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9百年马拉松---《天演论》与《资治通鉴》
2049百年马拉松---中国取代美国称霸全球的秘密战略
作者:Michael Pillsbury (美国 白邦瑞)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內容介绍
美国政府的顶级中国问题专家之一揭示了促使中国崛起的秘密战略,以及我们是受到什么诱惑後帮助中国取代美国而称霸世界的。
四十多年来,美国在帮助中国不断壮大经济这一方面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增强其科技与军事实力,相信中国之崛起会带来合作、良好的外交关系和自由贸易,并在国际舞台占有一席之地。但如果“中国梦”是要像我们兵不血刃取代大英帝国地位一样对美国进行取而代之,那又会发生什么呢?根据与若干中国变节者的谈话以及之前不曾公开、新近解密的国家安全档案,《百年马拉松》一书揭示出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权的秘密战略,此举将持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际——2049年。本书作者白邦瑞自从理查德•尼克松及亨利•基辛格时代就开始担任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高级职务,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普通话;他利用其数十年与中国军方和情报机构里“鹰派”人物的联系,翻译了这些人的文件、言论和出版著作,展示出古代中华的治国方略如何为现实行动打下坚实基础。他为我们提供了中国人看待美国及其领导人真实想法的内部资料——美国人不过就是终将自掘坟墓的野蛮人。
此外,白邦瑞讲述了美国政府时而没有意识到、时而不情愿地帮助圆所谓“中国梦”的具体行动;由于中国并未发展为美国所希望的模式,却变成了真实的威胁,他呼吁对华采取竞争性更强的全新战略。我们正面临着二十一世纪最重大的安全挑战,《百年马拉松》一书就如同美国人民的警世钟。
作者简介
目前白邦瑞为哈德森协会中国战略中心主任,服务过从理查德•尼克松至巴拉克•奥巴马的历届政府;他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曾任兰德公司分析员、哈佛大学研究员,在国防部担任过高级职务,历任四届参议院委员会工作人员;他还是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及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成员,现居住于华盛顿特区。
第一章 中国梦——洗刷百年屈辱
“天无二日,地无二君。”——孔子
(原文应是‚民无二王‛。见《孟子·万章》‚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民无二王‛後世传为‚民无二主‛。此话是个人独裁之源头根据。古希腊斯巴达就是两个国王统治。古罗马共和时期两个执政官。两人都同意的方案才能实施。有一人不同意即不能实施。但古罗马怕误事,战时只设一名独裁官,独断专行。战争结束即停止独裁,恢复到两官执政。但这名独裁官慢慢演变成终身制,最後变成皇帝,共和遂亡。)
习近平的复兴之路
习近平2013年3月就任国家主席时,美国的中国事务观察家还不清楚他是怎样一号人物。中国的鹰派敬佩他,但是西方观察家普遍的感觉是六十来岁的习近平看起来人畜无害,头发浓密乌黑、面带温和笑容,曾经是戈尔巴乔夫式的改革派,有心顶替那些老的卫道士、最终实现这些观察家长期以来的信念:中国将成为他们殷切期盼的自由市场式民主国家。但是习近平很快就展现他有自己的一套计划——中国将再度崛起、重返全球权力金字塔顶端的宝座。这是毛泽东1949年建立政权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雄心壮志,这一年被中国领导人共同理解为百年马拉松的起点。习近平采用了鹰派的口号“复兴之路”,这个原本只限于少数民族主义者的说法现在变成了新任国家主席的口号。不久之後,大家就会见识到它的意义。
《天演论》与《资治通鉴》
1949年下令兴建的一座十层楼高的尖顶纪念碑,由中国政府发执照并监管的正式导游通常不带外国人去参观。即使西方游客走到这也未必了解它描述的是什么东西,因为大理石花岗岩上镌刻的中文并没有英文翻译,可是这块碑自树立之日起就代表着这场百年马拉松的精神。
网络上把这块巨碑称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个巨碑真正要表达的是中国的悲情,是1839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加诸于中国身上的“百年羞辱”——当年因为贸易纠纷,英国皇家海军摧毁了多个中国港口,迫使清廷签订城下之盟。按照碑文的叙述,此後一百年的中国历史历经中国人的抵抗、西方人的占领、漫长的游击作战,最後直到毛泽东主席胜利夺取政权,结束了西方对中国的压迫,至少它代表了共产党政府对中国那段历史的解读。
每天都有美国游客走过纪念碑,通常站在远处拍照留念以示到此一游,可是他们浑然不知它要传递的信息,更不明白有可能就是直接针对美国人的。这个纪念碑成为中国民众爱国示威活动中心还有另一层被我们忽略的涵义:中国的冤屈获得洗雪的日子即将到来。简单地讲,这个纪念碑完美地象征了中、美两国的关系:中国正在疗伤止痛、伺机再起,美国却浑然不觉。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時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厯次鬥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体會議建立)
中国共产党崛起之前,中国早就清楚知道自己在各国排序上的特殊地位。十九世纪末,欧洲列强给中国贴上“东亚病夫”的标签,与他们给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取的绰号“欧洲病夫”如出一辙。对许多中国知识分子而言,这个绰号可谓奇耻大辱,因此他们对外国人心怀怨恨也理所当然。革命党人陈天华在1903年愤愤不平地写下:“夷人称我为‘东亚病夫’,是野蛮、低等的民族。”这个溃烂的创伤要到中国夺回全球权力金字塔顶端的地位才有可能得以愈合。
二十世纪初,中国作家和知识分子迷恋上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及托马斯•赫胥黎(ThomasHuxley)的作品。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概念激励中国人发愤图强,洗刷西方列强施加的凌辱。翻译家、学者和改革倡导者严复,据信是最早将赫胥黎的Evolution and Ethics(《进化论与伦理学》,即《天演论》)翻译为中文的人。
但是严复犯了一个关键性错误,他把“自然选择(天择)”译为“淘汰”,这个词後来主宰了中国人对达尔文思想的理解。因此不仅竞争中的失败者被视为弱者,他们也将从自然界或政治界被淘汰出局。严复写道:“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杰,矫健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其相宜者也。”他又写道:“西方认为‘所有落後种族都该被优秀种族取而代之’。”1911年,现代中国的国父孙逸仙(孙中山)的计划明确地以种族生存为基础。他认为西方列强想要征服甚至消灭黄种人,并把中国对抗列强的斗争定义为抵御白种人“亡国灭种”威胁的运动。这种论述在1949年又被毛泽东所采纳,其作品充分体现达尔文的思想观点。对毛泽东思想上最有启发性的两位翻译家之一认为黄种人和白种人这两大种族未来的斗争不可避免。除非黄种人改变策略,否则白种人必将“占据上风”。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在发现马克思的著作之前,已经深信中国的生存要依赖凸显中国人民独具特质的长期、激进的策略。如何在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求生存,这个关键问题左右了中国共产党战略思维的发展。
毛泽东及其红军在1930年代为躲避国民党军的围剿开展了著名的“长征”,而在长征期间他随身只带了一部书《资治通鉴》,一部西方无可匹敌的治国方略。这部书的精粹在于浓缩了中国战国时代各国之间的争斗杀伐以及运筹帷幄的谋略。其中包含的历史故事和格言警句可上溯到公元前四千年。其中有一段故事中孔子关于“天无二日”的论断,完美地契合了达尔文的观点,即世界秩序也是阶层划分的,天下只能有一个最高统治者。
美国的中国事务专家最大的失误之一就是忽略了这本书的存在和价值。它不曾被译为英文,直到1992年我们才通过《纽约时报》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Harrison Salisbury)知道这本书。相反,毛泽东不仅在1935年就爱上了这本书,并关注书中记录的历史教训,而且直到1976年过世之前还反复研读;邓小平和其他中国领导人也读它。
《资治通鉴》节选本甚至还被列入中国的中学生教科书的目录。学生们研读书中战国时期的许多史实典故,思考如何愚弄戏耍敌人、如何避免被敌军包围,以及如何引诱旧霸主骄傲自满,最终荒废政务,从而营造有利于己的战略态势。反观我们,对这些情况都浑然无知。
毛泽东引用了达尔文的话,明确指出:“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社会主义现在掌握适者生存的一切条件。”1950年代,毛泽东和其他中国领导人经常谈到要主宰全世界,这番言词被西方人士讥笑为打肿脸充胖子,或者只是为了煽动民族主义情绪而刻意为之的行为,就像艾森豪威尔、肯尼迪、杜鲁门或尼克松等美国总统言之确凿地宣称美国是全球最伟大的国家并无二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所谓的“大跃进”时期发出“超英赶美”的口号时,很少人理解他们是认真的。
在毛泽东主政时期,美国情报官员都秉持着傲慢的心态,各怀偏见。绝大多数认为中国人只想离群索居,是一个由一群狂热分子领导的半开化民族。全中国的街道上挤满了脚踏车、看不见汽车的踪迹,中国的工厂甚至连电风扇也造不出来,也基本没有外资到中国投资。毛主席民族主义的作法让西方感到荒唐得可笑:他居然召回了所有中国驻外的大使。麻雀吃稻谷,争抢粮食。为了帮助农民,他调动军队执行任务,杀光所有的麻雀。可是“伟大领袖”似乎不了解麻雀也吃害虫,结果是中国的农作物惨遭虫害。
美国情报官员得到情报,说中国不甘心充当苏联的老大哥的跟班,但不相信中国真这么想。如果中国确有野心,那也太可笑。如此落後的国家还胆敢梦想有一天与苏联较劲,更不用说美国了。但是还有一群人没有笑——他们是苏联领导人。比起美国人,苏联领导人早就看清中国的野心。有关百年马拉松的最早线索也来自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