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退东进?俄国在拥抱东方后能否再成霸业
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那时候苏联搞一场大阅兵,哪次不是数十个国家派人来参加?
别的不说,整个阵营内部,绝大多数国家的元首都会到场。此外,从苏联那里得到了大量补贴的国家,也会纷至沓来。甚至连西方国家,也会派观摩团前来观看大阅兵。
说万国来朝是有点夸张,但这一时期的苏联,的确达到了让世界仰望的地步。没办法,苏联的优势太多,具备了成为世界霸主的各方面条件。
首先,苏联人多,达到了近3亿,且几乎吃透了人口红利。毕竟苏联提倡集中力量办大事,绝大多数苏联人都在为了让国家变得更强大而努力工作着,这种凝聚力是资本主义国家没法比的。
其次,苏联地盘大、资源多。苏联发家致富的法宝之一,就是石油。那时候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发展工业,石油自然成了香饽饽,苏联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此外,苏联军事实力强大。苏联是二战以后,唯一可以和美国在军事上掰手腕的超级大国。上世纪70年代,苏联拥有500多万军队,6万多辆坦克,4万枚核弹头,试问谁与争锋?
所以说,称呼苏联为世界霸主之一,是一点儿也不为过的。那是俄国的巅峰时期,几乎让后人仰望。苏联解体以后,这一切都随之烟消云散了。用《桃花扇》里经典的那段话来解读,就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原因非常多,主要原因是经济问题,有时间我们可以聊聊。那么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处境如何?它又能否重回世界霸主的宝座呢?
华约成员纷纷西逃
苏联解体之前,准确说是1991年7月,华约就已经解散了。过了5个月,苏联也就跟着解体了。所以说,楼塌了之前,都是有预兆的。小弟们纷纷不跟你玩了,足以说明,这个大哥已经靠不住了。
苏联解体以后,分成了15个独立的国家,其中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绝大多数遗产。比如说在联合国五常的地位,76%的领土,69%的军事装备和军队,以及所有海外基地。
不过俄罗斯同时也继承了苏联的内债和外债,压力同样非常大。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只想着继承好东西,那是不现实的。
由于经济状况不佳,俄罗斯无法维持海外基地的运营,因此放弃了绝大多数海外基地,只保留了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毕竟地中海沿岸遍地黄金,俄罗斯保留一个这里的港口,有利于未来经济的发展。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自顾不暇,忙着用休克疗法盘活经济,结果几乎把自己整休克了。华约各国也开始纷纷寻找新的出路。绝大多数华约国家认为,只有跟着西方混,才有发展的可能。
首先,大哥已经自顾不暇了,等大哥缓过劲儿来,小弟们早就饿死了。其次,西方国家在二战后,接受了美国的马歇尔计划的支持,逐渐发展成了相当富裕的国家。从发达国家挣钱,肯定比在穷国家挣钱要方便得多。
再加上过去这些华约国家,没少受苏联的气,所以他们对这个大哥已经心如死灰。为此,华约各国纷纷开始寻求加入欧盟和北约的机会。
华约国家主要有:波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
其中阿尔巴尼亚在1968年就退出了华约,东德在1990年10月与西德合并以后,也退出了华约。捷克斯洛伐克,在1993年解体成了捷克与斯洛伐克这2个国家。
第一批加入北约的是波兰、捷克和匈牙利,他们入圈的时间是1999年。第二批加入北约的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以及斯洛伐克,加入时间是2004年。第三批加入北约的是阿尔巴尼亚,时间是2009年。自此华约集体西逃,都并入了北约。
与乌克兰交战,失去叙利亚
失去华约成员国以后,俄罗斯的影响力自然大打折扣。过去虽然大家分开单干了,但俄罗斯毕竟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只要俄罗斯能恢复元气,想要再次影响这些华约国家,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是这些华约成员国,全部加入北约以后,俄罗斯再想影响他们,难度可就太大了。毕竟他们抱到了新大腿,有新大哥罩着,俄罗斯也不敢轻举妄动。
俄罗斯也曾经想过其他办法来扩大自身影响力,比如说先后4次申请加入北约。只要打入敌人内部,以俄罗斯的体量,控制该组织,只是时间问题。即便不能控制,至少也能让该组织内部形成两大派,失去原有的作用。
奈何北约一直不肯接纳俄罗斯。为此,俄罗斯只能退而求其次,打算牢牢控制住前苏联国家,以此确保自身的影响力。
不过,2004年俄罗斯申请加入北约的时候,波罗的海三国也申请并且顺利加入了北约。所以前苏联这3个小国家,钻了个空子,失去了被俄罗斯继续影响的机会。
那么剩下11个前苏联成员国,俄罗斯肯定不愿意再撒手了啊。
首先,白俄罗斯,一直和俄罗斯是盟友关系,他们成立了俄白联盟,和一个国家没啥区别。
其次,摩尔多瓦、格鲁吉亚包括乌克兰等国家,都有领土在俄军手里,俄罗斯只要控制这些领土,就等于控制住了他们。
此外,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为了争夺纳卡地区大打出手,俄罗斯在背后也推波助澜,从而确保这2个国家没有加入北约的机会。
还有,中亚五国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基本没有加入北约的机会。所以俄罗斯对这片地区是最放心的。
不过与乌克兰交战,算是要了俄罗斯的半条命了。谁能想到西方不仅断了俄罗斯的口粮,还集中精力支持乌克兰呢?
在俄乌战争期间,俄罗斯的另外一大损失,就是失去了海外小弟叙利亚。在土耳其的帮助下,叙利亚于2024年易主,彻底不跟俄罗斯混了,这也是一大损失。
拥抱东方,能否重回大国宝座
过去30多年,俄罗斯在西方世界屡屡受挫,势力范围越来越小。从称霸华约,到称霸前苏联国家,再到逐渐失去对前苏联国家的掌控力。甚至连最后一个海外军事基地叙利亚塔尔图斯港都保不住。
很明显,俄罗斯已经在西方混不下去了。这个时候,一个新的机会摆在了俄罗斯跟前,东方向它伸出了橄榄枝。
和欧洲做不成生意了?没关系,你的石油、天然气,东方都给包圆了!目前,除了东大以外,印度也是俄罗斯石油的主要消费国。
失去了一帮同盟国家?没关系,东方“强国”朝鲜,一眨眼功夫就成了俄罗斯的铁杆盟友。
由此可见,在西方失去市场以后,俄罗斯在东方又找补了回来。那么他们能利用和东方的这层关系,重新回到世界霸主的宝座吗?
我看悬,毕竟到了东方以后,他们就应该适应新的角色,那就是大号加油站的角色。再想在战略上处于绝对主导的地位,基本是不可能了。
如果不摆正这个观念,还想在东方充当前苏联的角色,那他们的路就真的走到头了。
当然了,他们还有一条路走,就是重新恢复前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集中国内所有的力量,用来对抗外敌,以及发展自身的经济。但这似乎又违背了当年俄罗斯一手操作,解体苏联的初衷。
看看克里米亚战争后的俄国,就能明白
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后,沙俄被称为欧洲救世主,因为他们拖垮了拿破仑。此后沙俄开始充当欧洲宪兵,四处扑灭自由之火。
所以从1815年到1853年这段时间,沙俄被称为欧陆霸主,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不过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英法联军在这一战中击败了沙俄,让沙俄损失50多万人马,黑海舰队全军覆没。沙俄在欧洲称霸的岁月,就此终结。
此后沙俄便放弃了西方市场,转而进军东方,在东方夺取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若干仆从。这同样是一个西退东进的案例,而且对俄国来说,十分成功。
那么此后沙俄有没有重回欧陆霸主的地位呢?并没有,因为沙俄离场以后,欧洲强国林立,再不是沙俄当年称霸的状态了。德国、法国、奥匈帝国纷纷崛起,沙俄再次成了边缘观众。
因此他们开始集中精力深耕东方市场,以待时变。著名的黄俄计划,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直到1917年沙俄崩盘,他们都没能再次成为欧陆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