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的水下核大棒:印度海基核力量简析

作者:岚少爷
发表时间:
+-

据相关媒体2024年8月上旬报道,印度现在已做好准备让第二艘配备核导弹的核动力潜艇“阿里加特”号入列服役。报道指出,“阿里加特”号潜艇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印度核三位一体(即从陆地、空中和海上发射核武器的能力)中最薄弱的环节。而相关消息也让印度海基核力量建设成为焦点。

核大国的威慑支柱

众所周知,海基核打击能力是国家核威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都不惜成本打造自己的水下核舰队(如美、俄核弹头潜艇部署数量已超过50%,1995年9月英国宣布将其战略核弹头全部部署在核潜艇上,法国20 世纪末把战略核力量全部部署在核潜艇上而只保留少数空基核弹头陆上部署),这是因为与陆、空基核力量相比,海上核力量具有自身独特优点:

首先核潜艇隐蔽性好,生存能力高,由于 “安静” 技术、深潜技术的发展,现代探潜技术对潜艇的搜索率仍很低,潜艇在战时易于“顽存”下来;其次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自给力强,一般在90天以上,可以远离基地深入敌方控制区进行长期待机活动,而且潜艇携带潜射导弹数量多,威力大,往往一艘就可以做到“倾国倾城”;另外潜艇机动性能好,可以进入世界各大海洋,在敌国周围的广大海区活动,而且能在某个海区有选择地对敌数个目标实施突击,致使敌人防不胜防,对于敌方反导弹拦截系统也将构成巨大的挑战。

图片

战略核潜艇是核大国必备重器

印度一直渴望具备与五常相匹配的国际地位,因此不但建立了完善近中远程衔接的地地弹道导弹体系,同时对于发展海基核力量也非常上心。印度认为,核威慑的三大核心原则,即可信度、有效性和生存能力,而弹道导弹核潜艇与以上原则十分契合,因此必须拥有这样的武器。虽然之前印度从俄罗斯租借了核潜艇,但其也认识到,光靠租借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必须要实现自主研发能力。

印度国产核潜艇的研发,可以追溯到1970年,当时印度就开始酝酿国产核潜艇计划,并于1984年正式批准启动先进技术舰艇(ATV)项目,而印度第一代国产战略核潜艇“歼敌者”级就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歼敌者”级战略核潜艇的研制工作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牵头,印海军、印度原子能部(DAE)和孟买巴巴原子研究中心(BARC)共同参与。为了自主研发国产核潜艇,印度采取多种措施推动计划的执行。首先,通过租借苏联/俄罗斯“查理”级、“阿库拉”级核潜艇,印度掌握了运行核潜艇经验,培养大批技术人员和艇员;其次,印度对印度斯坦造船厂、果阿船厂等进行多次现代化升级改造,为核潜艇建造配备了新的船坞和厂房;最后,其还积极与俄罗斯开展合作,最终在俄罗斯技术人员帮助下,印度攻克了核潜艇总体和结构设计、核反应堆小型化等关键技术。

图片

“歼敌者”号的设计基于“阿库拉”级

不过,作为印度第一艘战略核潜艇,“歼敌者”号的研发建造工作可谓一路坎坷。该艇从1998年就开始了建造工作,但在2009年7月才成功下水,之后又经过7年的船厂修整,才于2016年8月最终交付印度海军,成为印度国产核潜艇研发的重要里程碑。2018年8月12日,“歼敌者”号在海面下20米处成功发射K-15潜射弹道导弹,初步形成“弹艇合一”作战能力,标志着印度继美、俄、英、法、中后,成为 6个拥有海基核威慑力量的国家,同时也标志着印度已初步形成“三位一体”战略核威慑力量。

资料显示,“歼敌者”号战略核潜艇主要是基于俄罗斯的“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设计,排水量约6000吨,艇长111.6米,艇宽11米,吃水9.5米,水面航速10节,水下航速24节,可搭载95名艇员,采用83MW的二代压水反应堆,配置4个垂直发射管,可携带12枚K-15或4枚K-4潜射弹道导弹。

据悉,“歼敌者”级一共将生产4艘,此次提到的2号艇“阿里加特”号于2017年11月19日在维萨卡帕特南的印度斯坦造船厂下水。在性能上,除首艇外,后续3艘都将配备8个垂直发射筒,导弹搭载能力提升一倍。此外,印度还计划最终建造排水量达13500吨、配备功率更大的190兆瓦反应堆的弹道导弹核潜艇。

海基核打击的“长臂”

而作为海基核力量的关键,印度的潜射弹道导弹是必须要提及的。印度于 1991年开始研制K系列潜射弹道导弹,迄今先后启动了K-15、K-4和K-5 等 3 种型号的研制。

图片

K-15导弹试射

其中,K-15潜射弹道导弹是印度发展的第一型潜射弹道导弹。该导弹为二级固体弹道导弹,质量在5.5~6.5吨之间,弹长10米,弹径0.74米。K-15潜射弹道导弹采用中段GPS/惯性、末端光电/主动雷达制导,还可接受导弹卫星的引导,试射中的精度达10米以内,具备精确打击能力。K-15潜射弹道导弹可携带180~1000千克的多种质量弹头,包括常规高爆弹头、子母弹头以及印度自研的MK-4(当量1.7万吨,质量约180千克)、MK-5(当量5万吨,质量340千克)和MK-6(当量15万吨、质量550千克)核弹头,可打击多种目标。

但是有观点认为,K-15实际上只解决了印度潜射弹道导弹有无的问题,其有关技术并不合时宜,性能也不高,属于过渡型导弹。就射程而言,印官方公布为750千米,但估计其实用射程应不到500千米,而且即使达到了750千米,也称不上是一款具备实战意义的潜射弹道导弹,充其量是“城际导弹”,只有从距对手最近的海域发射才能见效,在二次核打击任务中作用十分有限。

因此,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又启动了射程更远的K-4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发。作为印度研制的第二型潜射弹道导弹,K-4潜射弹道导弹是在陆基“烈火-3”弹道导弹基础上研制的,采用两级固体发动机,最大射程3500千米,直径1.3米,重约17吨,可携载2000千克的常规/核弹头。相比于K-15潜射弹道导弹,K-4潜射弹道导弹射程更远、打击范围更大,生存能力更强,如果该型导弹从印度洋的北部发射,可以对周边国家的沿海城市形成实质性威胁。

图片

“烈火-5”陆基弹道导弹

K-5潜射弹道导弹是在“烈火-5”陆基弹道导弹基础上发展而来,其采用三级固体发动机,预计射程超过6000千米,在2024年3月,“烈火-5”导弹成功进行了携带分导式多弹头(MIRV)能力测试,如果未来K-5潜射弹道导弹采用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则可大幅提升其突防能力和战略威慑能力。不过到截止目前为止,该型导弹并没有发布任何发射试验消息。

明显的是,未来随着“阿里加特”号的入列服役,印度的海基核打击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这对于印度建构大国形象、提升国际地位有着巨大的帮助。同时,这也让印度能够更好的应对周边势力。如印度一直忌惮巴基斯坦的核能力,印度认为,巴基斯坦仍在研发核武器,估计到2025年巴基斯坦将拥有220-250枚核弹头,成为第五大核武库。而且巴基斯坦一直在努力建设海上威慑力量,并宣布已于2017年1月和2018年3月成功地从水下平台发射具有核能力的“巴布尔-3”潜射巡航导弹,据称“巴布尔-3”的射程为450千米,能够“投送各种类型的有效载荷”,并使用“水下控制推进”,一旦这种导弹在潜艇上开始服役,巴基斯坦将形成自己的三位一体核力量。

不过从长远看,印度海基核力量距离真正形成有效核打击能力仍需一段较长的时间。与世界核大国相比,印度在战略核潜艇的数量、技术水平、关键技术和部件的自主可控、潜射弹道导弹可靠性等方面仍有待提高。以潜射弹道导弹为例,虽然其K-4和K-5导弹射程不断增大,但总体性能水平与美俄等先进国家的潜射弹道导弹仍有巨大差距(俄罗斯的“布拉瓦”和法国的M51潜射弹道导弹射程均超过8000千米,美国“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射程超过1万千米)。

另外,印度海基核力量的发展还将会带来一个后果。因为弹道导弹核潜艇需要一个强大的海军作战系统为其提供防空、反潜、反舰作战能力,因此有观点认为,印度海基核力量的发展将会倒逼印度发展其近洋海军,并使其向远洋海军的方向发展。而这种发展将提高印度控制印度洋的能力,并使印度海军的影响外溢。由于印度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海军力量的发展与外溢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会突出表现在印度与区域外大国美国、区域内大国中国和邻国巴基斯坦的双边关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