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酹江月》(乾坤能大)赏析
文天祥《酹江月》(乾坤能大)赏析
历代名家名词赏析之七十一
王能全
我思我在摄影
《酹江月》(乾坤能大)【南宋】文天祥
和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
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蛩四壁。
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
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页飘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
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
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这首词的题目是“和”。文天祥答谁?南宋末,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北)因叛徒出卖而被俘。次年四月被押送燕京,同时被押有他的好友邓剡。到金陵后,邓因病留下就医。临别时,邓剡作词《酹江月·驿中言别》(水天空阔)赠送文天祥。文天祥遂写此词酬答邓剡。
上片着重回顾抗元的斗争。起笔气势恢宏。“乾坤能大”,“能”:如此。乾坤如此之大,我等好似蛟龙,岂是池中之物。二人虽已做囚,仍希望有机会冲破牢笼。“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蛩四壁。”狱外风雨如磐,牢内寒秋的蟋蟀在每一个角落哀鸣。祖国在浩劫之中,作者心境凄凉,愁肠寸断,辗转难寐。“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横槊题诗”: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曹操:“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登楼作赋”:东汉王粲生逢乱世,作《登楼赋》寄托怀国思乡、抱负难展的感慨。文天祥借这两个历史典故,抒发自己挽救国家于危难的雄心,以及历尽艰辛、屡遭挫折的浩叹!一切奋斗都失败了、落空了。“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作者依然坚信:抗元复国的大业如江河奔流之水,必定后继有人!同时,以此回应邓剡原词之句:“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下片表明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意志。“堪笑一页飘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淮水”:金陵秦淮河。宋德祐二年(1276),国家危难当头,文天祥大义凛然,出使元营,被拘,在镇江伺机脱逃。这次被俘又到达金陵一带,故言“重来淮水”。作者笑傲命运,自已似一片落叶,随风飘零,正值寒风再起,又来到秦淮河边。“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镜里已经两鬓斑斑,面容枯槁,唯有赤胆忠心不灭!这两句,与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样,铮铮硬骨,浩然正气,舍生取义,光照千古!“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龙沙”:北方沙漠;“一线青如发”:语出苏轼《澄迈驿通潮阁》的诗句“青山一发是中原”。作者即将被押往北方沙漠之地,回望故国江山,犹如青山远望,细如一线发丝。“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此去唯有一死,故友在怀念我的时候,听见残月下杜鹃在枝上带血的啼鸣,那是我的魂灵化作杜鹃飞回南方,为南宋的亡国而泣血哀啼!
文天祥被押到燕京之后,元廷威逼利诱,劝其投降。他丝毫不为所动,最后以身殉国!
文天祥墓
这首词,作者直抒胸臆,激情喷涌,慷慨悲壮。它是以文天祥用生命谱写的血书、爱国主义的浩歌,气壮山河,世代传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高度评价文天祥的词作:“文文山词,风骨甚高,亦有境界。远在圣与(王沂孙)、叔夏(张炎)、公谨(周密)诸公之上。” 王沂孙、张炎、周密均为与文天祥同时期的南宋末年著名词人。
附:
《酹江月》 【南宋】邓剡
驿中言别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
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声云灭。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本文取自作者的著作《词苑漫话–常用词牌及其历代佳作赏析》
此书已经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正式出版
文中图片均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