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廿年庆暖场】旷世恋歌《摸鱼儿 雁丘词》

作者:YOLO宥乐
发表时间:
+-

这首歌及其词更有名的名字是是《问世间情为何物》。

 

演唱与制作  楼主

 

顺便回答一下新朋友超级热心且认真的问题。首先感谢您的热忱。

 

就是关于上次《关雎》那首歌,您所言民美唱会更好些建议。其实,这个问题我真的也有想过的。 

我是这样想的,虽然民族唱法比较有颗粒感,仔细听,我唱“求之不得”的“得”等入声字时候颗粒感特别明显,民美唱法时候颗粒感就很弱化,符合您期望的柔美风格,但我认为颗粒感是唱这首古风歌曲必须的。 

因为《关雎》是三千年前先秦的西周早期(春秋早期)求爱民歌。三千年前是什么概念?我们民族的少年期,大开大合,大鸣大放的热烈时代,也是刚刚脱离了商朝那个恐怖的人吃人常态时代的时候。所以,留一点颗粒感就是保留一点符合这首古风歌曲时代的野蛮氛围感。 

不过,俺以认真回报认真,按照您的指点,我还是尝试用民族美声重新唱了一下这首歌,张贴如下。祝您复活节长周末快乐!大家复活节长周末快乐!

您建议的民美版《关雎》

 

我坚持的民族版《关雎》

 

 

《摸鱼儿·恨(问)人间情是何物》是金末至元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北国“一代文宗”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此词记1205年元好问16岁时所见闻大雁殉情之事,后来改定成词。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爱情悲歌。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年仅十六岁的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途中获知双雁故事---路上碰到一个捕雁的人,他说:“今天早上捕到一只雁,我就把它杀掉了。另一只漏网的雁苦苦地叫个不停,不肯离开,最终碰死在地上。”元好问于是从捕雁的人手中将雁买下,把这对死雁葬在汾河岸边,堆些石块作为标记,叫作“雁丘”。因而创作《雁丘辞》。大概原作(即《雁丘辞》)是一首诗,后来改为配合乐律的长短句词(即此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祖先出自北魏拓跋氏,但父祖辈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例如他的远祖里就有与白居易齐名的唐朝文学家元稹,也就是历史上真正的崔莺莺身边那个“张生”。元好问七岁就能写诗,二十岁即名震京师。兴定五年(1221年)中进士,历任内乡令、南阳令。天兴元年(1232年),擢尚书省椽,不久,又除左司都事,转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

金国被蒙古灭亡后,曾被押送聊城(今山东聊城市)羁管,后回故乡从事著述,终生不仕元朝。著有《遗山集》等。

 

摸魚兒–雁丘辭(金•元好問)

宋祖英( Song Zuying )

 

 

作詞:元好問

作曲:唐永葆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只影為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天也妒,未信與,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雁丘處。

 

白话译文

泰和五年,我到太原参加考试,路上碰到一个捕雁的人,他说:“今天早上捕到一只雁,我就把它杀掉了。另一只漏网的雁苦苦地叫个不停,不肯离开,最终碰死在地上。”我于是从捕雁的人手中将雁买下,把这对死雁葬在汾河岸边,堆些石块作为标记,叫作“雁丘”。

当时同行的人多为此赋诗,我也有一首《雁丘辞》。因为旧作不协音律,故现今将旧作加以修改订正。

怀着遗恨对人间问道: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使双方生死相随。南飞北归都比翼双飞的大雁,渐渐老去的双翅经过了多少个寒暑?在漫漫长路中经历过团聚的欢乐,以及离别的苦楚,其中还有像像人间痴情儿女一样殉情的悲剧。孤雁应该想诉说:面对万里之遥的层层白云,在重山阻隔的雪夜里,该形孤影单地为谁奔波呢?

横渡汾水的路上,当初汉武帝巡幸时繁华热闹的地方如今却萧鼓绝响,只留下荒烟笼罩着平林。吟诵屈原的《招魂》已无济于事,屈原笔下的女神山鬼也只能在风雨中枉自悲啼。但双雁生死相随的深情使上天也嫉妒,我不相信殉情的大雁会和莺儿燕子一般死后只有化成一抔尘土。所以我把它安葬在此,留待千秋万代的文人骚客狂歌痛饮来到雁丘凭吊。

 

关雎

宋祖英( Song Zuying )

 

 

作曲:赵季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宨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宨淑女、钟鼓乐之。

 

 


  • 当前共有12条跟帖
  • 娜佳醉倚听音阁:学理工的有这样出色的文笔及文史哲知识,真是难能可贵!
    屏蔽 举报回复
  • YOLO宥乐:雪师写嫦娥的这阙摸鱼儿真美,里面这几句

    叹随月浮沉,
    柳梢惊断
    坠落西江底

    ----跟我为这次山庆准备的一首国潮古风歌曲高度契合,等我演唱时候就把我收藏的您这首词题首,然后把那首歌也献给您。

    您说的对,一见杨过误终身的郭襄最初就因为心里有元好问这首雁丘词的天问---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倘若没有郭襄失恋,也就咩有峨眉派,还有后来张无忌,周芷若等之间那么多恩怨纠葛了。

    嗯,我曾经别号“敏敏特穆尔”--感觉射雕三部曲里面,赵敏跟我里外里最像,诡计多端,豪放阔达又细腻缜密,比黄蓉理性。

    赵敏原型就是也先不花的后裔,王保保的妹妹观音奴,后来朱元璋的第二个儿子秦王的正妃。也先不花在江南的后裔都改了汉族姓氏--王,开国中将,文韬武略,爱恨情仇故事也传奇的王近山就是也先不花与王保保那个家族后裔的南方蒙古族。

    江南蒙古族还出了毛泽东主席盛赞的“明末最有骨气的诗人,最爱国(大明)知识分子”,董小宛的夫君冒辟疆。冒辟疆是江南官僚地主与大商人门第贵公子,曾经是江南首富的冒家,就因为清代初年,冒辟疆不吃清朝皇粮,而且与明史作者之一陈贞慧、大词人陈维崧父子一起暗地里支持反清复明事业,被大清迫害到最后贫病交加去世。



    屏蔽 举报回复
  • 叶雨㊣:创意满满,切换角色也不违和,演绎得生动有趣!很新鲜的体验~
    屏蔽 举报回复
  • YOLO宥乐:不码字的,貌似我也行啊,复活节搞怪一把美声歌剧,

    唐尼采蒂最著名的歌剧,英国历史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Lucia di Lammermoor

    拉美莫尔露琪亚里的咏叹调Il dolce suono-香烛已燃起,被法国电影大师吕克贝松放在他经典科幻片---第五元素里面,幻化成一位蓝血的外星女高音的咏叹调Dance of Diva歌姬之舞蹈


    屏蔽 举报回复
  • -花儿-:码那么多字辛苦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一路风铃:赞美女好歌好文,满满干货。
    屏蔽 举报回复
  • gzzyy:谢谢介绍,赞👍
    屏蔽 举报回复
  • 耳机:上次西西跟我解释过什么是颗粒感
    屏蔽 举报回复
  • 耳机:上次西西跟我解释我什么事颗粒感,可是我给忘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曹雪葵:大赞宥乐兄美文妙声!元好问这一问,问倒了

    天下的痴男怨女,尤其是郭襄们和杨过们。哈哈。还想起了嫦娥和后羿,这两人是怎么了?有人说是嫦娥逃婚,她嫌后羿冷落了她。姑算一说。也许,是嫦娥挺身而出,为丈夫后羿承担了冒死救月亮一命的任务。谁知道呢。前些日子写过一首《摸鱼儿》,没摸着鱼,摸了摸窗前的月亮:

    摸鱼儿:问嫦娥、所偷何药?

    问嫦娥、所偷何药,
    竟能无翼飞举?
    可怜后羿英雄汉,
    反目却因何事?
    春心羁。
    窗前泪、飘飞洒作人间雨。
    搴云来拭。
    叹随月浮沉,
    柳梢惊断
    坠落西江底。

    东流远,
    可把烦忧尽洗?
    漂裙怎裹湿玉。
    长风不顾婵娟冷,
    吹过昆仑山去。
    伤情地。
    何曾忘、羲和一日失九子。
    且邀织女。
    泡一碗香茶,
    纤纤相握,
    多少私房语。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