带来这样的想法?非常明显,这些口号有两个来源﹕
1。人本主义心理学( Humanistic Psychology )——
罗杰斯教导重点之一是”真实”( to be real ),就是说以自己的真面目和别人来往,不必觉得自己是担任一个角色,不必装假罗杰斯的。 ”真实”原则还附带一点,就是他的”无条件的自我敬重”( unconditional self-regard )。于是人就能变成自己的估价的标准、最终权威、和所有经历的评论员。[1]他之后的心理学家,无是否“人本主义派”的,绝大部分都支持自信、自爱、自我接纳。
2。新纪元运动——
新纪元运动的灵媒们和所交上的鬼灵都大谈自爱和自我接纳,也就是“做自己”的另一个说法。灵媒James Van Praagh说,作为灵媒的十大品质之一,就是“做自己”。[2] 灵媒Judith Millar也教导说﹕”做自己,不要试图融入,欣然受真实的自我”。[3] 鬼灵Ramtha 有一语录﹕”除了活着并让自己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之外,没有其他的命运,……”[4]
也在教会里
不仅世俗人士和灵媒这样提倡,在教会里我们也常听见。
例如,刘晓亭牧师在一个youtube里说﹕家应该让我们都“舒服做自己”,身高体重外型都不重要。没有好,没有坏。我们能否快乐地做我自我?在心理上很重要。我就是我,我就是这个样子的了。我们要慢慢认识自己的心,然后“做自己”。刘牧师引用「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箴4:23 )证明“心”的重要。据他解释,我们需要明白自己的“心”,才能舒服做自己。[5]是不是说﹕「呀,我心里就是这样想的,所以我按照我心所想的,去要做自己。」?[a]
某教会网站上有这样的一篇文章﹕「上帝创造了你的个性并允许你做你自己。 ……我(偶尔)曾经觉得,要成为一名有影响力的基督徒或牧师,我必须变得“超级属灵”。别误会……问题是……我曾经给自己压力,要求自己成为某种样子,这样我才能“看起来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作者也说﹕「当我说“做你自己”时,我指的是成为上帝希望你成为的“属灵的自我”。所以,你不能当个混蛋,到处说“你就是这样的”。 」[6]这段教导有一些含糊的地方﹕“属灵的自己”是什么?就是上帝喜欢的样子吗?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属灵”?
反对的声音
事实上,有很多不同意的声音﹕
万力豪牧师在另一个youtube ,标题为《改变,从“不只做自己”开始》。他表示﹕ 「在这个高唱”做自己”就好的时代, 身为基督徒,有另一种更重要的选择——活得像耶稣! 」 。在youtube中他回想起一个已经成为基督徒的毒犯对他说﹕当某事情发生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可以杀人,并使尸体消失,但因他已经成为基督徒,所以没有这样做。万牧师说﹕想象一下,如果我那天对他说“做自己”,那会怎么样?可惜今天这世代中最崇高的一个教导却是﹕“做自己” 。[7]
“福音联盟”网站有一篇文章表示﹕ 「当今世代中,许多人的人生口号就是“做自己”, “保持真实”, “做百分之百的自己”。 ……我——不管是谁——都应该受到称赞而非责难。潜移默化地,我们可以在教会里采用这样的哲学。尽管圣经里每一条诫命都反对它、每一次对罪的认定都谴责它、每一次关于神的审判和圣洁的讨论都警告我们不要相信它,我们一样也把罪恶的倾向作为我们的个性不加追究。 」[8]
甚至世俗人士也有看得通这个道理的。 《天下杂志》有一篇文章﹕「心理专家:“做自己”是个烂建议」,其中一个原因是﹕「 “我只是在做自己”不能当成不良行为的借口﹕ “率真”不等于可以不顾后果地说话或行动。有人可能会用“我只是说实话”来合理化刻薄或无礼的言语,这种行为只会破坏信任、激化冲突。 」![9]
自己是怎样的?
如果要“做自己”,逻辑上是不是要先问﹕我自己是怎样的?做自己的哪方面?
上边刘晓亭牧师提到的“身高、外型”都没有好和坏之分。同意!在这些方面,我们绝对可以,也应该做自己。
文首的姐妹不愿意上医学院,当医生,可能也不觉得需要结婚,她应该做自己吗?她更应该寻求上帝给她的带领,不是父母订定的,也不是自己喜欢的。
再举个例﹕孩子若智商不高,所以成积不理想,父母可可以接受他;但若孩子只爱打游戏机,疏忽学习,结果成积不佳,父母能让他做自己吗?
同理,如果我心理充满仇恨,妒忌,不原谅,争竞……是否应该说﹕我要做自己?如果我满口污言秽语,或者对烟酒上瘾,同性恋……是否应该说﹕我要做自己?
关键是,正如上边的万牧师讲的﹕不是做自己,而是活出基督!
圣经怎么讲?
我们本来都是罪人,因为相信接受耶稣的救恩,得到新生命,但是我们的老我还没有完全消失。所以基督徒今生的责任就是对付老我,把它钉在十字架上。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祂是爱我,为我舍己。」(加2:20 )「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加5:24 )
恐怕“做自己”不过是圣经所讲的「任意妄为」(诗19:13 )「偏行己路」(赛53:6 )。
[a]箴4:23的意思是﹕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由心发出来。正如耶稣所说的﹕「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 」(太12:34 -35 )所以要保守自己的心,要清除罪恶的念头。所以此经文和“做自己”,不但风马牛不相及,而且有相反的意思。
[1] 罗杰斯( Carl Rogers )的「无条件自我敬重」节录自《心理学不合圣经》第十二章 ( https://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psychologists/Rogers_Carl.htm )。 [2]James Van Praagh , “10 Essential Traits of Successful Mediums,” ( https://vanpraagh.com/10-essential-traits-of-successful-mediums/ ). [3]Judith Millar, “Be Yourself,” (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4012016965751269 ). [4] Ramtha quotes, from “ Ramtha , Ramtha - The White Book ” ( https://www.goodreads.com/author/quote s /27997.Ramtha )。 [5] 「舒服做自己/刘晓亭牧师/ 《刘三论今》系列/第二单元:十项全能的家庭/第5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8bS1bisHqQ )。[6] City Church , “ God gives you permission to be yourself ” ( https://lovehopecity.com/2019/01/god-gives-you-permission-to-be-yourself/ )。[7] 「改变,从「不只做自己」开始|万力豪牧师Pastor Peter |好好做门徒#4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iXhOv1Xf4 )。[8] Greg Morse ,「别做自己」, 2019-03-27 ( https://tc.tg c chinese.org/article/dont-be-yourself ). [9] 「心理专家:「做自己」是个烂建议」,《天下杂志》 ( https://www.cw.com.tw/art i cle/5136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