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炮、山炮、步兵炮到底区别在哪里?
摘要:二战之后身管火炮的分类主要是分为榴弹炮和加农炮,但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之前,还有野炮、山炮、步兵炮等多种类型,在不少二战、抗战的史料中,都可以看到这些火炮的名称。但是这些火炮具体区别在哪里,很多人并不清楚。
二战之后身管火炮的分类主要是分为榴弹炮和加农炮,但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之前,还有野炮、山炮、步兵炮等多种类型,在不少二战、抗战的史料中,都可以看到这些火炮的名称。但是这些火炮具体区别在哪里,很多人并不清楚。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野炮、山炮、步兵炮,现在已经很少提到了,所以连很多军迷都不太清楚这三种火炮的区别。有人认为可以按照重量来区分,300公斤以下的是步兵炮,300公斤以上600公斤以下的是山炮,重量超过1吨的就是野炮。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太准确,也不够全面,没有说到最关键的点子上。
还有些人认为野炮其实是轻型加农炮,而山炮和步兵炮则是轻型榴弹炮,这个说法也不准确。
因为上述这两种说法都没有把野炮、山炮和步兵炮的本质特点说清楚。
首先来说说野炮,其实野炮就是就是野战炮的简称,就是指能够跟随部队机动,在野战条件下使用的火炮。和野炮对应的就是固定炮位无法进行机动的要塞炮。固定在要塞的炮台或者海岸炮台的火炮,都是要塞炮。
还有一种火炮,既不是野炮,也不是要塞炮,就是列车炮。列车炮就是依赖铁路进行机动的火炮,虽然也能机动,但完全依赖铁路,离开了专用铁轨,一步也不能动,并不能跟随部队机动。所以,也不能算是野炮,而只能单独罗列出来。
野炮的核心本质就是能够机动,跟随部队行动作战的,符合这一点的,都可以称为野炮。所以野炮的范畴非常广,简直可以说野炮就是一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野炮主要依靠骡马拖曳,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由机动车辆拖曳。
这就是广义的野炮,还有一种狭义的野炮,是东亚地区对口径在100毫米以下的身管火炮,而且重量比较重,又无法分解的火炮,称为野炮。如抗战期间,日军的三八式、九零式、九五式75毫米野炮,就都按照这个定义被称为野炮。
而100毫米口径则是一个分水岭,超过100毫米就不再称为野炮,而是根据弹道的特性,分为榴弹炮和加农炮。例如,日军105毫米九一式和105毫米九二式就被称为九一式榴弹炮和九二式加农炮。不过,这两种火炮依然可以算作是广义范畴的野炮。
再来说说山炮。山炮,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在山地作战中使用的火炮。不过欧洲由于主要地形是平原,山炮相对就比较少。在东亚由于多山地,以及道路条件简陋,骡马体型较小等客观原因,对山炮的发展就比较重视。
相对于野炮,山炮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能够分解。这就意味着不但山炮的总重量要比较轻,而且分解之后的各个部件的重量也要比较轻,标准就是不能超过一匹骡子的负重,也就是单个部件的重量不能超过100公斤,不然骡子就没有办法驮运了。只有能够分解之后由骡马驮运,就能在道路条件非常差的山区机动、作战,山炮才名副其实。
由于这个客观限制,所以山炮的身管不能太长,口径也不能太大,通常都是口径在100毫米以下的轻型榴弹炮。
所以说山炮重量比较轻,山炮就是轻型榴弹炮,都只是看到了表面的情况,并没有真正说到本质。
除了重量轻,尤其是单个部件重量不能超过100公斤,山炮还要求能够迅速分解或组装,如果分解或组装太过麻烦,需要很长时间,就会大大影响作战使用。所以通常在野战状态,山炮分解或组装的时间都控制在10分钟以内。
通常山炮总重量大约在600公斤左右,分解状态六匹骡子就能够驮运,甚至在紧急情况下,人力也可以驮运。当然在道路条件比较好的时候,山炮也是可以由骡马拖曳的,这样一门山炮只需要一两匹骡马就可以轻松拖曳了。
所以山炮的特点不但是重量轻,而且要能够分解。
最后说说步兵炮。步兵炮顾名思义就是伴随步兵行动和作战的火炮。更准确地说,是要能够跟随一线步兵行动,随时为步兵提供及时的炮火支援。在抗战期间,最著名的步兵炮,自然就是日军的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了。当年要是能得到一门九二步兵炮,那可是了不得啊!
确定步兵炮的标准,不是看重量,也不是看由骡马还是人力来运送,最关键的是看编制。编制在步兵分队里的火炮就是步兵炮。通常直接编制在步兵团、步兵营的队属火炮就是步兵炮。日军的九二步兵炮就是在日军步兵的编制中,每个步兵大队(相当于营级)就编有一个步兵炮小队,装备2门九二步兵炮。甚至在一些重要作战行动时,还会在步兵中队(相当于连)加强一个步兵炮小队,这样就等于在连一级单位都装备了身管火炮。
步兵团属火炮(简称团炮),步兵营属火炮(简称营炮),都是步兵炮,那么有人会说,步兵连属火炮为什么不算步兵炮?因为野炮、山炮、步兵炮都是身管炮,步兵连属的火炮通常不是身管炮,而是迫击炮,所以不算步兵炮。
相比山炮,步兵炮同样也要求重量轻,步兵要能够推着进行短距离移动就可以了——主要是用来寻找更合适的发射位置,长距离机动则由骡马或机动车辆拖曳。而且也不一定要求能够分解,这是和山炮最本质的区别。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山炮由于重量比较轻,经常会被编入步兵部队的编制。这样,只要正式进入步兵单位的编制,山炮也就摇身一变成了步兵炮。因为步兵炮的关键是看编制。例如,日军的四一式75毫米山炮被编入步兵联队,作为联队炮的时候,就成为步兵炮了。还有美军的M1A1山炮,重量还不到600公斤,在设计的时候,就希望既能够当山炮也能够当步兵炮。而在换装了M3炮架之后,总重量达到了1吨,这样分解后的部件重量就超过了100公斤,骡子就无法驮运了,所以就不能称为山炮,而只能称为野炮了。
所以,山炮和步兵炮有时候是相互重叠的,这就更增加了对这些区分火炮的困难,其实山炮和步兵炮的区分,主要就看编制,编制在步兵单位的,那就是步兵炮。
这就是野炮、山炮和步兵炮的区分,您看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