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约瑟“恩典福音”滥用神恩

作者:hee9950
发表时间:
+-

 平约瑟( Joseph Prince )恩典福音( Gospel of Grace 

滥用神恩

https://gospelofgracesite.wordpress.com/wp-content/uploads/2016/07/pastor-joseph-prince-e7b484e7919fefbc8ee699aee69e97e696af-e5b9b3efbc8ee7b484e7919f1.jpg?w=450

张逸萍

 https://www.chineseapologetics.net/cults/misc/S_Joseph-prince.htm

 

平约瑟是新加坡新造教会” ( New Creation Church )的资深牧师;常在世界各地讲道;有说他的月薪高达50,000美元,也有说他从没有从该组织获得薪水;娱乐网站 richestlifestyle.com 将他列为全球第十大牧师。但一些福音派人士却指他所传教的恩典福音是异端。[1]  一天在电视上,听见平约瑟耐心地讲说我们是完全因为神的恩典,才能称义。 “对呀,这就是好消息呀!”我心想。那么为什么教会里有批评他传讲异端呢?

 让我们来看看他的代表作,标题为《命定为王》或者《作王掌权的命定》( Destined to Reign ),副标题是「不费力地获得成功、整全而且得胜的秘决」 [2]( The secret to effortless success, wholeness and victorious living 

 此书开始时这样说﹕「你的命定就是要作王掌权。主的呼召是要你得到成功、享受丰盛、享有健康以及拥有得胜的生命。主不希望你活在挫折、贫穷和失败当中。祂呼召你是要使你作首不作尾,必居上不居下。 ……当你在生命中作王掌权的时候,你的权柄将支配罪、你的权柄将支配黑暗权势、你的权柄将支配忧愁、贫穷、疾病和所有咒诅、你的权柄将支配仇敌和他所有的诡计,你的权柄将支配一切。 」[3]

 简而言之,耶稣在我们的生命中注定我们会得到成功、健康、财富〔 wholeness可翻译为整全或健康和财富  [4]〕和胜过罪恶。他引用圣经为证﹕

 「若因一人的过犯,死就因这一人作了王,何况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赐之义的,岂不更要因耶稣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么。」(5:17 

 事实上,罗马书告诉我们,因为一个人(亚当)的过犯,我们众人都被定罪, “死…作了王”指世人都活在死亡的阴影底下,并受那掌死权之魔鬼的辖制。但因耶稣基督,信徒被称义得生命(18节)。 “生命”指因着相信、接受主而有的生命。这生命运行在信徒的里面,使人胜过罪和死。就是「在生命中作王」的意思。

 这经文有提到「成功、健康、财富」吗?没有。有应许「得胜罪恶」吗?是的,但是不是「不费力地获得」呢?

 让我们分开这两方面来思想﹕

 

 

得胜罪恶

================ 

 平约瑟描述自己认识恩典的旅程,说﹕「我听过的律法教导多到我曾经一度相信自己已经失去救恩了。」他当时一面在路上向人传福音,一面担心自己不能得救。 「我用尽我所有的力量、能力和精力试着守住律法。我当时不论走到哪几乎都一直在认自己的罪,差一点疯掉。真的就是到自己的尽头时,我才意识到自己需要耶稣基督作我为的救主。也就是祂打开我的眼睛让我看见了恩典的新约。 」[5]

 非常明显,他是受了“靠行为得救”的错误教导。在忍受不了的时候,他反弹过来,可惜矫枉过正了!所以他到处教导,也在他的书中花甚多的编幅提倡他的「恩典福音」。

 平约瑟说﹕「我们从基督得到洪恩,又蒙他赐义,不是因为我们的表现,全因他恩典。我们并没有什么功劳。[6]不必靠自己的努力去赚取上帝的祝福。」[7]阿们!又阿们!

  

明白自己罪得赦免,就不再犯罪?

 平约瑟说﹕ 当你知道自己完全得着赦免时,这启示将摧毁罪在你生命的势力。 」 [8]「记住这句话: 正确的相信带来正确的生活。 ” [9]

 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说﹕ 「当你在上帝的恩典和祂完全的宽恕之下,你将会胜过罪。我完全不相信当一位信徒真实的经历耶稣那全然的宽恕和祂所完成的工时会渴望活出罪恶的生命。是祂的恩典和宽恕赐予你胜过罪的力量。 [10]

 为什么相信神拯救之恩,人就不再犯罪呢?平约瑟再解释说﹕「如果你活在定罪之下,那你注定会ㄧ直重复犯罪。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定罪之下,首先你会感到罪恶和内疚,然后你会认定和上帝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了。当你认定上帝已经远离你时,你的结局就是回到罪中重复所犯的罪。 ……耶稣消灭罪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你犯了罪祂会对你说: 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 」[11]

 平约瑟引用耶稣对行淫时被拿的女人所说的话﹕「我也不定妳的罪。去罢。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8:11 )请留意,耶稣是不是说﹕「我也不定妳的罪。去罢。从此你不可能再犯罪的了。 」

保罗最明白“因信称义”,不是“靠行为称义”。但他在罗马书7章中有一段著名的挣扎﹕「我所愿意的,我并不作。我所恨恶的,我倒去作。 」「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平约瑟提出解决之道,说﹕「可以释放你的人是耶稣。……每次你在思想上、言语上或行为上失败的时候,重新领受一次: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 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你一切的挫败都已定罪在祂身上了。你今天得以自由的过着得胜的生活不是因为你顺服律法,是因为你对耶稣的宝血和公义的信服。」 [12]

 是的,保罗说,「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 」 (8:1 )但他不是说「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再犯罪了。 」那么,保罗是靠着这个「明白自己不再定罪」的信念,就轻易地胜过他在罗马书7章所讲的挣扎吗?

 保罗继续说﹕「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 」(罗8: 6 )我们需要选择体贴圣灵,不体贴自己肉体的私欲。最后他结论说「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 」(8:1 3 )原来信主之后,我们仍然有战争,但是我们靠的不是自己的力量,是圣灵的力量。请留意﹕我们需要“治死”身体恶行。 “治死”不需要花一点力气吗?不是此书的副标题所讲的「不费力地获得」!

  

平约瑟所误解的神学

 平约瑟说﹕ 「你的身分只有义人或罪人两种,没有所谓的先透过“处境之义”〔地位上的义, positional righteousness 〕成为义人,然后再透过“实践之义”」〔实际上的义, practical righteousness 〕维持义人的身分。在耶稣基督里你就是上帝的义人!就只有这样! 」[13]

 平约瑟混淆二者,甚至反对二者有分别,正好指出他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分辨这两种“义”﹕

 1。地位上的义这是我们从上帝所得到的公义。当我们相信耶稣时,它就赐给我们,它是基于基督的牺牲。神学家常将其描述为“算为义” 。圣经这样讲: 「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 」 (林后5.21 ) 「作工的得工价,不算恩典,乃是该得的,惟有不作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他的信就算为义。 」 (罗4.4-5 ) 「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神而来的义。 」 (腓3.9 

 2。实际上的义源自于对上帝圣言的顺服。虽然在神的眼中,你在基督里是义人,你也不可能失去义人的地位,但你也必须追求义的行为。换句话说,你的做法应该与你的立场相符。这就是保罗所说的「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腓2:13)的意思。约翰也说:「人若说他住在基督里面,就该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约壹2:6)。圣经在这方面还有其他的话﹕ 「但你这属神的人,要……追求公义,敬虔,信心,爱心,忍耐,温柔。 」 (提前6:11 ) 「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 」 (4:1)

 换言之,人得救之后的一生是一个“成圣”的过程﹕ 「你们从前怎样将肢体献给不洁不法作奴仆,以至于不法。现今也要照样将肢体献给义作奴仆,以至于成圣。 」(罗6:19 )「就当洁净自己,除去身体灵魂一切的污秽,敬畏神,得以成圣。 」(林后7:1 )成圣是需要追求的,不是垂手可拾的﹕「你们要……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 」(12:14 )。所以圣经用“钉死”(罗6:6 )“治死”(罗8:13 )等字眼。 

 

带来其他错误

 因为平约瑟神学观念上的基本错误,所以也引来其他错误教导。例如﹕

 1。圣灵只会提醒你,你是义人

 平约瑟说﹕ 「 圣灵永远不会定你的罪。 祂永远不会指出你的过失。……圣灵是来宣判他们在基督里已是义人了。即便你失败了,圣灵现在就在你里面的提醒你耶稣的宝血一直在洁净你。 这就是圣灵。……当你失败的时候,圣灵会宣判你是公义的,而不是定罪于你。 [14]

 圣灵叫世人知罪而自责(约16:8),但基督徒犯罪呢?保罗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 」(5:16 -17 )可见圣灵介入,帮助我们胜过肉体邪情私欲。若我们选择犯罪,圣灵就会担忧(弗4:30) 。 「宣判我们的公义」肯定不是圣灵在我们犯罪时所做的事情。

 2。良心已经足够

 平约瑟说﹕ 「就连那些没有圣灵的非信徒也很清楚自己的过失和缺点,因为他们拥有良心。你不需要任何人帮你指出你的罪,因为你的良心已经很清楚的告知你了。 」[15]

 基督徒和非基督徒都有良心,但是有人的良心「如同被热铁烙惯了一般」(提前4:2),有人甚至「丢弃良心」(提前1:19 ),所以良心不是最可靠的。基督徒要以神的话为思想和行为的准则(119:105 1:22 )。

 3。不必认罪

 平约瑟说﹕ 「如果你相信你必须认所有的罪才能得到赦免,你知道那会是什么情形吗?你会无时无刻都在认罪!这样的话你怎么会有勇气来到上帝面前呢?你怎么能享受身为上帝子女的自由呢? 」[16]

 圣经却说﹕「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 」但是,「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约一1: 8- 9 )约翰这话是给信徒的,因为上文这样讲﹕「我们……彼此相交,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约一1: 7 )。可见信徒需要认罪。

 4。不必传讲悔改之道

平约瑟说﹕ 「然而,就是有人坚持我们必须传讲叫人悔改的道,这我不认同!我认为我们要用上帝的方式,也就是传讲上帝的良善,然后让祂的良善引导人们悔改。这种悔改才是真实的悔改。」[17]

 “悔改”一词通常使用在非基督徒接受救恩的事上。但是基督徒也有知罪应该悔改的时候。保罗说,哥林多教会「行污秽奸淫邪荡的事,不肯悔改,我就忧愁。 」(林后12:21 ),换言之,他们应该悔改。保罗甚至要说﹕「愿意我带着刑杖到你们那里去呢」(林前4:21 )。迦摩教会的教也有各种样的罪行,所以「当悔改」(2:12 -16 )。

 5。神不会处罚你

 平约瑟认为神不处罚信徒,「主的管教」 (12:5 ),英语翻译“惩罚(chastens) ”,翻错了。希腊原文这个字是意思是「管教小孩」,而不是“惩罚”的意思。 」[18]

 同意。和合本翻译“管教”才是正确的,但是我们管教孩子当然也包括处罚。不然怎么说「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12:6 );「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来12:11 )? 

平约瑟又说﹕「所以今天怎么会有人敢胆大妄为的说上帝会用疾病、意外事故和不幸事件来惩罚我们呢?……在新约之下,上帝再也不会惩罚信徒的罪了!」[19]意外和不幸事件有可能是神的“管教”,但不能说都是。这题目所介入的比较多,谅本文未能兼顾。

 

一个生活上的例子

 平约瑟在书快结束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某基督徒女士,有一个难相处的同事,常叫她生气。她「就连开车前往公司路上持续的说: 我看到她时不会生气。我会爱她。 但你猜怎么样?当她一踏进办公室时,那位她试着去爱的同事对她微笑说: 早安! 就在那一瞬间刚刚所有的爱都不见了,反而被激怒并感到相当愤怒。……虽然他有被激怒,内心的怒气也在慢慢的上升,但他却感谢说: “主啊,谢谢祢,就连我现在感到生气的状态,祢还是那么爱我。 而不是说: 主啊,原谅我又失败了。 恩典让他能够超越自己的怒气并领受到主无条件爱他的启示。……上帝在他身上的恩典还满溢出来,让他有超自然的能力去爱那不可爱的同事。」[20] 

 如果你明白自己的衣服是白色的,又记得昨天才把它洗干净,那么,你就不可能把它弄脏?你可能小心一些,但是,百分百肯定不再脏?

 大概每个基督徒都有自己对付罪恶的经验和胜过的决窍,但是平约瑟这个秘方似乎不是圣经所讲的。圣经在这方面有什么话呢?上边提到的保罗在罗马书8章的话就是最简单最清楚的﹕ 「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罗8:1 3 圣经还有很多类似的话,例如﹕「攻克己身,叫身服我。 」(林前9:27 );「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加 5:24 );「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 」(彼前2:11 );「故此你们要顺服神,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4:7 

 虽然争战的力量来自神,我们靠他胜过罪恶,但却不如平约瑟所言,因为知道自己在恩典之中,就「不费力地……得胜」了。恐怕这样的教导使人对罪恶掉之以轻心,忘记“私欲需要逃避”(提前6:11 ,提后2:22 ) !

  

 

成功、健康、财富

================

  (1)平约瑟的教导

 「你的责任就只是要单单相信耶稣基督,当你相信的时候就会得着祝福并成为义人了!」什么祝福?就是「你的婚姻幸福、家庭蒙福、仓房满溢出来以及你的身体充满了耶稣复活的生命! 」 「当你一旦相信耶稣的福音,就是那完全建立在耶稣恩典上的福音时,结果就是会得到医治和丰盛。事实上,耶稣的福音会带来祝福、成功、医治、恢复、保护、财务突破、安全、平安、完全还有更多、更多!」[21] 「如果你期待主给你一个超自然的突破或想在生命、身体、财务、事业或事工上得到更多大能,那你就要确定你所听的是祂的恩典” ,而不是祂的律法。 」[22]

 所以平安约瑟认为自己传讲的是“恩典福音”,不是被谴责的“成功神学”。他说﹕「根本没有所谓的成功神学这种福音。圣经里只有一种福音,也就是耶稣基督的福音。 [23]

 2)真的吗?

如果相信恩典福音,人就一帆风顺,万事胜意,为什么平约瑟会有这样的感叹﹕「过去这些年有很多人写了各式各样重伤我的内容,也替我取了很多绰号…… 」 [24]?奇怪?

 不但如此,教会历史上,自古至今天都有人因为信仰殉道。戈登康威尔( Gordon Conwell )大学曾经发表过一份研究关于《主后30 年至2200 年世界基督教趋势》。报告表示,在基督教的20个世纪里,约有七千万基督徒因信仰而殉道。[25]千千万万位基督徒都不懂恩典福音?都信错了?

 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最近发表了一项研究﹕ 「美国宗教团体的年龄、种族、教育和其他人口特征」,调查项目包括各宗教信仰的家庭收入,得出结论是﹕「印度教徒和犹太教徒的家庭收入最高。 」[26]怎么搞的?犹太教徒和印度教徒比基督徒更懂“恩典福音”?

似乎平约瑟的教导并不可靠。让我们现在来看圣经怎么说﹕

 3)圣经怎么说?

 首先,一个敬虔生活的本身会带来各方面的好处。人若生活有规律、有节制、远离烟酒和毒品、不搞婚外情,身体当然会比较健康;人若懂得凡事交托、常常喜乐、不怀怨、不苦毒,不但心理健康、身体亦然;人若在工作场所「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弗六7),他的业绩定然优秀。不必赘言。 但圣经有保证我们得到成功、健康、财富吗?这些是我们的人生的目标吗?

 当保罗谈到人生的目标时,他说﹕「我也将万事都当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 」(3:8 )「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 」(腓3:10 )今天的他,「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腓3:1 4 )保罗不是定晴在今天的好处上,反之,他即使受苦,也是为了将来天上的奖赏。

 另一方面,那些以「自己的肚腹」为神,「专以地上的事为念」的人,保罗说,他们是「十字架的仇敌」,「结局就是沉沦」。 (腓3:18 -19 )传讲和相信“成功神学”的人就是这类。

 

 结论

 基督徒是不是“命定为王”? “作王掌权”?在某意义上,可以这样讲,但不是平约瑟所教导的。

 基督再来之后,千禧年的时候,「在头一次复活有分的,有福了,圣洁了。第二次的死在他们身上没有权柄〔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他们必作神和基督的祭司,并要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 」(启20:6 他们要与基督同作王!千禧年之后,在永世里,「他们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 」(启22:5 )! !

 怎么样“作王”?详情圣经没有揭露,但是我们知道凡「与基督同作」的,都是好得无比的。让我们不再定晴在今天的好处上,并准确地认识神恩。

 

  



[1] “平约瑟”,《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9%B3%E7%B4%84%E7%91%9F )。[2] Joseph Prince, Destined to Reign: The secret to effortless success, wholeness and victorious living (Tulsa, Oklahoma: Harrison House, 2007). 〔中文网上版﹕ Joseph Prince –约瑟.普林斯/平.约瑟 ,《 Destined to Reign作王掌权的命定 》, https://gospelofgracesite.wordpress.com/category/destined-to-reign-%e4%bd%9c%e7%8e%8b%e6%8e%8c%e6%ac%8a%e7%9a%84%e5%91%bd%e5%ae%9a-%e4%b8%ad%e6%96%87%e7%89%88-%e5%8e%9f%e8%91%97%ef%bc%9ajoseph-prince-%e7%b4%84%e7%91%9f%ef%bc%8e%e6%99%ae%e6%9e%97/ 〕。[3]同上,第一章。[4] wholeness ,”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thesaurus/wholeness ). [5]《作王掌权的命定 》,第二十章。[6]Prince, Destined to Reign , P. 2-5. [7] Ibid., p. 9.  [8] 《作王掌权的命定》,第九章。[9] Prince , Destined to Reign , p 139. [10] 《作王掌权的命定》,第四章。[11]《作王掌权的命定》,第十三章。[12] 同上。[13] 《作王掌权的命定》,第三章。[14] 《作王掌权的命定》,第十一章。[15] 同上。[16] 《作王掌权的命定》,第九章。[17] 《作王掌权的命定》 ,第十八章。[18] 《作王掌权的命定》 ,第六章。[19] 同上。[20] 《作王掌权的命定》 ,第十九章。[21] 《作王掌权的命定》 ,第三章。[22] 《作王掌权的命定》 ,第七章。[23] 《作王掌权的命定》 ,第三章。[24] 《作王掌权的命定》 ,第七章。[25]David B. Barrett and Todd M. Johnson, “World Christian Trends AD 30-AD 2200: Interpreting the annual Christian megacensus ,” William Carey Library, 2001 ( https://www.gordonconwell.edu/wp-content/uploads/sites/13/2019/04/WCT_Martyrs_Extract.pdf ).  [26]  Gregory A. Smith , Alan Cooperman , Becka A. Alper , Besheer Mohamed , Chip Rotolo , Patricia Tevington , Justin Nortey , Asta Kallo , Jeff Diamant and Dalia Fahm , “ 24. Age, race, education and other demographic traits of US religious groups , ” Pew Research Center ( https://www.pewresearch.org/religion/2025/02/26/age-race-education-and-other-demographic-traits-of-us-religious-group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