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100%控制库皮扬斯克,是捷报还是谎言?

作者:三把刀
发表时间:
+-

11月20日,普京一身戎装出现在俄军西部集群指挥部的画面,直接引爆了舆论。会上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抛出的“辉煌战果”更让人震惊:库皮扬斯克100%控制,沃尔昌斯克和红军城也拿下大半。

可就在俄方高调官宣的同时,乌克兰那边直接喊“假的”,连西方独立机构都站出来泼冷水。这事儿到底是俄军真的打了大胜仗,还是为了提振士气的宣传套路?咱们掰开揉碎了说清楚。

图片

先看局势:俄方抛出的“三大战果”到底成色如何?

先把俄方的战报摆到台面上,这也是这次争议的核心。格拉西莫夫在军事会议上说得明明白白,三个关键地点都有重大突破:

库皮扬斯克:号称“100%控制”,这个哈尔科夫州东部的重镇,一直是俄乌争夺的焦点,毕竟它是铁路交通枢纽,拿下它等于掐断了乌军一条重要补给线;

沃尔昌斯克:哈尔科夫州北部的门户重镇,俄方说控制了超过80%的区域;

红军城:顿涅茨克地区的关键节点,俄方宣称拿下70%,而且乌方给这地方改名叫波克罗夫斯克,双方连地名都在较劲。

按说这么明确的战果,总得有实锤支撑吧?可有意思的是,俄方没放出来多少实地占领的视频或照片,反而很快就遭到了“打脸”。

图片

再拆争议:乌方直接否认,独立机构怎么说?

最狠的是乌克兰总参谋部,当天就怼了回去,说俄方“100%控制库皮扬斯克”是“廉价的挑衅”。《基辅独立报》也跟着补刀,说乌军还在城里和郊区清剿残敌,根本不存在被全占的情况。

可能有人会说,乌方肯定护短,那咱们看第三方的,美国战争研究所(ISW),这个机构的战报一直以中立著称。他们11月16日的评估早就说了,乌军不仅控制着库皮扬斯克,还切断了城北俄军的补给线。这就和俄方的“全占”说法完全对不上了。

再看另外两个地方。沃尔昌斯克确实打得凶,俄军扔了不少滑翔炸弹,记者都不敢靠近前线,但“80%控制”这数儿,没有任何一家独立媒体敢证实,连ISW都只说“战况激烈”,没提具体控制比例。

红军城(波克罗夫斯克)更有意思,乌方直接爆料“俄军伪装成平民作战”,暗示俄方打得不正规。ISW倒是承认俄军有推进,甚至在尝试包围这座城,但“70%控制”的说法同样没得到印证,反而提到俄军11月初的推进速度已经慢下来了。

图片

通俗解读:为啥俄方要放这种“存疑战报”?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明白了,俄方的战报水分确实不小。那问题来了,普京亲自坐镇听战报,为啥要官宣这种容易被拆穿的“战果”?其实往深了想,这背后全是现实考量:

首先是士气问题。当前战场陷入胶着,俄军虽然有局部推进,但打了这么久,士兵和国内民众的耐心都在消耗。这种“重大进展”的消息,能最快提振士气,也能给国内舆论一个交代。

其次是战略造势。库皮扬斯克这类交通枢纽,谁都知道重要。俄方宣称“全占”,哪怕是假的,也能给乌军制造心理压力,还能让西方怀疑乌军的防御能力,影响后续的援助决策。

最后得说句实在的,战场信息本就真假难辨。俄乌双方打了这么久,早就形成了“各说各话”的套路,每次占领一个街区都可能夸大成“控制全城”。毕竟在舆论战里,先声夺人也是一种战术。

图片

总结下来就是:俄方的“辉煌战果”,更像是一场针对性的舆论宣传,真实战况大概率是“有推进但没那么夸张”。库皮扬斯克到底在谁手里,其实看后续补给线就清楚,要是俄军真全占了,乌军早就没法在城里清剿了。战场的真相,从来都藏在双方的“嘴炮”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