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美元的“终结者”:俄乌自主杀人机器竞赛

作者:岚少爷
发表时间:
+-

六月初的一个晴朗日子,乌克兰士兵启动了最新“杀手机器人”。随着操控人员在屏幕一点,一架名为“果戈理-M”的翼展20英尺的固定翼无人机母舰从乌克兰秘密地点腾空而起,冲上天空。

这架“母舰”深入俄罗斯境内200公里后,释放了挂在机翼下的两架攻击无人机。体型较小的无人机低空飞行躲避雷达,自主扫描地面寻找合适目标,锁定后发起致命撞击。

图片

地面上无人操控机器,也无人挑选目标。这些由AI驱动的机器人自行选择了目标,撞向它并引爆了携带的炸药。

军事人员的输入仅限于告诉无人机要摧毁的目标类型和大致搜索区域。这种可重复使用的母舰及其配装的无人机总成本仅1万美元(约合71000元)。母舰航程可达300公里,自杀式攻击无人机甚至还能再飞30公里。

01

据称,以往执行类似任务需耗资300万至500万美元的导弹系统。“这三五百万的资金给我们,我们可以月产数百甚至数千架这种无人机母舰。”为乌军设计了该技术的技术人员说道。

此前,6月1日的“蛛网行动”便是用无人机进行的,117架乌无人机袭击了俄境内空军基地,目标是俄军战略轰炸机。无人机从卡车释放,依靠“末端制导”软件在通信被俄方干扰的情况下仍可自主飞向目标。

图片

这甚至并非乌俄战场上最尖端的技术。“蛛网行动”依赖乌克兰的特工:其诱骗俄卡车司机将无人机运至目标附近,再从藏匿点操控起飞。

然而,技术对抗的焦点已转移。自“蛛网行动”策划以来的18个月,战场形势发生变化。乌克兰面临导弹供应紧张和操作员短缺问题,而俄罗斯的电子战系统在干扰无人机控制链路方面展现出显著效果。这促使双方在自主武器领域加速创新。俄罗斯凭借其工业基础,展现出强大的跟进能力和生产潜力。

图片

技术专家萨哈尔丘克指出:“有效对抗方案的生命周期通常不超过三个月。”这反映了战场技术的快速迭代。

毫无疑问,最尖端的、昂贵的系统正诞生于中美的实验室。中国“九天”无人机项目、美国“复制者1号”计划,都显示出大国在该领域的投入。但俄乌冲突客观上催生了廉价、可量产且经过实战检验的自主武器系统。

02

乌克兰副总理费多罗夫阐述了乌方目标:“我们追求武器的自主性,武器AI模型在训练识别目标和识别攻击优先级;也在测试高自主性、能集群行动的无人机。”他强调目标不仅限于装备,“首要任务是杀伤人员”,尤其是应对俄军在前线“灰色地带”活动的小股步兵。但他也承认:“俄罗斯人在此领域并非无所作为。”

独立观察员、“闪电”别斯列斯特诺夫提供了俄方进展的证据:约半年前出现了俄版“果戈理-M”(V2U),据观察,俄方现每日可发射约50架此类无人机攻击前线目标。一架V2U曾在距前线20公里的乌城市被发现。该无人机与乌版类似,能依靠视觉导航自主进入目标区、发现并攻击目标。

图片

在乌社交媒体上提供战地技术动态的谢尔盖·“闪电”·别斯列斯特诺夫称,约半年前首次发现俄版“果戈理-M”(V2U),估计俄军现每日发射50架攻击前线目标。一架曾在距前线20公里的苏梅市中心被发现,据信其航程达100公里。与乌版类似,V2U无需与操作员通信,仅凭视觉导航即可进入目标区,自主发现、选择并攻击目标。

别斯列斯特诺夫目睹过它们集群行动:“像鸽子在不同高度飞行。我们主要问题是不知如何应对,干扰无效。”战争研究所分析师斯捷潘年科指出,双方提升完全自主水平(包括自主识别和学习能力)仍需时间。为应对干扰,乌方转向光纤有线制导无人机,但这只是技术竞赛的一环。

乌国民警卫队哈尔蒂亚旅未来作战负责人奥列克西称,抗干扰的光纤有线制导无人机是当前主流技术。但完善远程杀戮的竞赛正疯狂推进。

图片

俄乌都在致力于使其武器平台实现自主化,能在无人干预下运行和瞄准。

03

“戏剧化的讲,若有人用无人机追杀,你在城里是不可能逃跑的,干扰无线电?他们可以用AI视觉系统认准你追杀。《终结者》里的剧情可能都不是最坏结果。若非这场战争,我们本不会拥有这样便宜而杀伤性如此之高的武器。”

罗博尼尔公司CEO斯克雷普尼克警告,俄乌战争相关技术很可能落入恐怖分子之手。“机场安检已完全无用!无需带炸弹登机,只需在外用无人机等候飞机或政要。百架千架无人机自动模式冲入机场,不畏干扰,非物理摧毁的防护皆无效。”

图片

八年来,日内瓦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框架下的外交官们试图冷静协商,就国际法如何适应致命自主AI武器达成共识,包括应保留多少人类干预、AI军事机器的暴行由谁担责等,但这些议题进展甚微,连定义都未统一。

奥地利官员克门特认为技术发展的迅猛超出了预期,“俄乌战场上所见虽非全AI自主武器,但也几乎没差别了。”他呼吁日内瓦会谈应加速转向实质性谈判。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支持在2026年前达成具约束力的文书,称能自主杀人的AI机器“在政治上不可接受、道德上令人厌恶”。

图片

“阻止杀手机器人”运动的代表在五月的联合国会议上疾呼:“人类暴行可追责,但AI自主杀人的武器却难以问责,AI武器的低成本会吸引恐怖分子,且容易遭受黑客攻击。”但与此同时,美国代表却认为现有法律已足够应对如今现状。

塞拉利昂外长卡巴会后对《卫报》表示:“世界经不起等待,俄乌冲突应同步催生对应的联合国监管制度,在我们西非,各种次区域恐怖冲突中也出现肆虐的无人机,我们理解那些大国的实力,但人类集体良知终将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