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维也纳美泉宫夏夜音乐会纪实:音乐织梦夏夜,传奇再谱华章
1.把音乐做到极致的城市
在这个世界上,把音乐做到极致的,只有维也纳这座城市。
我在2025 年 6 月 13 日下午五点半乘顺风车去美泉宫,中国驻奥大使官邸就在美泉宫旁,昨天官邸的工作人员近水楼台还观看过预演。
同行的人轻车熟路便到了,这时,入口处长长的队列正在进入,这些提前近3小时的人,我想,他们与我们一样,因为没有座位,想找一个靠前站立的位置吧。就在10日上午,奥地利格拉茨(Graz)一所学校发生严重枪击事件,造成包括枪手在内的9人死亡,另有多人受伤。这是近年来奥地利发生的最严重枪击事件。看来,这么密集的人流,丝毫没有受到这次枪击事件的影响。
我们随着人流进入,绕过长长的弯道,这是一个沙子和细石铺平的路径,密集的脚步扬起雾一般的尘埃。大门边上,站着几位警察,只是一副维持秩序的样子,人群随意进入。我因为出入安检惯了,特别是刚发生的枪击案阴影尚未消除,对他们的“不作为”表示诧异。待走到第二道门时,几个入口处,倒是有警察把关,他们最多只是看看包,偶尔问询两句,不曾耽误观众半点时间。这条路的四周,皆设置有铁栅格,随人流进入美泉皇家花园广场。
进入的观众正在汇集,演奏的核心舞台区域,已经用围栏分割成两部分,为了进入核心观看区,我们重又返回到入口处,才知只有这一个进口,再次返回,见有人从栏杆方格中钻过去,我便不雅地来个如法炮制,没有受到任何阻拦。时值6点多钟,我们在人流中穿梭,找更前排的位置。这些观众显然与国内不一样,人与人之间,有一个站立者空间大小可供回旋,绝不会搞成前胸贴后背那样密不透风的场面。
这完全是一个国际交流的大平台,尽管6点多钟,天空明亮,有些人拿着手机拍照,有些人依然在找合适自己的位置,许多人议论纷纷,场面上十分嘈杂。我发现有几位小贩,将乌黑的塑料包装的饮料,用一个托子挂在胸前正在叫卖,这个让我感到亲切,不管什么地方,有小贩叫卖才接地气。
时间缓慢地过去,广场上的人群越来越密集,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内面对如此多的人,十分震撼,我把相机举到头顶环拍了一遍。到了晚上8点,天空依然昏黄,灯光开启,头顶上突然冒出一个滑行器,应该是拍摄观众场设备,抬头仰看,无人机在半空中游弋,看来,主办方为这场盛大广场音乐会做足了功夫。八点半时,会场传来要求观众坐下,我的四周爆发了哄笑,这个广场音乐会大多数人无席可坐,据说舞台前少量的座位,除了送给一些政要和文化名人外,票价高达800美元。主办方要求坐下多少是幽默搞笑的。
8 时45 分,美泉宫夏夜音乐会正式开始了。
2.美泉宫广场:历史余音中的音乐圣殿
趁这个等候的空当,我环顾四周,对应着自己所做的功课,打量起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来。
在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心脏深处,美泉宫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静静散发着往昔的辉煌与荣耀之光。2025第 22 届美泉宫夏夜音乐会即将于此盛大启幕,刹那间,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宫殿花园化作了一片音乐的浩瀚海洋。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名观众如潮水般汇聚于此,共同沉浸在这场无与伦比的音乐盛宴之中。而我,何其有幸,也将成为这音乐海洋中的一滴水珠,亲身感受这场盛会带来的震撼与感动,任心灵在音乐的旋律中自由翱翔。
我稍介绍美泉宫,这座始建于 17 世纪的宏伟宫殿,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见证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兴衰沉浮。我站立的花园广场,曾是皇室贵族们休闲娱乐的专属之地,更是奥地利历史文化的璀璨象征。早在数百年前,这里便已成为举办各类庆典与活动的理想之所,承载着无数欢乐与荣耀的瞬间。
自 2004 年起,美泉宫广场又增添了一重闪耀的身份——维也纳爱乐乐团户外古典音乐会的梦幻舞台。最初,这场音乐会被赋予“欧洲音乐会”之名,旨在庆祝欧洲联盟的扩大。2004 年 5 月 25 日,首届“欧洲音乐会”在此成功举办,鲍比·麦克菲林执棒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倾情演奏了来自八个欧洲国家的古典音乐佳作。彼时,主办方预计仅有 3万人到场,然而,音乐的魅力远超预期,实际竟吸引了 9万名观众,如潮水般涌来的乐迷们,为这个系列音乐会奠定了辉煌的开端。
时光流转,音乐会的规模与影响力如滚雪球般不断扩大。2008 年,音乐会正式更名为“夏夜音乐会”,这一名称沿用至今,每一届夏夜音乐会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成为音乐爱好者们翘首以盼的年度盛事,吸引着全球乐迷的目光。
2025年第22届音乐会,那随着音乐节奏起舞的灯光,变成五彩斑斓,反射
3.二十一年的星光轨迹,从欧洲之夜到仲夏庆典
回望美泉宫音乐会的编年史,每个年份都镌刻着独特的艺术密码:
破界时刻(2004-2009):首届音乐会大胆起用跨界音乐家鲍比·麦·克菲林,虽引发争议却彰显革新勇气。2005年印度指挥家祖宾·梅塔首次登台,2006年普拉西多·多明戈以歌喉与指挥棒双重征服观众,2008年乔治·普雷特完成“欧洲音乐会”向“夏夜音乐会”的历史性更名。
全球共鸣(2010-2019):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音乐会化身慈善平台,60家电视台同步转播支援灾区。2016年由82国电视台直播,伦敦、马德里等城市设立公共观会场,音乐联结五大洲。2019年王羽佳与杜达梅尔合作《蓝色狂想曲》,钢琴的爵士律动在巴洛克花园中迸发奇妙化学反应。
非常时期(2020-2024):疫情中的2020年限流开放,1250名医护工作者成为特殊嘉宾。2024年安德里斯·尼尔森斯执棒,丽斯·戴维森演唱的瓦格纳咏叹调如利剑划破夜空,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圆舞曲》在喷泉光影中流淌。
21年间,观众席的每一次扩张都是古典音乐生命力的明证。从首届9万人到常态化的10万之众,草坪上的每一个坐垫都是对艺术虔诚的朝圣;21年间,观众席的每一次扩张都是古典音乐生命力的明证。人们从世界各地赶来,只为了在这片音乐的殿堂中,感受音乐的魅力,追寻心灵的慰藉。
4.2025年夏夜音乐会:经典旋律中的梦幻之旅(上)
等候的时间是漫长的,这几日我是做足了功课的,演奏的节日我将这些经典作曲者的音乐背景和经典曲目,集中编辑出来反复阅读,以便在观看演奏时减少隔膜。在等待时,我强烈感到音乐的力量,我这类乐盲,其实是难以体验到这个音乐盛举的美妙。
音乐会开场,演奏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咏叹调》。巴赫,这位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巨匠,其作品风格严谨庄重,充满着宗教的虔诚与对生活的热爱。《咏叹调》旋律优美、节奏舒缓,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观众的心田,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演奏家们用精湛的技艺,将这首曲子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10日的维也纳格拉茨惨案发生,当然给这场盛大的音乐会留下了阴影,维也纳爱乐乐团调整了演出曲目,以表达对枪击事件遇难者哀悼之情。演奏前,特别告知在场的观众,奏毕请勿鼓掌,《咏叹调》演奏,在一种悲哀的情绪感染下,欢乐的氛围为之一空,观众一片沉默。演奏完毕后,全场更一片静默,人们全部垂下头来,一分钟的默哀。以此悼念3日前在格拉茨学校遇袭事件中的遇难者,现场气氛凝重而肃穆,观众沉浸在对遇难者的哀思之中,同时也感受到了音乐的温暖与力量。
第二首曲目雅克·奥芬巴赫的《来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吧》选自歌剧《莱茵妖精》中的精灵合唱团。奥芬巴赫,这位德籍法国作曲家,被誉为法国轻歌剧奠基者,其作品风格轻快幽默、充满生活气息。《莱茵妖精》因独特的剧情与美妙的音乐而深受观众喜爱,这首合唱曲欢快活泼,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让人仿佛看到精灵在森林中欢歌起舞,感受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乔治・比才的作品在音乐会上占据了重要位置。《阿莱西恩的法兰朵》第二组曲旋律优美、节奏多变,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了法国南部的独特风情。比才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其作品风格清新明快、充满生活气息。该组曲创作于 1872 年,是《阿莱城姑娘》配乐选段,《法兰朵舞曲》以热烈的节奏和活力的旋律描绘了当地载歌载舞的场景,令观众不由自主地随之摇摆,仿佛置身于法国南部的街头巷尾,感受着那里的热情与欢乐。
歌剧《卡门》第三幕前奏曲营造出神秘紧张的氛围。《卡门》是比才的代表作,讲述了吉普赛女郎卡门与士兵唐·何塞的爱情悲剧。前奏曲中,低沉的大提琴和巴松管旋律如幽灵般飘荡,预示着悲剧的降临,短笛和单簧管的加入虽增添了一丝活泼的气息,却难以掩盖那隐隐的不安。演奏家们用精湛的技艺,将这种紧张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成功地将观众带入了第三幕的紧张情节之中。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花之圆舞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旋律优美典雅、节奏轻盈明快,充满了梦幻色彩。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浪漫乐派的杰出作曲家,其作品情感真挚、旋律优美。《胡桃夹子》讲述了小女孩克拉拉的奇妙冒险,《花之圆舞曲》出现在糖果仙子宫殿,弦乐器与木管乐器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场绚丽的烟花表演,营造出繁花盛开、欢乐的仙境氛围,让观众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
爱德华·格里格的《晨曦》选自《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以清新宁静的旋律描绘了挪威清晨的风光。格里格是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常以挪威的自然风光等为素材。《晨曦》中,长笛和双簧管模仿鸟鸣,弦乐器奏出轻柔的旋律,仿佛阳光洒在大地上,唤醒了万物,给人以希望与生机。演奏家们用细腻的演奏,将这首曲子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安东尼·德沃夏克的 C 大调第一斯拉夫舞曲充满了捷克民间音乐风格。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作曲家,其作品融合了民族音乐元素与欧洲传统音乐风格。该舞曲创作于 1878 年,以活泼欢快的节奏开场,旋律热情洋溢,运用了大量切分节奏和独特和声,充满了活力与动感。观众被这欢快的旋律所感染,不少人打起了拍子,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
5.2025年夏夜音乐会:经典旋律中的梦幻之旅(下)
首先注意到乐队指挥,2025 年夏夜音乐会在图冈·索基耶夫的精彩指挥下盛大上演,我对这个俄罗斯的指挥家深表敬意,他在国际乐坛非常活跃。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索基耶夫因不顾政治压力来发表声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辞去莫斯科大剧院和图卢兹乐团职务,使其成为艺术自由的象征。还有一点需要表述的是,这次演奏的14个经典曲目,是德国、法国、俄罗斯、挪威、捷克、意大利和匈牙利经典曲目,蜚声海内外的奥地利音乐家,并没有入选,这是展现一个国度的胸襟,更是一种搭建国际舞台的意愿与担当。
是的,这22届盛大露天音乐会,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
许多经典曲目,本人早已听过,比如《卡门》《花之圆舞曲》《酒神之舞》以及《匈牙利进行曲》,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倍感亲切,特别是在维也纳美泉宫听到更是自豪。
《图兰朵》这个经典音乐剧,张艺谋先生导演过,当年宣传营销做得好,我很想一睹为快。记得碰巧找到曾任读者集团总裁的彭长城先生,他正要携夫人前去观看,我当时羡慕得不行。好在今天在这个广场,听到波兰歌唱家彼得·贝扎瓦以其优美的嗓音吟唱时,我禁不住潸然泪下。
彼得罗·马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间奏曲宁静舒缓,为观众提供了一段喘息与情感缓冲的时间。马斯卡尼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其作品以真实主义歌剧为主。《乡村骑士》讲述了西西里岛乡村因爱生恨的悲剧,间奏曲出现在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此时剧情紧张,而它却以优美忧伤的旋律诉说着人物的无奈与痛苦,极具艺术感染力。观众沉浸在这美妙的旋律中,仿佛忘记了周围的喧嚣,只专注于内心的感受。
贾科莫·普契尼的《今夜无人入眠》是歌剧《图兰朵》中卡拉夫王子的咏叹调,旋律激昂壮丽、充满力量与希望。普契尼是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其作品以动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闻名。《图兰朵》讲述了中国公主图兰朵报仇的故事,卡拉夫王子接受挑战并答对谜题,《今夜无人入眠》是他等待公主猜出名字时所唱。彼得·贝查拉用他那高亢激昂的嗓音,将这首咏叹调演绎得气势磅礴,极具感染力,将气氛推向了高潮。观众纷纷起身鼓掌,为这精彩的表演欢呼喝彩。
卡米尔·圣-桑的歌剧《参孙与达利拉》中的酒神之舞旋律热情奔放、节奏强烈有力,充满了异国情调。圣-桑是法国著名作曲家、键盘乐器演奏家,被誉为“音乐神童”。《参孙与达利拉》以《圣经》故事为蓝本,《酒神之舞》出现在第三幕非利士人庆祝胜利的宴会上,乐曲运用了丰富的打击乐器和动感旋律,描绘了狂欢的场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宴会之中,感受到了浓郁的异国情调。
埃克托·柏辽兹的匈牙利进行曲选自歌剧《浮士德的沉沦》,节奏明快、旋律充满活力,具有匈牙利民间音乐风格。柏辽兹是法国著名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之一。《浮士德的沉沦》以歌德作品为蓝本,《匈牙利进行曲》是匈牙利士兵庆祝胜利的场景音乐,运用了大量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营造出热烈宏大的氛围。观众被这激昂的旋律所震撼,掌声不断,现场气氛达到了沸点。
奥托·尼古拉的歌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序曲旋律活泼欢快、充满喜剧色彩。尼古拉是德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其作品风格清新明快。《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改编自莎士比亚同名喜剧,序曲概括了剧中主要人物和情节,以轻松诙谐的风格营造了欢乐的氛围,现场不时传来观众的笑声,让大家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喜剧的魅力。
埃默里奇・卡尔曼的《天黑的时候》(《欢迎我,我的维也纳》),塔西洛的歌,选自轻歌剧《玛丽莎伯爵夫人》,旋律优美抒情,充满了对维也纳的赞美与热爱。卡尔曼是匈牙利著名作曲家,以创作轻歌剧闻名。《玛丽莎伯爵夫人》讲述了维也纳的浪漫爱情故事,《天黑的时候》展现了维也纳夜晚的浪漫迷人,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这座艺术之城,感受着它的独特魅力。
音乐会现场,数万名观众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肤色和语言,但此刻,他们都被音乐所连接,共同享受着这场音乐的盛宴。当熟悉的旋律响起,观众或是跟着节奏轻轻哼唱,或是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身体,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6.我的音乐之旅:心灵在旋律中触动
在演奏过程中,观众与演奏者之间的互动频繁而热烈。每当演奏家们完成一段精彩的演奏,观众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表达对他们的赞赏和喜爱。我注意到《图兰朵》吟唱毕,那掌声如雷鸣般响彻整个广场,欢呼声更是高涨,这是对演奏家们最好的鼓励。
当音乐会接近尾声时,观众的热情更是达到了顶点。反复鼓掌,希望演奏家们能够再为大家带来精彩表演。不禁感叹,空旷的广场上空那声音如潮水般汹涌澎湃,表达了观众对音乐的无限热爱和不舍。在观众的热情邀请下,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们两次返场,两个返场曲目由弗朗兹·莱哈尔的《朋友们,生命值得一过》;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维也纳的气质》将音乐会的气氛推向了又一个高潮。要知道,我们是从晚6点入场,音乐会8点45分开始,到了10多钟接近尾声,整整站了三个多小时,站在我身边的有几位老年夫妻,在尚未开始时,有位老人坐在密不透风的地上。在演奏开始时,他们精神抖擞,许多观众在十分有限的空间中,不断扭动身子,随音乐起舞。到了结束,大家迟迟不愿意离开。散场时,许多人还要对着场地背景拍照留念。
这场音乐会不仅吸引了现场数万名观众的热情参与,还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让全球无数的音乐爱好者们共同感受到了它的魅力。中国中央电视台等众多电视台对音乐会进行了现场直播,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够在第一时间欣赏到这场精彩的演出。据我了解,此次音乐会的直播覆盖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吸引了数以亿计的观众观看。在社交媒体上,关于这场音乐会的话题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让美泉宫夏夜音乐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作为一名从遥远的东方参与的观众,能够亲身感受到这场音乐盛会,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运。当我踏入美泉宫广场的那一刻,我就被这里的氛围所感染。古老的宫殿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重而神秘,美丽的花园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璀璨的灯光如繁星般点缀着夜空,以及那充满期待的人群,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了这场音乐会的独特魅力。
在音乐会的过程中,这种全场的音乐氛围,是我全新的体验,为了更好地领略音乐的美妙,每一个曲目的间歇,我会拿出整理的曲目介绍阅读,以便在聆听更能体会其美妙。
我甚至用文学语言展开联想,每一首曲子都仿佛带着我穿越时空,领略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情,感受着作曲家们的情感与思想。有些从前听过熟悉的旋律响起时,我的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那感动如同潺潺的溪流,流淌在我的心间,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力量。它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
当我们离开音乐广场时,再次感到参与这次音乐盛典的隆重,我们处在核心区域,移动脚步时,要等了十几分钟才能退出,主办方进行了周密的布置,分批次而出。来到出口处,我们至少等了三个批次,才得以出门。这时街道的马路上,依然是密集的人流,这是我第一次在海外看到满街都是人的情形。走到一公里外的地铁处,购票者排到了站外,好不容易进入地铁站,车厢里已经塞满了人,警察鼓励我们上车。
这场美泉宫夏夜音乐会,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无限可能,也让我明白了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它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回忆。
2025年6月14日星期六 维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