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
据《全球防务技术》杂志2021年4月刊报道,英美两国已正式签署协议,将于今年上半年共同部署英国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按照两国的声明,美国海军“苏利文”号导弹驱逐舰和装备F-35B战斗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211战斗攻击中队,将参与“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的首次部署。
在英国今年1月初宣布“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已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不久,美英两国就决定共同向印太地区进行部署,由此不难看出两国正迫切向世界展露其军事关系的牢固程度。这也预示着,在英国正式“脱欧”以后,英美两国的军事关系将变得更加紧密。“PivotPoint”咨询公司战略顾问兼联合创始人艾略特·威尔逊表示:“向太平洋地区部署航母打击群是对英国新能力的第一次检验,也是一场全力以赴的‘赌博’。‘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及其支援(保障)舰是英国皇家海军水面舰队的中流砥柱,将其部署到南太平洋、特别是包括南中国海水域等地区,是‘全球英国’战略赋予的海上行动任务。”
按照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说法,即将到来的皇家海军动员是“英国20年来最雄心勃勃的一次全球部署,这将充分展示英国投送尖端军事力量支持北约和国际海上安全的能力”。重返印太地区是英国今年3月份发布的《竞争时代中有国际影响力的英国:国安、防务、发展和外交政策综合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报告中的关键方面。英国政府在报告中表示,新组建的航母打击群的“战略效用”将通过首次部署得到验证。
“全球英国”战略明确信号
据国际战略研究所海军与海上安全高级研究员尼克·查尔兹介绍,英国决定重建其强大的航母编队能力,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目的在于重新“爬上”以海洋为中心的力量投送的阶梯(印太地区的部署就是证明,该地区被英国政府列为其未来“全球英国”战略的关键所在)。上述《综合评估》报告认为,印太地区正在成为世界地缘政治的中心,并提出诸如“在该地区部署航母”的计划,以图制衡中国。报告中的一些政策显示,脱欧后的英国立场鲜明地将美国视为“最紧密盟友”。但英政府对中国的态度则要纠结得多——报告一方面提出要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另一方面又视中国为“主要威胁”,欲通过部署航母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安全存在感。查尔兹表示:“从多种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信号。基于航母编队的力量投送属于机动部署,所以这不应仅限于印太地区,同样可能将新组建的航母打击群部署于其他地区。问题的关键在于英国政府未来将如何以及在何处进行部署。”
英国下议院国防特别委员会主席托比亚斯·埃尔伍德认为,“全球英国”战略必须包括亚太地区国家的广泛参与,航母打击群的部署是向英国盟友发出的一个“明确信号”,即英国致力于亚太地区的安全稳定;英国应该与美国一道,增加对该地区安全的承诺。国防委员会将继续探讨英美未来的防务关系,并就如何平衡两国拥有共同战略目标的不同地区、领域和战区的需求寻求解决方案。部署航母打击群可以被视为英国有意重返印太地区的一个大胆之举,也是英国有能力在远离本土水域的地区部署军队的一个强烈信号。不过,按照查尔兹的说法,从长远来看,重新参与印太地区事务的可信度,将由长期持续的军事/安全存在,而不是定期的航母部署来衡量。
持续部署需要资源
要实现长期持续部署这一目标,就需要对资源和承诺进行权衡。查尔兹表示:“这就是英国是否有资源来维持加强的印太战略的问题所在。与此同时,尽管20世纪70年代从苏伊士以东撤军,但英国皇家海军继续在该地区进行定期部署。只是在过去10年,当资源真正紧张时,军事存在和部署出现了巨大差距,现在正在重建这种能力。因此,英国有历史也有雄心为‘全球英国’战略付诸实际行动。部署航母打击群的目标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扩大地区行动的参与度。”航母打击群的部署可以被视为英国皇家海军参与该地区行动的开始,为今年晚些时候永久性前沿部署近海巡逻舰、从2023年开始永久性驻扎沿海响应(战斗)群,以及未来在前沿部署新式31型护卫舰铺平了道路,其中一型舰船的母港可能建在新加坡。展望此次部署,威尔逊总结道:“军事和声誉方面都存在巨大风险。如果这一部署没有产生任何地缘政治影响,那么对于这些极其昂贵资产的效用来说,这是极其可悲的。”
航母打击群编成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将由10艘舰船组成,其中包括:航母自身、两艘45型驱逐舰、两艘23型护卫舰、一艘补给舰、一艘综合补给舰、一艘“机敏”级攻击核潜艇,以及美国海军的“苏利文”号驱逐舰和荷兰皇家海军的“埃弗森”号护卫舰以及5个飞行中队,3700名人员组成;舰载F-35B战斗机、“梅林”和“野猫”直升机也将参与“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的首次部署。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航母打击群的核心是英国两艘新航母中的第一艘“伊丽莎白女王”号。该航母长280米,满载排水量65000吨,航速可达25节以上,将搭载来自英国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B战斗机,以及“梅林”直升机。英国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担任英国舰队的旗舰。通常情况下,该航母可以搭载大约40架战斗机/直升机。
“肯特”号和“里士满”号23型护卫舰加入英国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的将有“肯特”号和“里士满”号23型护卫舰,为航母打击群提供包括反潜作战在内的多种能力。两艘护卫舰共载有185名船员,配备“鱼叉”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未来,替代23型护卫舰的将是新式26型护卫舰。
“钻石”号和“卫士”号45型驱逐舰45型驱逐舰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主要防空舰船,配有“海蛇”防空系统,可以攻击112.7千米范围内的空中目标。45型驱逐舰于2009年入役英国皇家海军。据悉,“钻石”号和“卫士”号两艘驱逐舰将参加此次部署;该型驱逐舰将从2030年后期开始被新式83型驱逐舰取代。
“潮汛”级“春潮”号补给舰“潮汐”级补给舰将在海上为“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提供燃料、食物和水的补给。该型舰隶属英国皇家海军辅助舰队,可搭载用于自卫的方阵近距离武器系统,也可以用来运载更多架“梅林”直升机。目前,英国皇家海军装备有4艘“潮汐”级补给舰,第一艘“春潮”号于2017年入役。未来,航母打击群还将编配新的补给舰。
“维多利亚堡”号综合补给舰英国皇家海军“维多利亚堡”号综合补给舰满载排水量达33675吨,将在海上为特遣舰队(即“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补给弹药、燃料和食物,是该级别中最后一艘仍在服役的综合补给舰。2018年,为了更好地支援保障航母打击群,该舰进行了改装,在其油箱上安装了额外的保护壳,用于为特遣舰队中的小型舰船提供补给。“维多利亚堡”号综合补给舰拥有3377立方米的弹药存储空间和2941立方米的储存食品和备件空间。
“机敏”级“伏击”号攻击核潜艇“机敏”级攻击核潜艇(满载排水量达7400吨)携带“战斧”巡航导弹和“旗鱼”鱼雷,可充当航母打击群的水下“眼睛”和“耳朵”。到目前为止,英国皇家海军计划建造7艘“机敏”级攻击核潜艇,其中4艘已经入役,另外3艘正在英国BAE系统公司巴罗因弗内斯造船厂建造中。参加此次部署的是“伏击”号攻击核潜艇。
美国海军“苏利文”号驱逐舰英国已经确认,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苏利文”号将参加“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的部署行动。该驱逐舰是以1942年美国海军“朱诺”号轻型巡洋舰被日本潜艇击沉时死亡的五个苏利文兄弟的名字命名的。“苏利文”号驱逐舰满载排水量达8315吨,配有“战斧”导弹和“鱼叉”导弹、宙斯盾战斗系统,以及SPY-1D相控阵雷达,以舰队防空为主要作战任务,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现役驱逐舰。
荷兰皇家海军“埃弗森”号护卫舰“埃弗森”号是荷兰皇家海军一艘“七省”级防空与指挥型护卫舰,将与美国海军的“苏利文”号驱逐舰和F-35B战斗机一起加入航空母舰打击群的部署行动。该护卫舰长144米,携带“改进型海麻雀”导弹和“标准”2(SM-2)BlockIIIA导弹,以及“鱼叉”导弹。2020年10月,“埃弗森”号护卫舰在“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编成内,参与了在苏格兰海岸附近举行的“联合勇士”演习。
F-35战斗机航母打击群的快速喷气式飞机编队将由英国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B战斗机组成,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的作战范围为851千米。迄今为止,英国共订购了48架F-35B战斗机,最近发布的《综合评估》报告承诺,未来将购买更多的战斗机,但没有确认具体数量。
“梅林”直升机两款“梅林”变型直升机将加入航母打击群,其中“梅林”Mk4型直升机为搭载的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提供运输和搜索救援能力,“梅林”Mk2型直升机携带具备发现潜在威胁能力的“鸦巢”机载监视系统。
“野猫”直升机“野猫”直升机可从英国皇家海军的护卫舰和驱逐舰上起降,航程约780千米,配备360度(全景)雷达。该直升机可以携带空中发射的“鯆鱼”鱼雷,并可配备一挺(机舱门装)重型机枪,主要用于反水面战、部队保护和反海盗行动等。
结语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将从朴次茅斯港启航开展部署,第一站是直布罗陀海峡,随后经地中海到达苏伊士运河。在这期间,英国一架“梅林”Mk4型直升机从“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上起飞“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机库内的F-35B战斗机皇家海军将与北约和其他伙伴国家开展包括反潜作战在内的一系列演习。然后,航母打击群将穿越苏伊士运河,到达位于阿曼的英国杜克姆基地停留一周。不过在南中国海问题上,英国政府表示,尽管航母打击群将进入南中国海水域航行,但不会穿航台湾海峡。进入南中国海水域后,“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会一路向东航行抵达日本,并在与美日两国举行联合演习后结束此次部署行动。尽管此次航母打击群部署将持续6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目前尚不清楚离开日本后返回英国的确切路线。
事实上,美国对于印太事务的关注早已有目共睹,而在“全球英国”战略构想下,英国的印太战略目标主要包括重返苏伊士运河以东,体现并加强英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安全存在,以及同印太主要经济体缔结贸易协定,为“后脱欧时代”发展同该地区的经贸关系做好准备,以抵消其“脱欧”后在欧洲的战略损失。尤其是,为落实“全球英国”战略,近年来英国积极谋求在印太地区提升军事/安全存在,积极参与地区“势力均衡重组”。此次英美共同部署航母打击群,也意味着未来两国可能会在军事领域联手介入印太事务,给地区局势的稳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美国拜登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地区协调员”坎贝尔还提出,要扩大美日印澳“四国同盟”,英国则是首先要拉拢的对象。对这些动态,地区国家应该时刻保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