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元化”危害中国社会经济

作者:中国社会经济
发表时间:
+-

“去美元化”危害中国社会经济

 

多伦多 李郡

 

近年,“去美元化”成为部分国内学者热议话题,声称这是中国谋求货币独立与全球地位跃升的重要战略。但事实恰恰相反,所谓“去美元化”不仅是一种脱离国际主流体系的行为,更是在根本上损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基础。

 

首先,美元不仅是一种货币,更是一个信誉体系,代表着全球最优质的市场、最稳定的金融体系和最先进的科技体系。过去40多年,中国正是依托这个美元体系,融入全球化,才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而“去美元化”实质上是主动退出这一体系,将中国从高质量市场与高科技链条中隔离出来,极不现实,也极其危险。

 

其次,“去美元化”意味着放弃对中国至关重要的国际市场。美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和最重要的科技输出国,亦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在这一体系下,中国形成了“世界工厂”地位。但“去美元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失去美国及其盟友的信任,从而导致订单转向印度、越南等竞争对手。产业链迁移、出口下降,将进一步引发就业减少、房地产与金融系统动荡,最终危及整个社会稳定。

 

第三,“去美元化”会切断中国与高端科技体系的联系。众所周知,近代以来世界主要科技创新几乎都诞生于美国。从信息革命到AI技术,美国始终处于科技顶端。而中国过去40年取得的科技进步,如高铁、通讯、新能源等,离不开全球合作与技术引进。一旦脱离美元主导的科技生态,中国将面临技术封锁与孤立,科研与创新能力必然受损。

 

更值得警惕的是,在AI主导未来全球竞争格局的时代,科技强国之间的博弈已不再是“代差”而是“维差”——强国可全面感知弱国,而弱国却无法洞察强国。在货币和金融领域,AI技术也将决定国家竞争力。而美国正是世界顶级AI强国,掌握优势地位。此背景下贸然“去美元化”,无异于在高科技战场上自废武功,极可能重蹈俄国、委内瑞拉等国的失败教训。

 

总之,“去美元化”不仅是一盘不现实的大棋,更是一场极可能以惨败收场的赌博。它将削弱中国经济根基,损害民众福祉,破坏全球合作格局。当前正值世界重构供应链与国际秩序之际,中国更应审慎行事,稳住外部合作大局,而非逆势而行,自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