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使者的耶稣(含音频)
论作为使者的耶稣(含音频) |
---|
——基督信仰是一个关乎宣教的信仰;圣经是一本关乎宣教的书;我们所信的三一真神是一位宣教的神;我主耶稣基督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宣教士 |
■王峙军 |
论作为使者的耶稣
文/王峙军 《生命季刊》第114期
音频为作者朗读:
“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啊,你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希伯来书3:1)
引言
在神伟大的救恩计划中,“差遣”是神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救恩行动。由于这个“差遣”行动,主耶稣称神为“那差我来的”或“那差我来的父”,称祂自己是“神所差来的”或“父所差来的”。
而且,这位“蒙差的”耶稣基督,把祂蒙差的身份与使命,照样延续到祂的门徒身上,上十字架之前,耶稣说父怎样差祂到世上,祂也照样差门徒到世上(约17:18);十字架之后,祂说,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约20:21)。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主耶稣称那些蒙祂所差的门徒为“使徒”即“被差遣者”(路6:13)。虽然基督的使徒(作为职分)有数量上的限制,但是蒙差而顺服的生命特质,却是每一个主的门徒,都必须拥有的。因为这是主耶稣自己的生命特质,必须延续到每一个基督徒的生命中。
借着圣经,我们知道,无论耶稣基督是中保,是救主,是教会的元首,是祭司、先知和君王,祂首先必须是“蒙差遣者”,即希伯来书的作者所特别强调的耶稣基督的“使者”职分:
“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啊,你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来3:1)
在这节经文中,“思想”(κατανοήσατε)是不定过去式命令语气动词,意思是,靠着圣灵的启示,在信心的范畴里,运用心智能力,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去透彻地观察、分析、思考和确认。“思想”的对象,是那位“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
“认为”(τῆς ὁμολογίας )是一个带所有格定冠词的所有格名词,意思是共同宣认或认信的,也就是说,耶稣的“使者和大祭司”职分,是我们共同认信的。
“使者和大祭司” (τὸν ἀπόστολον καὶ ἀρχιερέα)共用一个定冠词(τὸν),表明这位耶稣是“使者”,也是“大祭司”。甚至可以理解作,耶稣基督作为使者,就是为了“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来2:17)。
耶稣基督作为“使者”的职分是如此之重要,以至于我们不得不照着希伯来书的命令认真“思想”;如此,我们就会为基督教神学的基督论,寻得一个更稳固的支点,为基督教的宣教神学,建立一个更扎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这篇文章,将会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讨论基督作为“使者”的圣经依据和神学意义:
(1)旧约中关于耶稣蒙差的预表和预言; (2)神是那位“差我来的父”; (3)耶稣是“使者”,是“神所差来的”; (4)在本文的结论中,我们要谈一谈基督作为“使者”与基督教宣教神学的关系。
一、旧约中基督蒙差的预表和预言
在旧约圣经中,“差遣”(shalach)这个动词,有伸手(拿某物)的意思,也有差派或驱赶某人的意思,这两种意思,十分微妙地出现在创世记3:22-23中。亚当、夏娃犯罪堕落后,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创3:22)。此节经文中的“伸手”,即shalach 的 Qal未完成式。神知道亚当的心思意念,他和夏娃既违背神的命令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为了免于死亡,并非没有可能去“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于是,“耶和华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23节)。这节经文中的“打发”,是shalach 的 Piel 未完成式。Piel动词比Qal动词更强烈,也就是说,为了使亚当不再“伸手”摘生命树上的果子,神就以强烈的行动,将他“打发”出伊甸园。第24节说,“于是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这一节的“赶出去”(garash),是对第23节的“打发”的进一步说明,换句话说,“打发”是神照着祂的主权的旨意,把亚当从伊甸园中强行驱赶出去了。
神“打发”(或驱赶)亚当出伊甸园,成了差遣祂儿子耶稣基督进入世界的一个预表。但这个预表有着某种相反的性质。亚当因违背神的命令,堕落犯罪,被神“打发”(赶出)出伊甸园,耶稣基督却因顺服天父的旨意,蒙父所差,甘愿降世为人,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为要拯救亚当的后嗣。罗马书5:14说,“然而从亚当到摩西死就作了王,连那些不与亚当犯一样罪过的,也在它(死)的权下。亚当乃是那以后要来之人的预像。”
旧约中,约瑟被神差到埃及,也预表着耶稣的蒙差。在创世记45:5-8节中,我们看到“差”(shalach/ ἀποστέλλω)这个字频繁出现:
“现在,不要因为把我卖到这里自忧自恨。这是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保全生命。现在这地的饥荒已经二年了,还有五年不能耕种,不能收成。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给你们存留余种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们的生命。这样看来,差我到这里来的不是你们,乃是神。祂又使我如法老的父,作他全家的主,并埃及全地的宰相。”
在约瑟的蒙差意识中,有两点是他极为清楚的:(1)差他到埃及的,乃是神;(2),他蒙神所差的目的,是“为要给你们存留余种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们的生命”。
在出埃及记中,摩西的蒙差,和约瑟的蒙差性质相同,同样预表着耶稣的被差。在出埃及记3:10-15节中,“差”(打发:shalach/ ἀποστέλλω)这个字多次出现:
故此,我要打发你去见法老,使你可以将我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摩西对神说,我是什么人,竟能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呢?神说,我必与你同在。你将百姓从埃及领出来之后,你们必在这山上事奉我,这就是我打发你(shalach)去的证据。摩西对神说,我到以色列人那里,对他们说,你们祖宗的神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他们若问我说,他叫什么名字?我要对他们说什么呢?神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那自有的打发(shalach/ ἀποστέλλω)我到你们这里来。神又对摩西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耶和华你们祖宗的神,就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打发(shalach / ἀποστέλλω)我到你们这里来。耶和华是我的名,直到永远,这也是我的纪念,直到万代。
同样,差派摩西的,是“那自有的”(hayah),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而神差派摩西的目的,是使他可以将神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新约圣经在叙述神的救恩历史时,同样提及这位预表耶稣基督的蒙差者摩西:“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实在看见了。他们悲叹的声音,我也听见了。我下来要救他们,你来,我要差你往埃及去。这摩西,就是百姓弃绝说‘谁立你作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的。神却借那在荆棘中显现之使者的手,差派他作首领,作救赎的。”(徒7:34-35)
如果说,约瑟和摩西的蒙神所差预表了耶稣基督的蒙差,先知书则预言了耶稣基督的蒙差:“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或作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shalach)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报告耶和华的恩年,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赐华冠与锡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尘,喜乐油,代替悲哀,赞美衣,代替忧伤之灵。使他们称为公义树,是耶和华所栽的,叫他得荣耀。”(以赛亚书60:1-3)在路加福音中,主耶稣确认了这个关乎祂蒙差的预言:“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祂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ἀπέσταλκέν με)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路4:18-19)
旧约中预言神差遣弥赛亚的经文,还包括以赛亚书 48:16,“从今以后我就是这样说话,是我没有从隐密处说的。我在这事发生的时候就在那里;现在主耶和华差遣我和祂的灵来。”撒迦利亚书 2:8–9也透露出弥赛亚蒙差遣的信息:“万军之耶和华说:在荣耀之后差我去惩罚那掳掠你们的列国…你们就知道万军之耶和华差遣我了。”
有些经文虽然没有使用“差遣”的字样,但弥赛亚蒙神差遣的含义却是隐藏在其中的,比如诗篇40:7-8节:“那时我说:看哪,我来了;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里。”
希伯来书的作者引用了诗篇40:7-8的话,用以说明基督来到世界,是照神的旨意奉差遣成就救赎(来10:5-10):所以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啊,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那时我说,神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以上说﹕“祭物和礼物,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愿意的,也是你不喜欢的”(这都是按着律法献的),后又说,“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可见祂是除去在先的,为要立定在后的,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祂的身体,就得以成圣。”
二、神是“那差我来的”
根据圣经,我们看到在三位一体之神的自我启示中,有一种“差遣”与“被差遣”的关系。在古代教父的神学思想中,这种关系,被看作是神在救恩历史中的“经世安排”(the oikonomia of God)注1。爱任纽(Irenaeus)曾说,“The Father, bearing with the disobedient, sent the Word to be seen and to converse with men, to announce the Father’s οἰκονομία (economy) and to make known things hidden from the foundation of the world,Adversus Haereses 4.6.6”(译文:父神容忍悖逆之子,差遣祂的道来到世上,向人显现并与人相交,宣告了父的经世安排,并彰显出从创世以来所隐藏的奥秘。语见《反异端》4.6.6.)。由神的道所宣告的父神之“经世安排”(oikonomia)的主要内容,就是父差遣圣子耶稣降世为人。这也是为什么主耶稣在福音书中反复说父是那位“差我来的”(τὸν ἀποστείλαντά με, 路加福音9:48;10:16;τοῦ πέμψαντός με,约4:34);而称祂自己是“父所差来的”(ὁ πατήρ με ἀπέσταλκεν,约5:36)注2。
“那差我来的”( τὸν ἀποστείλαντά με)这个短语,在同观福音中出现4次(太10:40;可9:37;路9:48;10:16)。在约翰福音中则出现了14次(间接受格:τὸν πέμψαντά με /所有格:τοῦ πέμψαντός με/直接受格:τῷ πέμψαντί με):“那差我来的”出现6次,“那差我来者”出现7次。“那差遣我的”出现1次。另外,“差我来的父”或“差我来之父”(τοῦ πέμψαντός με πατρός)出现了7次。
主耶稣借着宣告父神是“那差我来的”,并启示世人,“那差我来的是真的”,祂所传给世人的,都是从父那里“听见的”(约8:26)。耶稣基督作为被父所差的圣子,祂在世上赖以存活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祂的工”(约4:34)。耶稣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来者的意思”(约5:30),也不求“自己的荣耀,唯有求那差祂来者的荣耀”,因此祂作为蒙神所差的,也是“真的”(约7:18)。
三、耶稣是“使者”(“蒙差遣者”)
在三位一体之神的“经世安排”中,圣父是差派者,圣子是被差派者。被父所差的圣子“本是出于神,也是从神而来,并不是由着自己来”,乃是父差祂来的(约8:42)。耶稣基督知道,那位差祂来的父是与祂同在的,父没有撇下子独自在世上,还有差祂来的父与祂同在(约8:29; 8:16)。尽管圣子为圣父所差,离开天上的宝座来到世上,子与父仍然保持着完美的同在关系。人看见那位蒙差的圣子,也就是看见了差子而来的父(约12:45)。父差子,就是要借着蒙差的圣子,将父彰显出来。“因为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1:18)。
在耶稣基督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使者”(来3:1)和“中保”这两种职分的完美结合。也就是说,耶稣基督蒙父所差,是为了成为神与人中间的中保。使者,带来从父而出的救恩信息,中保,搭建起神来到人间,人回到神那里的桥梁。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μεσίτης/ mediator ),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提前2:5)。耶稣基督是神与人中间的“中保”,也是新约的中保(来 9:15),即更美之约的中保(来8:6)。惟有作为“中保”的耶稣基督,能够使神与人之间的立约关系得到确认和履行。
在耶稣基督的身上,还体现为“使者”与“救主”身份的完美结合。使徒约翰说,“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这是我们所看见且作见证的”(约一4:14)。因为神差祂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或作审判世人下同),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约3:17)。加拉太书更说,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祂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加4:4-5)。
耶稣基督在两件事情上,有着极其清醒而自觉的意识:(1)祂是被父差来的;(2)祂是为十字架而来的。这位被父所差的基督,当各各他的十字架临近时,祂说这是“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而祂“原是为这时候来的”(约12:23,27)。使徒保罗说,在解决罪的问题上,律法因肉体力量的顽强抵抗而显得软弱和无能为力,于是,“神就差遣自己的儿子,成为罪身的形状,作了赎罪祭,在肉体中定了罪案”(罗8:3)。使徒约翰也说,神“差祂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约一4:10)。
基督的被差,特别是祂的十架受死与复活,彻底摧毁了罪恶、死亡(包括掌死权的魔鬼)的权势,平息了神的忿怒,为罪人得赦免并因信称义奠定了基础。十字架扭转了人、神关系的敌对状况,成就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拆毁了隔断神的选民与外邦人之间的墙垣,使两下合一,成为一个“新人”,并与神和好(参弗2:14-18)。耶稣基督被父差到世上,借着十字架满足了那位差祂来者的心意。
父神对圣子的差派和耶稣基督的被差,不仅是三一真神“经世安排”的核心内容,也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内容。这个核心内容是圣经所启示的,更是主耶稣自所强调的。是否相信父与子之间的“差”与“被差”,决定着一个人是否有永生:“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17:3)。“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约 5:24)。
当犹太人问耶稣,什么才算是做神的工,耶稣回答说,信神所差来的,这就是作神的工(约6:29)。犹太人拒绝承认耶稣就是神所差来的弥赛亚,他们并没有神的道存在心里。因为神所差来的,他们不信(约5:38)。耶稣对那些想看见拉撒路从死里复活的人说,我不是对你说过,你若信,就必看见神的荣耀吗?耶稣举目望天说,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我也知道你常听我,但我说这话,是为周围站着的众人,叫他们信是你差了我来(约11:40-42)。 在约翰福音12:44-46节中,耶稣基督启示了三项真理:
(1)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来的。(2)人看见我,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3)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
结论:
耶稣“使者”的职分和宣教神学的本质
按照圣灵借着希伯来书作者所赐下的命令,本文已经仔细“思想”了耶稣作为“使者”的意义。旧约既有关于耶稣基督蒙差的预表,也有耶稣基督的被差预言,如希伯来书10:7所记,那位蒙神所差的圣子说,“神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在三位一体之神的关系中,圣父是差派圣子的那一位,圣子是顺从父神所差的那一位。神差祂的儿子降世,作我们的救主,作挽回祭,为我们成全了救恩。我们越思想那位作为“使者”的耶稣,越认识我们基督教神学之基督论的丰富,越可以体会到我们的宣教神学之根基的深厚与扎实。由于耶稣基督所拥有的“使者”职分,基督教便注定是一个蒙差遣者的宗教,有着与生俱来的福音宣教使命。
基督信仰,是一个关乎宣教的信仰。圣经是一本关乎宣教的书。我们所信的三一真神,是一位宣教的神。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宣教士(Missionary)。圣灵是宣教能力之灵。教会是宣教的属灵群体。基督门徒的人生目的,就是活出宣教;换句话说,门徒必须借着他对自己宣教使命的践行,体现出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彰显出他的生命意义。
教会有没有宣教,不是有没有事工的问题,而是有没有信心的问题(信不信差我来的父和父所差来的耶稣基督?信不信神的救恩计划和“经世安排”?)。
在约翰福音中,有两处内容相近的经文:“你怎样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样差他们到世上”(17:18);“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20:21)。在这两处经文中,我们看到了上帝永恒旨意中之宣教使命的基本架构:你(父神)差我(子神),我(子神)差他们(门徒);差是关键性的行动。父差子,是子差门徒的基础。基督门徒的大使命,来自于耶稣基督的使命。耶稣基督照样差门徒到世上,说明门徒的宣教使命是基督宣教使命的延续。父差子到世上是福音,子差门徒到世上是传福音和为福音作见证。父差派子的目的是十字架——钉十字架;子差派门徒的目的也是十字架——传十字架。这个神圣宣教使命之基本架构的支点是十字架。
基督的门徒是为宣扬十字架的缘故,被主差到世上去的。正如十字架作为基督的“必须”,必须延续到门徒的生命中一样,基督的“使者”意识,也必须延续到门徒的生命中。门徒是一群在基督的宣教使命中蒙恩的人,教会是一个在基督的宣教使命中蒙召的群体;因此,父怎样差派耶稣基督来到世界,基督也会照样差派祂的门徒到世上去。注3
愿荣耀归与三一真神!
注释 【注1】οἰκονομία这个名词,来自动词οἰκονομέω ,意思是家务治理和管理家务的职分如管家,和工作计划的安排。在希腊文新约圣经中出现了9次。路16:2译作“所经营的”,“管家”;林前9:17译作“责任”——神托付给保罗传福音的责任;弗3:2和西1:25译作“职分”——保罗的使徒职分和作为教会的执事的职分。弗1:10作“安排”,指神永世救恩计划的安排; 提前1:4译作“神的章程”,指神的计划、安排和旨意。 【注2】:在同观福音中,在“那差我来的”( τὸν ἀποστείλαντά με)这个短语中,动词“差”的希腊文,是ἀποστέλλω的过去不定式间接受格分词ἀποστείλαντά,而在约翰福音中,τὸν πέμψαντά με(和合本分别译作“那差我来的”,“那差我来者”和“那差遣我的”),动词“差”的希腊文,是πέμπω的过去不定式间接受格分词 πέμψαντά。 【注3】:本文对拙著《十字架的道理》第9章的内容多有引用,特此说明。
王峙军 牧师,生命季刊主编,“中国基督徒生命团契”总干事,“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顾问牧师。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