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DA公布SM40潜射导弹 成功命中055大驱?

作者:三把刀
发表时间:
+-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11月4日报道,欧洲导弹集团MBDA近期发布了其最新的潜射型“飞鱼”SM40反舰导弹的宣传片,展示了该导弹在应对现代海战需求上的改进。然而,这段宣传片却引发了争议——片中模拟攻击的一艘“假想敌”战舰,与中国055万吨大驱如出一辙。此举究竟是MBDA有意为之,还是无意间引发的误会?而无论哪种情况,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导弹性能,更隐含了其他目的。

图片

图片

▲宣传片中出现的“假想敌”战舰与中国055大驱非常相似

回溯历史,“飞鱼”导弹自1973年诞生以来,先后发展出多种型号。它的潜射型SM39在全球范围内服役于多个国家,主要承担近海作战和反舰任务。然而随着技术发展,SM39的射程和制导系统逐渐落伍。为重塑其在潜射反舰导弹市场的竞争力,MBDA推出了SM40,其核心改进包括:更远的射程(120公里)、新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新的J波段射频导引头,以及更灵活的制导和复杂航路设计。表面上,这些改进是为提升导弹在现代战场上的生存性和作战效率,但其背后意图显然还不止于此。

这段时长2分20秒的视频末尾,一枚SM40从潜艇发射,突破水面并沿低空掠海飞行,最终“命中”了一艘与中国海军055型万吨驱逐舰极为相似的舰艇。这一细节无疑让观众不禁联想到,西方防务公司似乎有意拿055型驱逐舰“试刀”。这种营销手段,早在SM39及其他武器宣传中就屡见不鲜。例如法国军备总局早年在宣传片中便多次以中国054A护卫舰、056A轻型护卫舰作为“假想敌”,甚至连中国直-19武装直升机也出现在类似场景中。

图片

▲SM40掠海飞向“目标”

为何MBDA乐于选择中国舰艇作为宣传目标?首先,中国近年来的军事实力快速增长,特别是055型万吨大驱,其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被视为当今全球最具最强水面舰艇之一。其次,这也不失为一种宣传手段,通过拿中国先进舰艇作为目标对象,意在向潜在买家展示其导弹在面对高防护性目标时的“威慑力”,争取订单。

不过,尽管SM40进行了多项升级,但其核心性能依旧停留在亚音速水平,主打超低空突防。面对一般防护的水面目标或许有效,但对于具备先进雷达系统的055大驱而言,SM40的威胁恐怕相当有限。055型万吨大驱不仅配备了强大的防空反导系统,还拥有多层次、多方向的火控雷达,能够应对包括低空来袭在内的各类威胁。

此外,055舰的作战网络化程度极高,拥有区域防空能力,可以快速联动其他舰艇或空中单位拦截来袭导弹。在此背景下,SM40想要突破055的防空体系并造成实际威胁,显然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任务。因此,这款导弹与其说是专门针对055,不如说更像是一场带有营销成分的展示,凭借夸大的模拟“命中”效果,来吸引关注。

图片

▲SM40反舰导弹

法国军火商选择055舰作为攻击对象不仅是宣传策略,也反映出欧洲军火企业面对市场变化的窘境。近年来,中俄等国家在军事科技领域不断突破,法国传统武器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SM40虽然进行了升级,但无论是射程还是制导精度,与中国的鹰击系列导弹相比仍然处于劣势。特别是中国鹰击-12、鹰击-18等导弹在性能、射程等方面,早已赶超SM40的设计理念。更不要说还有鹰击-21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这种法国人“望尘莫及”的存在。

法国军工对“飞鱼”系列的依赖无异于饮鸩止渴。事实上,近年法国新武器研发的步伐较为缓慢,SM40并非革命性产品,而更像是对SM39的一次“缝缝补补”。对比之下,055舰的反舰能力、区域防空能力均领先,单凭一款反舰导弹显然难以匹敌。欧洲武器商显然深知在高端导弹市场上已难与中俄争锋,选择特定的“假想敌”进行宣传,实际上也是一种营销“自我安慰”。

图片

▲出现在美军宣传片中的歼-20

无论是法国、美国,还是其他欧洲军火企业,拿中俄作为“假想敌”进行武器宣传,早已司空见惯。美国洛马公司宣传F-35时多次将解放军歼-20作为对比对象,英国BAE系统公司推广“风暴影”巡航导弹时也以“俄制S-400防空系统”为“靶子”。这样的“假想敌”策略,在西方军工界早已成套路,意在通过制造强敌来增加市场认同感,同时吸引潜在客户。

对于这些宣传手段,中国观众大可一笑置之。毕竟,055型驱逐舰已屡次成为西方防务公司宣传片中的“常客”,本质上是对中国军事实力的认可。对中国海军来说,这种“特定关注”反倒是一种意外的肯定。

图片

▲3艘055共同驰骋大洋

在西方防务企业试图扩大国际市场之际,以夸张的宣传片来展示武器性能已成惯例。欧洲导弹集团推出的SM40潜射导弹尽管有了新的技术升级,但在面对真实战场的高防护性目标时,其性能恐怕难以如宣传片中所示。而选择055作为宣传片中的“假想敌”,不过是西方防务公司一贯的市场操作手法,无法掩盖其产品研发节奏落后的尴尬现实。

西方军火商对中国军舰的“关注”背后,实质上是一种对于新兴军事强国的“无声承认”。反观我们,更应从容自信,不必对这种“假想敌”宣传片太过在意。未来在真实战场上,谁更具威慑力,终将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