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侃【忆少年】这个词牌:排比句和“暗韵”

作者:曹雪葵
发表时间:
+-

再侃【忆少年】这个词牌:排比句和“暗韵”


请看下面这首《忆少年》:

  《忆少年.藕畔忆旧》(清·姚燮)

  那边楼影。那宵灯影。那人鬓影。
  拢筝唱金缕,有啼声隐隐。

  隔水空将门巷认。便芙蓉、断红都尽。
  鸳鸯自来去,却不知天冷。

单看它第一行的

  “那”边楼“影”。“那”宵灯“影”。“那”人鬓“影”。

发现这三个排比句重叠的是第一字“那”和第四字“影”。而“影”字又恰是最后一个分句的韵脚,也就是说:“影”字不仅“叠字”,而且“叠韵”了。由此引申,这第一行三个排比句的尾字能否选用属于同一韵部的不同的三个字来达到“叠韵”的效果呢?个见以为可以。就借用姚燮这首词的第一行做一下换字的试验:

  那边楼“影”。那宵灯“醒”。那人鬓“冷”。

诗意木有原来好,但:“叠韵”了。吟来也并不突兀。兹将此引申出来的想法写在这儿供诸诗友参考。可惜没找到古人的例诗。上面的讨论是针对上片第一行出现的“排比句”的,下面接着讨论出现在下片第一句的所谓的“暗韵”:

说是“暗韵”并不精确,先看两首例诗:

  1- 《忆少年·春闺》(清·董元恺)

  春尘如雨,春风如醉,春光如梦。
  春花独对也,只春波微动。

  剪破春阴春色“好”,更春情、落红催送。--- 引号乃笔者所加。下同
  萋萋春草碧,恰补春愁空。

  2- 《忆少年》(清·姚燮)

  疏疏帘子,层层花气,低低弦语。
  香风一丝动,系愁心不住。

  莫慢苦吟金缕“调”,黯灯屏、湘云和雨。
  春阴软无力,荡蝶魂来去。

发现了吗?这两首《忆少年》下片第一句的尾字,即“好”和“调”并不“押韵”!古人的例诗总共才找到几十首,其中就有这两首“下片第一句的尾字”不押韵。说明:这个地方可以“不押韵”(不过押韵的还是占多数)。俺在“曹谱”中把它标识为“暗韵A”。其实并不精确,因为“暗韵”多出现在“句中”,而不是“句尾”。请看《沁园春》:

  交亲零落如云,又岂料如今馀此身。(宋 陆游)

要是标识出韵脚的话,就成了:

  交亲(暗韵A)零落如云(韵A),又岂料如今馀此身(韵A)。

看到没?“亲”这个字就是“暗韵A”,可押可不押。而押了则整个句子就显得更流畅上口。

(注意啦:律诗却要竭力避免类似的“暗韵”现象,若出现了即为“撞韵”,如:

  相逢之处草茸茸,峭壁攒峰千万重。(唐 卢仝)

也标识一下,成:

  相逢(撞韵A)之处草茸茸,峭壁攒峰(撞韵A)千万重(韵A)

句中的“逢”和“峰”都与韵脚上的“重”字撞韵。这是不可以的。虽然这不是“法律”,可也是人们坚守的“风俗习惯”)

那么为啥【忆少年】下片第一句的尾字可以不押韵?因为它“与前面的韵脚太近”,或者说,它若押韵了或许反令全篇有韵脚太密的赶脚。比较而言,宋词中的长调,上下片多是“隔句押韵”,韵脚疏落有致,则下片开始两句的尾字,往往押韵,以起个提醒听众的作用。还拿陆游的《沁园春》作例诗: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韵A)。
  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韵A)。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韵A)?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韵A)。

  交亲零落如云(韵A),又岂料如今馀此身(韵A)。--- 因为上片句多韵疏,所以下片首句参加押韵。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韵A)。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韵A)。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韵A)。

再以董元恺的《忆少年·春闺》来与上面的《沁园春》比较:

  春尘如雨,春风如醉,春光如梦(韵A)。
  春花独对也,只春波微动(韵A)。

  剪破春阴春色“好”(未押韵),更春情、落红催送(韵A)。
  萋萋春草碧,恰补春愁空(韵A)。

请看,上片总共才五个短句,已经有了两个韵脚。所以下片第一句“未押韵”的尾字,就算不押也不觉得韵脚过少。



  • 当前共有5条跟帖
  • 曹雪葵:谢诸诗友美言鼓励!顿首!
    屏蔽 举报回复
  • 秋韵:拜读收藏!
    屏蔽 举报回复
  • 文思:我用了暗韵,谢谢讲解!
    屏蔽 举报回复
  • 杭州阿立:奥妙多多啊!收藏了,谢曹兄!
    屏蔽 举报回复
  • 绿岛阳光:多谢曹老师讲课,涨姿势啦!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