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萨尔马特”试射的背后
2024年9月21日,俄罗斯试射了一枚最新型的“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但导弹在发射井内发生了爆炸。从路透社发布的商业卫星照片来看,发射井不但被炸出了一个巨坑,周边设施也遭到一定的损毁。有国外军事专家在对卫星图片进行分析后认为,导弹发射井周围区域被毁,似乎表明导弹在点火后不久就发生了故障。很可能是导弹在井内或者被弹射出井不久后,发动机未能正常点火,从而导致导弹在井内或掉落在发射井附近爆炸。当天,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记者会上作出回应称,“我们不掌握任何有关信息。这是属于军方权限范围内的问题,因此我建议向他们咨询”。对于外界的报道,俄罗斯军方则至今未进行回应。尽管俄罗斯官方未对这一事件进行评论,但如果真的发生爆炸,这将是该导弹入列后第一次遭遇重大事故。
RS-28“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是俄罗斯在核武器领域的最新产品之一,因为采用液体燃料,所以发射重量超过200吨,可以携带16枚50万吨当量的分导核弹头,射程可以达到18000千米,在西方该款导弹被称为“撒旦二号”。该弹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更被俄罗斯高层寄予重望。所以当这样的一个国之重器在试射中遭遇挫折,公众普遍认为其产生的影响将是难以估量的,然而事实果真如此么?
背景
当前,美国高度重视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并积极开展全球一体化导弹防御体系构建。在欧洲,美国通过实施“欧洲分阶段适应性”(EPAA)计划进行导弹防御系统建设。目前,EPAA已经完成第二阶段工作,在罗马尼亚部署完成陆基“宙斯盾”系统并正式投入使用,正在开始第三阶段工作。EPAA计划完成部署后,美国导弹防御体系将不仅能够保护北约的欧洲成员国免受射程达5500千米的弹道导弹的攻击,还可作为美国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欧洲组成部分,保护美国本土免受洲际弹道导弹打击。目前,虽然EPAA计划的实施对美俄战略核遏制力量的平衡尚不会产生实质影响,但是随着美国全球导弹防御系统架构的变化和作战侦察情报能力的提升,美国全球导弹防御体系将会对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潜力构成严重威胁,进而影响美俄战略核遏制力量的平衡。为此,俄罗斯不得不加快新型装备的列装,持续增长新型导弹系统的比例。其中“萨尔马特”导弹采用的南向发射技术就是针对美国本土南部预警、探测和拦截能力薄弱的特点,具有突发性强和攻其不备的效果。然而在美国全方位升级核打击能力的当下,如果扮演重要角色的“萨尔马特”导弹掉了链子,其影响几何显然很值得一探究竟。
“撒旦”的替代者
当前,固体战略弹道导弹由于在使用、维护等方面具有众多优势,已成为美、法等国战略弹道导弹发展的重点。俄罗斯也曾多次考虑过只发展固体战略导弹的装备路线,但是俄罗斯固体战略弹道导弹技术一直存在着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投掷质量偏小,难以满足多弹头、强突防的作战需求。因此,俄罗斯在发展固体战略弹道导弹的同时,没有完全放弃技术较为成熟的液体战略弹道导弹。发展液体型导弹不仅可以满足多弹头、强突防的作战需求,还可以延续液体燃料导弹的技术优势,优化俄罗斯战略导弹的格局(相比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液体发动机其单位质量推进剂产生的推力更大,而由此节省的空间将用以携带更多的诱饵,从而显著提高了导弹的突防能力)。所以,作为固定式井基部署的R-36M液体燃料弹道导弹的升级换代,俄罗斯于2010年开始研制新一代RS-28“萨尔玛特”液体燃料弹道导弹。“萨尔玛特”由俄罗斯的马基耶夫火箭设计局研制,于2015年开始投入试验,2016年成功测试了第1阶段发动机,2018年进行了首次试射。“萨尔马特”导弹原计划2018年结束前装备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但由于多次飞行试验、导弹强度试验失败、一级发动机问题、将损毁的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试验场改造、重大人员变动以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工厂生产线现代化改造延迟等一系列问题,部署时间将比原计划至少后推6年。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资料,“萨尔马特”第二次试射发生在2022年4月20日,当时,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发射的导弹成功命中堪察加半岛库拉靶场的目标。也正是根据这次试射的结果,俄总统普京曾宣布,“萨尔马特”已于2023年底开始进入战备值班。俄国防部随后发布消息称,根据俄战略火箭兵的现行惯例,导弹团的指挥所和两座发射井首先投入战斗值班,然后再把发射井增加到标准数量。
一般认为,RS-28陆基洲际弹道导弹预计将采用一体两型的设计思路,针对美国的方案是导弹起飞质量为150~200吨,投掷质量为8吨,射程为16000千米;针对欧洲的方案是导弹起飞质量为100~200吨,投掷质量为5吨,射程为9000千米。“萨尔马特”的弹体主要使用镁铝合金制造,其材料非常轻但是强度很高,通过用机床在表面加工出类似华夫饼的方格形状,既能减轻部件的重量,也能保持其强度。制造“萨尔马特”不仅采用了特殊的材料,还用了特殊的涂层和“端头”,保证其应有的特性,确保有效载荷送达指定目标。它能经受住在整个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最高温度。“萨尔马特”装备有10个重型分导弹头或16个中型分导弹头,也可装备更少的弹头和更多的假弹头以及其他系统,以提高其生存能力。为了增加突防能力,“萨尔玛特”很可能还融合了高超音速飞行器Yu-71的技术。作为“萨尔马特”导弹配套的新型高超音速弹头,4202型高超音速飞行器从2009~2021年已经进行了多次试验,俄官方于2016年10月底宣布4202型高超音速弹头首次试射成功,在距地面100千米的高度实现了15马赫的飞行速度。由于射程远,突防能力强,“萨尔马特”不仅可沿最佳弹道让弹头抵达目标,而且能从不同方向进行打击,比如南极方向,这迫使敌方必须四面进行导弹防御。
事实上,俄军方曾透露“萨尔马特”导弹基于轨道轰炸技术、缩短助推段和高超音速打击单元这3种技术来体现其革命性。相较常规弹道技术,轨道轰炸技术有着巨大的优势。一般而言,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后,很快进入外层空间,然后再入大气层飞向目标,其弹道就像弹弓发出石头的轨迹一样,很容易预测,只要在弹道路径上建立梯次反导防御系统就能实施拦截,而轨道轰炸技术采用的是卫星轨道,不同于一般洲际弹道导弹的抛物线弹道,故可避开反导系统的侦察和拦截。在拦截导弹时,一个导弹的助推段越长,被拦截的概率就越大。俄方专家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大大缩短了“萨尔马特”导弹的助推段。据悉,“萨尔马特”导弹采用四腔封闭式高沸点燃料液体火箭发动机(RD2640),速度比R-36M2洲际弹道导弹提高很多。至于高超音速打击单元,即4202型高超音速飞行器,世界还没有一款反导防御系统能够100%拦截以28米/秒速度飞行的机动弹头。对此,早在2022年11月,“萨尔马特”导弹研发单位马基耶夫火箭设计局总设计师、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弗拉基米尔·杰格佳里就表示,“萨尔马特”将在未来40~50年里“加强俄武装力量的战斗力,确保俄罗斯的安全不受外部威胁”。他认为“在当今地缘政治条件下,这是我们的坚固盾牌、主要核威慑手段和维护和平的保证。甚至这种导弹可根据全球打击战略在局部冲突中使用,在不安装核弹头的情况下用弹头动能打击敌方战略目标。”
失败的影响不宜高估
此次飞行试验失败,引发了对“萨尔马特”导弹实用性的质疑,更对俄战略核威慑能力的有效性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再考虑到西方挑战下俄罗斯正在更新其核学说,这种负面影响的涟漪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化。在俄乌冲突延宕的背景下,北约和俄罗斯都出现了在核威慑方面“秀肌肉”的动向。美国《政治报》网站此前报道,美国加速向欧洲多座北约基地部署“升级版”核弹B61-12,用于替换旧版本的武器,而截至2023年,美国在比利时、德国、荷兰、土耳其以及意大利的6个空军基地已部署了上百枚核弹。今年3月,美国“防务快讯”网站还披露,F-35A联合攻击战斗机已获认证,可挂载B61-12战术核弹。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今年6月宣称,北约有必要调整其核能力并展示核威慑力的有效性,他还宣称北约成员国正在就使北约核弹头处于战备状态进行讨论,而俄方则多次警告说,西方国家的举动增加了核战争的风险,如果美国及其盟友用“升级行动”来逼迫俄罗斯,俄罗斯可能会改变其核政策。作为对西方的回应,俄罗斯在2024年5月、6月和7月分三个阶段进行了非战略核力量演习,分别检验了非战略核力量执行战斗任务的战备状态、演练了非战略性核武器的部署和在战斗中的使用。2024年10月1日,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更是表示,俄方将对西方在俄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采取的一系列升级措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俄核学说进行修改。俄政府发言人佩斯科夫也在2024年10月4日表示,俄罗斯更新核学说是当前议程和国家事务的要求,而这些议程和国家事务是西方国家行动的结果。这些行动包括拒绝与俄罗斯对话、继续实施攻击俄罗斯利益和安全的政策以及挑动俄乌冲突长期化。俄罗斯目前的核学说包括四个关键点,分为两份文件:一份是俄罗斯的一般军事理论;另一份是2020年6月签署并生效的“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两份文件分别规定了俄罗斯在何种情况下使用核武器,以及允许俄罗斯在何种情况下发射核武器。更新后的俄罗斯核学说的最终目标是“将这两份文件合二为一”,并“明确核武器在确保俄罗斯安全和确保对潜在侵略者的威慑方面的作用”,显然在这个节骨眼上,“萨尔马特”导弹试射的失败,无疑是一件“添堵”的事情。不过,试射的失败,其影响却也不宜高估。
首先,导弹飞行试验是为了验证技术,并不是所有部件都能按照预期工作。况且“萨尔马特”采用的液体燃料发动机虽然在推力和载荷能力上有着巨大的优势,但其安全隐患同样不容小觑,液体燃料需要在发射前进行复杂的准备,并且一旦燃料注入弹体就需要完成发射或者抽出,否则燃料会腐蚀弹体舱壁。这无疑增加了出错的概率。相较于固体燃料导弹,液体燃料的操作风险更高,而这次事故正是这种风险的直观体现。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萨尔马特”试射失败并不决定该计划处于危险之中。其他俄罗斯战略导弹,如“布拉瓦”(RS-24)潜射弹道导弹(SLBM)也有过几次早期测试失败和一个困难的发展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萨尔玛特”会被取消。R-39(RS-23)潜射弹道导弹由于4次连续发射失败和俄罗斯缩减国防预算,于1998年被搁置,被更简单、更便宜的“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取代。但与“布拉瓦”不同,俄罗斯目前只在研发此一型井基液体洲际弹道导弹,如果取消“萨尔玛特”项目,可能导致俄罗斯核三位一体陆基核能力落后于西方。考虑到即将退役的“撒旦”导弹,意味着大约三分之一的俄罗斯陆基战略核弹头要安装在这40枚“萨尔玛特”导弹上,这一点尤为重要。“萨尔马特”的载弹量允许其装备10个多路独立可瞄准再入飞行器(MIRV)。如果“萨尔马特”项目被取消,保持已经服役了40多年的“撒旦”的战备状态将成为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的艰巨挑战。还需要指出的是,除了液体洲际导弹,俄罗斯还在继续发展固体洲际导弹,保持“液体洲际导弹+固体洲际导弹”的陆基核力量装备模式,这在核大国中是比较少见的(美英法目前只装备了固体洲际导弹)。2023年12月,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司令谢尔盖·卡拉卡耶夫在接受俄媒采访时说,俄正在研制用于取代“亚尔斯”陆基战略导弹系统的新型机动式战略导弹系统。截至2022年初,俄罗斯部署了173枚“亚尔斯”洲际导弹,包括153枚公路机动式“亚尔斯”和20枚固定部署的井基“亚尔斯”导弹。预计俄新一代机动式战略导弹系统会充分吸收“亚尔斯”和“圆锤”潜射弹道导弹的先进技术,重点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比如采用新型速燃发动机、新型突防诱饵和高超音速弹头,降低被美国反导系统拦截的概率;此外,进一步提升快速反应能力,继续采用优化过的无依托发射技术、长期可储存技术,并且解决影响战备程度的数据保障、战场通信等方面的问题。
海基核打击方面,2024年5月,俄罗斯国防部已签署命令,正式将莫斯科热能工程研究所股份公司研制、沃特金斯克机器制造厂股份公司生产的R-30“圆锤”潜射弹道导弹纳入俄罗斯海军现役装备序列。“圆锤”导弹基于“白杨”M公路机动洲际导弹发展而来,采用三级固体发动机,弹长12.1米,弹径2米,弹重36.8吨,导弹最大射程超过9100千米,可携带6个分导式核弹头,核弹头当量在10~15万吨之间。导弹采用惯性制导+星光制导,有消息称该导弹还可能使用了卫星制导,其命中精度达到120~150米级别。“圆锤”导弹将装备于“北风之神”级新一代核潜艇,俄罗斯计划建造7艘“北风之神”A级潜艇,计划在2027年全部交付部队,加上已经列装的3艘“北风之神”级,俄罗斯将拥有10艘“北风之神”系列潜艇,完成海基核力量的现代化工作。所以无论“萨尔马特”发生什么,俄罗斯已经基本完成最新一轮的战略力量现代化,包括其核三位一体的所有3个部分。这就是说,“萨尔马特”计划受挫不会影响俄罗斯执行威慑任务的基本能力,只不过失败的试射和开发问题将影响俄战略导弹部队的战备状态,并使其部队结构受挫。即便最终取消“萨尔马特”项目会使这些问题更加严重,但不至于使俄战略核威慑能力受到根本影响。
况且,预定由“萨尔马特”携载的4202型高超音速弹头,已经挂载到改进型RS-18洲际弹道导弹上作为权宜之计。与“撒旦”一样,RS-18也是一种老旧系统,但在配用新弹头后,其威慑力仍将获得大幅度提升。如果“萨尔马特”最终被证明不堪大用,那么重启RS-18的生产线,配用4202型高超音速弹头,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备用方案。在“萨尔马特”于2024年9月21日试射失败后,俄罗斯政府仍然于4天后宣布扩大核威慑范围,这一举动本身也很能说明问题。俄罗斯总统普京2024年9月25日主持召开联邦安全会议核威慑问题常设会议,讨论更新俄罗斯“核学说”。他表示,在有核国家的参与或者支持下,无核国家针对俄罗斯的侵略将被视为双方对俄的“联合攻击”。此外,常规武器对俄罗斯主权造成严重威胁时,也是俄方做出核回应的理由。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这是普京就乌克兰可能用远程武器袭击俄罗斯向西方发出核警告。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与美国总统拜登会面,美媒称泽连斯基此次访美最关键目的是获得美国允许乌使用西方远程武器袭击俄领土纵深目标。对此,俄新社2024年9月26日引用正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活动的俄副外长韦尔希宁的话称,美国及其盟友如果同意乌军用其武器对俄罗斯领土纵深发动打击,它们将成为“对核大国俄罗斯联合攻击的直接参与方”。他称: “莫斯科希望华盛顿有足够的智慧和理性,不允许基辅用西方武器对俄罗斯领土纵深发动打击。”据俄新社报道,俄联邦安全会议核威慑问题常设会议每年举行两次。此次会议主要讨论有关核遏制政策的更新。普京表示,俄罗斯以最高责任感对待核武器问题,致力于避免核武器及相关部件的扩散。三位一体的核力量仍是俄罗斯安全的最重要保障,是保持世界战略均势和力量平衡的工具。普京表示,当前军事政治形势快速变化,出现了新的针对俄罗斯及其盟友的军事威胁和风险来源。新版(核)政策扩大了实施核威慑针对的国家和军事联盟范围。他强调,在有核武国家的参与或者支持下,无核武国家针对俄罗斯的侵略将被视为双方对俄的“联合攻击”。在俄方获取有关(敌人的)空天武器开始对俄进行攻击的确切信息后,俄方将以核武器进行回应。普京还表示,当白俄罗斯作为俄白国家联盟成员遭到入侵时,俄方保留使用核武器的权利。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记者会上就普京的相关发言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俄方决定将此次核威慑会议的部分内容予以公开,与针对俄罗斯的对抗程度有关。“在此之前,核威慑会议并不总是以公开形式举行。现在它与地缘政治局势和我们周围的总体对抗程度有关。”佩斯科夫强调,俄罗斯“核学说”的更新应该被视为针对对俄罗斯不友好国家的明确信号。“核学说”的调整“就是警告某些国家,如果他们参与对俄罗斯的攻击,将面临什么样的后果”。显然,如果“萨尔马特”试射失败的影响果真是巨大的,那么很难想象普京还会在核政策上作出如此有底气的发声。
俄美核博弈的烈度在上升
“萨尔马特”的试射,乃至随后的俄核学说革新,表明俄美核博弈的烈度正在进一步上升。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美俄进入事实上的军事对抗状态,两个最大核国家剑拔弩张,不能不引起国际社会的深切担忧。许多人将目前事态与1962年美苏古巴导弹危机相比拟,然而,如果说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主要反映在美苏决策层并且在13天后即告结束,那么俄乌冲突已持续一年半且仍未看到尽头,引起所有大国和地区国家对核战争的忧虑和关注,核战争前所未有地从国际政治的禁忌变成了学术界讨论的现实问题,其影响甚至波及社会层面和普通民众。俄美两国都清楚地意识到核武器因素在这场冲突中的存在。事实上,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美两国即开始了一场几乎是公开的核博弈,但其形式和目标不同。俄罗斯认为美国惧怕俄罗斯使用核武器,从而在核威胁面前畏缩退却。俄罗斯的主要目的是使美国和北约不敢直接介入俄乌冲突,而美国倾向认为俄罗斯不会或不敢使用核武器,因而可以大胆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双方针锋相对,但都带有自我升级的内在逻辑,蕴含着致命危险。在俄乌冲突爆发的第四天,即2022年2月27日,普京总统下令包括核部队在内的战略遏制力量进入特别战备值班。这被认为是俄美核博弈的开始,而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前一周,也就是2月17日,俄罗斯举行了核演习。在当时乌军处于困境和俄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核部队进入特别战备值班显然不是战场形势所需,而是意欲对美国和北约进行震慑,使其置身于俄乌冲突之外。普京在宣布实施特别军事行动的讲话中说,如果有人试图进行干涉,俄罗斯将立即作出反应,使其遭受历史上从未经历的严重后果。可以想象,能够造成这种“前所未有的严重后果”的只能是核武器,这是非常严厉的警告。俄罗斯做出如此姿态有一定缘由。2008年俄格战争和2014年克里米亚入俄,美国和北约都没有进行大规模军事性质的介入,这给俄罗斯造成一种印象,即美国和北约在原苏联地区不敢或不愿与俄罗斯进行军事对抗,在形势达到危险的临界点时,它们只会选择避免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军事冲突,这是压倒其他考虑的重要因素。之所以如此,除其他原因外,忌惮俄罗斯的核武器是最重要的因素。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曾提出,即使俄罗斯对乌克兰使用战术核武器,北约也不会直接介入冲突,因为欧洲和大洋彼岸的煽动者不打算死于核毁灭,对美国及西方国家来说,华盛顿、伦敦、布鲁塞尔的安全比乌克兰的命运重要得多。俄罗斯很可能还感到,西方社会在精神上已经日渐颓废,变得胆怯懦弱,不能承受核武器的挑战。曾有俄外交官回忆,俄乌冲突刚刚爆发之时,有俄驻外使馆官员信心十足地提出,只要把核武器在西方国家面前一晃,它们就会跪地求饶。可以推断,这种案例在俄罗斯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因素使俄罗斯断定,美国和北约会像处理俄格战争和克里米亚事件一样,只作一般性政治表态,不会实质性军事介入,而要促成这一结果,核威慑是最主要的工具。
不过,现实并未像俄罗斯所希望的那样发展。与俄格战争和克里米亚事件不同,这一次美国和北约反应迅速坚定,它们不仅未被吓住,而且立即开始援助乌克兰,包括军事援助,其规模和力度之大出乎俄罗斯预料。在这种情况下,要维持核威慑的有效性,最自然的做法是继续加码,使核危险变得更逼真更现实,让美国和北约感到这不是虚张声势,因而退却止步。俄罗斯也是这么做的。2022年7月,多年未能完工的“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终于建造完成,并被交付给俄罗斯海军。据介绍,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配备有“波塞冬”无人核潜航器。9月,普京两次表示,为保卫其土地,俄罗斯将使用其所拥有的一切手段,并强调这不是虚张声势。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为此特别作出说明,俄罗斯的核理论也适用于新并入俄罗斯的领土。10月,俄罗斯举行“雷霆2022”战略遏制部队军事演习,由作为俄武装力量总司令的普京亲自指挥,俄军的陆基、空基、海基战略打击力量全部参加,并且发射了洲际和巡航导弹。“雷霆2022”军事演习虽然是一次例行战略演习,但在战争背景下有特别含义。11月,俄罗斯向白俄罗斯转交了可发射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和苏-25战机。2023年3月,普京透露将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这是俄罗斯独立以来首次在国外部署核武器,被认为是俄核政策的重大转折,意味着俄罗斯可以从第三国对北约进行打击。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甚至说,必要时白俄罗斯可请求俄罗斯部署战略核武器,俄官方对此未予否认,而是强调俄白两国作为共同防御空间,有权根据形势需要进行合作。至此,俄罗斯的姿态已从一般性核威慑升级到具体的核威胁。
美国和北约不可能不重视核战争风险。美国在冷战结束之后便不断降低核武器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定位,奥巴马政府甚至提出“无核世界”构想,对比之下,拜登政府全面革新核力量,乃至有关“新核时代”的战略调整无疑是颠覆性的。加之,特朗普执政时期也大力强调发展核力量,在这种两党共识的背景下,“新核时代”一说俨然已使“无核世界”彻底无望。 在美俄对峙僵持和博弈不断升级背景下,早在2023年中期俄罗斯学术界就展开了一场大辩论,甚至出现了一个惊人观点,即主张以核大战相威胁,对美国和北约进行极限施压,制造危机局势,从而迫使美国战略撤出;如果美国仍不让步,则对部分北约成员国如波兰进行核打击,把美国和北约直接置于爆发核大战的危险面前,逼迫美国和北约作出选择,或是与俄罗斯进行核大战,在核灾难中毁灭,或是彻底认输,俄罗斯将获得胜利。
这种主张有自己的判断和逻辑,首先这种观点认为,当前的俄乌冲突是俄罗斯与西方的世纪决战,它不仅决定着俄罗斯的生存和前途,还关系着世界的命运。俄罗斯不能仅仅以战场的胜利来结束这场战争,而是必须彻底打败西方,让世界摆脱西方的桎梏。要彻底打败西方,不能没有核武器。如果在关系国家生死存亡之时也不能使用核武器,那核武器也就失去了意义;如果美国一意孤行,俄罗斯将不惜使用核武器,使美国恢复理智;胜利者不受谴责,非西方国家将会感谢作为解放者的俄罗斯,此后,将建设一个多极化的、多元文化的、色彩丰富的、各国民众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光明世界。(神经病)
其次,西方正在把俄罗斯推向与北约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核战争。为避免更大的灾难及拯救人类,俄罗斯必须制止西方。在核武器产生以来的70多年时间里,世界上从未发生过核战争,人们已习惯“核武器是不能使用的武器”的观念,逐渐淡忘了对核战争和人类毁灭的恐惧,导致人们丧失了对核战争的警惕,而核战争门槛的降低,则更容易启动常规战争;俄罗斯有必要把对核战争的恐惧重新带回到国家政策和公众意识中,采取“为降级而升级”的策略;俄罗斯的核政策需要明晰化,让西方知道俄罗斯不会遵守西方制定的规则,必要时它会使用核武器。这种观点还认为,美国对俄乌冲突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俄罗斯不会使用核武器的判断上,因此,俄罗斯在核武器问题上立场的明晰化,即确定俄罗斯在必要情况下会使用核武器,可对美国的援乌政策产生重要示警作用。这一突破常规的主张在俄罗斯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在俄乌冲突背景下,这不只是抽象的假设,而是具体的政策建议,对现实政策和社会情绪有着明显的引导作用。
结语
俄乌冲突把世界猛然带到了核战争边缘,世界离核战争如此之近,有人甚至认为其危险性已经超过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局面在几年前难以想象,不能不使人惊诧错愕。不过,如果回头看看,又能感到这一切的发生并不像最初看上去那么突兀和不可理喻,它有酝酿和形成的土壤,并非凭空而生和毫无来由。正是在这个宏大叙事中,RS-28“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一次试射的失败,也就不过是一个小插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