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布袋和尚《插秧诗》
作者:shulam+-
发表时间:
读布袋和尚《插秧诗》
“禅”这个字,不管最初被如何运用,当人们被其种信仰灌输或者征服后,禅就被当作一种思考,当作理解生命和感悟人间万物意义来标贴了。禅思,禅意,是否可以与哲思、哲意同等解释?但其中必然有不可分割的血脉。
布袋和尚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位僧人,才深学高,常背负一只布袋开口而笑游走世上,人称布袋和尚、笑佛,并相传是弥勒佛转世。
阅读布袋和尚这首禅诗,是别开一格的体验,诗歌只是叙述了农耕工作的一个场面,就这样明晰又深刻地显示了布袋和尚的一个禅思,或者说哲思。
“手把青秧插满田”,描写农民下田插秧。
“低头便见水中天”,弯腰插秧,尽管低着头,在稻田的水中看到了背着的蓝天。不仰望,也看天。既写实,又虚幻。世上虚实相连,让人联想无限。
“六根清净方为道”,人生从来不平静,但自己必须常保留清静的心态。这就是佛教的“六根清净”学说。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人的全部感官。清净六根,人还会有什么烦恼的呢?
“退步原来是向前”,这结尾一句真让人大开智慧脑洞。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大众熟悉又习惯的劳动场面,怎么就想不到还能这样的描写和形容呢?随着插秧工作的进行,人在秧田里一步步退后,而秧苗却在被一排排地插整齐了前进着!这里有人的退后,有秧苗在劳动者的努力下前进。请问,这是退后还是前进?人的退后,有时就是为了生活的前进!阅读这首诗,谁不被布袋和尚的禅思吸引,不被他的智慧折服呢?
附:
《插秧诗》五代: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