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灵修:猪吃的豆荚(含音频)

作者:生命季刊
发表时间:
+-
今日灵修:猪吃的豆荚(含音频)
——不要离开神的家,不要在世界上放荡,不要堕入以猪吃的豆荚充饥的地步!


■才艳

 

今日灵修:猪吃的豆荚

 

文/才艳

生命季刊专稿

 

音频为暖暖姊妹朗读,背景音乐为孙锺玲姊妹钢琴圣乐“我愿完全献上”:


 

今日经文: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路加福音15:11-16)

 

耶稣在传福音的时候,对门徒讲了一个比喻:一位富有的父亲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在父亲还活着的时候就要求分家业,这在当时的时代等于咒诅父亲死亡。父亲给了他,然后他就去了远方,因为不想让父亲知道自己如何使用这些金钱。在远方,他任意放荡,浪费资财,且很快就耗尽了一切,说明他过的是放荡,奢华,荒淫无度的生活。放荡宴乐的时候,他没有想过以后的日子会如何。更让他想不到的是,他不仅没有了钱财,而且当地遇见大饥荒,为了生存,他苦到了不得不去为人放猪的悲惨地步。对于以色列人来讲,猪是不洁的动物。以色列人不会养猪,不吃猪肉,更不会去为外邦人放猪,因为会沾染不洁。他是走头无路,迫不得已,目的是为了吃上猪吃的豆荚,因为他太饿了,饥不择食到了动物的食物,而且是不洁的猪吃的食物都吃的地步,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即使这样,也没有人给他。

 

 

这个比喻的意义已经非常清楚。但我们可以从属灵的角度来发掘更深的意义。

 

第一,这个小儿子虽然天天和父亲在一起,但他不了解父亲,不爱父亲,不明白与父亲同在的福分,因此不惜以大逆不道的方式要求父亲分产业。

 

第二,他认为离父亲越远,他越自由;其实恰恰相反。因为他不知道时势险恶,人心诡诈,他陷入的危险,就如一只幼崽小虎离开了父母。

 

第三,他以为,即使贫穷了,他也可以找到以前的朋友,友谊或者交情总能让他活下去的。但现实却让他经历了闭门羹。

 

第四,最让他震惊的是,饥荒太大,他不得不去放猪,希望猪吃的豆荚可以让自己不至于饿死,但猪的主人更在乎猪,而不是他。他活下去的指望就没了。

 

这个故事中,父亲暗喻的是神,小儿子则是世上那些自以为是基督徒、却不认识神的人。很多这样的基督徒不愿意和神在一起,却总想着在世界过奢华的生活。他们总愿意活在离神远的地方,这样自己做什么,就不会被责备,也不会良心不安。这样的日子过的越久,灵里越枯干,以至于遭遇大饥荒(灵里的枯干死亡)。当他们枯干到这地步的时候,他们恨不得用任何东西充饥,污秽,不洁,甚至有毒的东西,他们管不了那么多了(手机,网络,游戏,异端的教导,淫乱,酒精,毒品,等等)。这就是今天很多基督徒的现状。

 

 

经上说“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阿摩斯书8:11)耶稣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翰福音7:37b-38)

 

但愿浪子的故事提醒我们,不要离开神的家,不要在世界上放荡,不要让自己枯干到去以猪吃的豆荚充饥的地步。若是你已经离开了父家,唯一的出路就是赶快悔改、回转,回到父的家中。

 

 

才艳  来自中国大陆,现为校园福音事工传道人。


 

请点击参加祷告👇:

为教会复兴守望祷告(Zoom)

守望祷告时间: 

北京时间

周一至周五:

早上6点开始,晚上10点结束

每天祷告16个小时

周六:早上6-上午10

 

美国中部时间(夏令时)

主日至周四:

每天下午5点开始,次日清晨9点结束

周五:5点至9

 

 请转发守望祷告Zoom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84769255004?pwd=OStVZU5BWSt4dXVHb2ZLMFFQbGxqQT09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