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到底应该支持谁?
俄乌战争,到底应该支持谁?
多伦多 李郡
俄乌战争的爆发,源于乌克兰独立后在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摇摆。乌克兰人民后来选择倾向西方,是因为看到加入欧盟的国家普遍实现了民主、自由与富裕,而与俄罗斯结盟的国家则多仍贫穷落后。乌克兰的这一选择本应属于主权独立国家的自由选择,但俄罗斯却认为这危害其国家安全,普京还强调两国有“文化和血缘关系”,于是以此为由发动战争。
俄罗斯的侵略行为违反联合国宪章,也引发邻国不安。特别是原华约成员国,纷纷坚定支持乌克兰反抗侵略。这说明普京试图复辟苏联帝国的野心早已暴露无遗。作为曾长期受俄国压迫的国家,中国更不应支持这种赤裸裸的侵略。
乌克兰的反抗是正义之战,是乌克兰人民寻求彻底解放的战争。在现代社会,自由与民主是激发人民创造力和国家发展的根本。一些前苏联国家如波兰、原东德等在民主制度下已成功转型为中等发达国家,而仍保留专制体制的国家则经济社会停滞。乌克兰要走向民主自由富裕,必须摆脱旧有体制的束缚,这场战争是他们争取自由的关键一步,应当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也理应获得中国人民的支持。
更深层看,俄乌战争是现代民主制度与“大一统”帝国体制的对抗。现代民主国家的领导人须依民意而治,财政投入主要用于民生改善,如免费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障,人民享有广泛自由。而帝国式的“大一统”国家则以中央意志压制民众意志,国家机器服务于最高统治者,为扩张领土和权力不惜发动战争。俄罗斯以文化、血缘相近为借口侵略乌克兰,就是典型的帝国主义逻辑。
令人担忧的是,中国部分学者公然支持俄罗斯,甚至鼓吹“文化同源论”。这种立场不仅错误,更危害国家利益。当前,全球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支持乌克兰。中国若选择站在俄罗斯一边,等同于与整个发达世界为敌。历史上,清朝慈禧太后犯下类似错误,与八国开战,导致国家遭受重创。如今,俄罗斯早已不是强国,而是衰落中的四流国家,中国若紧随其后,不仅国际地位受损,也可能引火烧身。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世界大战期间“选边站”至关重要。选对了,是餐桌旁的客人;选错了,就成了餐桌上的菜。为了国家长远安全,中国应警惕俄罗斯的扩张本性,奉行“远交近攻”的策略。与美国这样的远方大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才更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总而言之,这场战争的本质,是乌克兰人民摆脱专制、追求自由民主现代制度的解放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之战。战争的结果不仅关乎乌克兰的命运,也关乎世界未来的制度走向。乌克兰这场反侵略战争,必将赢得全球热爱自由、支持正义国家和人民的广泛支持,也理应赢得中国人民的理解与支持。
(本文纯属学术探讨,本人不持任何政治立场,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