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如果宋辽不签订和平条约,哪一方会耗不下去

作者:乐山水
发表时间:
+-

2016-04-22 今日头条

来假设一下,如果宋王朝与辽帝国没有在1004年达成和议,订下“澶渊之盟”,双方持续交战,那么哪一方更有可能会耗不下去?

我认为,是宋朝。因为宋王朝用于支付战争的成本非常高。

宋人自己比较过跟辽开战与给予岁币两种方案的成本高低,结论是:“虽每岁赠送,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岁遗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岁币支出只相当于战争损耗的百分之一。

我们知道,按“澶渊之盟”的约定,宋朝每年给予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相当于经济援助。我们且笼统地按“30万”计算,可以推算出,如果宋辽交战,宋王朝用于维持战争的费用需要3000万。差不多是当时宋王朝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这个战争成本实在太大。

那么为什么宋王朝的战争支付成本会这么巨大?这是由宋朝的军事制度决定的。

你知道,宋朝实行募兵制,当兵是一种基于自愿选择的职业,入伍不再是臣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募兵制意味着国家需要给士兵支付薪水,否则谁愿意入伍当兵?也就是说,养兵给宋王朝的财政构成了沉重负担,宋人自己说:“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一分给郊庙之奉、国家之费,国何得不穷?民何得不困?”战争需要动员更多的兵源投放于战场,也就需要投入更多的钱养兵。

而按辽国的兵制,“每正军一名,马三疋,打草谷、守营铺家丁各一人。人铁甲九事,马鞯辔,马甲皮铁,视其力;弓四,箭四百,长短枪、櫼欁、斧钺、小旗、锤锥、火刀石、马盂、抯一斗、抯袋、搭挷伞各一,縻马绳二百尺,皆自备。”士兵不但不用领薪,上战场还得自带武器、干粮。国家的战争成本非常低廉。

募兵制也意味着国家的兵源依赖于国民的从军愿意。换言之,当兵源紧张的情况下,有时候很难迅速补充兵源。宋初,宋太宗曾因“契丹频岁入寇,将大发兵讨之,遣使往河南北诸州,募丁壮为义军”,“凡八丁取一,以充戎行”,实际上就是“拉壮丁”。此举立即遭到大臣反对:“若是,天下不耕矣。”太宗只好“一切停罢”。

反观辽国,实行的是兵民合一制,凡年龄十五至五十岁的男丁,都列入兵籍,平时放牧生产,战时则以“点籍”的方式招入部队,出征沙场。宋朝如果也这么做,皇帝马上就会被大臣的唾沫淹没。

还有一点,契丹早期还有“打草谷”的惯例:“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也就是说,国家连后勤补给都不用准备。

宋朝的官兵也能这么干吗?不能!所以对于远征的宋师来说,后勤补给是一大问题。这也是宋朝远征军无法在北方边境进行长久作战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辽国后来也建立了后勤补给制度,但是,它的后勤补给成本还是远低于宋朝,因为辽兵有足够的马匹驮运粮草,而宋军缺乏马匹,只能雇佣民夫。

总而言之,以今天的目光来看,宋朝的军事制度确实更加合乎现代文明,但放在当时的现实情景下,却不能不显出劣势。如果宋辽长年征战不休,宋朝可能会率先因为战争成本巨大而难以将战争维持下去。

————————

评论

登山者41011841

宋朝当兵的都是职业军人,经商干不下去了就去当兵,农民种粮不能糊口就去当兵,几乎没失业人员,相比现在宋朝的福利制度还是高的。
04-22 13:05149

长安忆13951392278

问题不在谁先拖不下去,而在于假如宋朝当时能够拼死一搏,完全有可能夺回幽云一线,将边境线推向北方的崇山峻岭、长城、大漠,以此为天然屏障。首先从此战争的花费就会大幅缩减,而且还可能阻止后来靖康之变的发生。其实澶渊之盟签订时辽国也快撑不下去了就好像两位田径选手拼到最后谁都用尽了全力,可是辽国人多拼了一口气,宋朝只是提前一步放弃,结果败了。在盟约签订前,宋真宗给曹利用(宋朝谈判代表)的底线是可以答应人家每年一百万岁币,曹利用临走前被寇准揪过去交代只能答应辽国人三十万,敢超过这数回来就剁了你。结果曹利用把这个连真宗皇帝都不敢相信的数谈了下来,你想价格压到那么低他们都同意,一开始还要坚持要瓦桥关以南的十个县,曹利用不搭理,最后他们也只好作罢。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宋朝当时的综合国力,只要真宗皇帝有决心、有胆量,恢复幽云十六州应该是没多大问题的,尽管在单纯的军队战斗力上逊于辽,但宋朝有强大的人口、经济、科技为支撑,只能怪宋真宗熊了。曹利用刚从辽营回来,小太监误报说曹和辽国谈了三百万,就这他都觉得可以接受,你想想宋真宗得有多懦弱。倒是早已看透辽国人几斤几两的寇准看出门道,坚决要求曹利用只给他们三十万岁币,要不战场上见,谁怕谁,辽国人不也被唬住了。就在那几天前他们的名将萧靼凛(曾经抓住老令公杨继业)在澶州城下被宋军干掉就足以说明辽国人也不过尔尔。可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宋朝还和他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辽国人捡了个大便宜呀!
04-22 14:06143

范巴斯滕28079994

宋朝和谁打都必败无疑啊!即便没败都给人家土地赔款呢!所以改名叫送朝很合适!但和当今中国比起来那宋朝可以找回自尊了!
04-22 13:4268

暗黑向农民-15

错在当年宋大祖赵匡辙,杯酒弃兵权,让会打仗的将军全我归野山林,轻武重文,造成日后无人统帅,兵不成兵,未打仗先输了气势,如果宋太祖没有,大不酒弃兵权,轻武重文,保持前唐制度,啥金国辽国蒙古国,分分钟秒杀你,你以为中原无将,将士不勇,全在当权者如何运用,到南宋,为向有岳家军出现,是改变了制度,不再一味的轻武尚文了
04-22 17:1151

矢车菊29049117

战争成本低的国家愿意打仗,换句话讲打仗收益高的愿意打仗
04-22 10:5851

人生无常-喜怒交替

还忘了檀渊之盟的一个积极作用,互市!开放市场对宋朝很有利!
04-22 11:0343

相信自己55559778

说的很对,中国人没战争思想了,重文轻武
04-22 11:2026  

铁人

不能算纸面上的,从地缘政治看,其实辽压力相当大,来自蒙古,金的军事压力,如果迟迟不和宋达成协议,将面对三国压力。
04-22 19:1918  

依生依世爱依依

宋人又不傻,签订和约必然有其策略
04-22 12:4712  

铁甲依然在18603246

这不光是宋朝。中国历史上任意一个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作战,都是中原王朝的战争成本高!
04-22 19:089  

李来乐61453283

燕云十六州没有,中原直接暴露在骑兵攻击下,肯定耗不过。石敬瑭这孙子祸害了上亿汉人,怎么没给他弄个跪像?
04-22 22:048  

三秒钟的记忆79745558

契丹是游牧啊,这走那跑的,牛羊也不好抢啊,从来没听说过农耕民族去抢游牧民族的,你当当兵的都是傻瓜啊//@聆听-呐声音: 宋军为什么不能去抢,以战养战嘛。粮食抢不到,抢牛羊嘛
04-22 12:277  

内阁大学士28803164

北方因生产力落后,到南方主要是抢掠,契丹骑兵打谷草而沒有后勤。
04-22 11:227  

晨晨25653629

耗个毛,不签合约很快被灭。签了合约给点钱才叫耗着,事实也是耗死了大辽,不过濒死的大辽我大宋还是被完爆呵呵呵
04-22 14:535  

经济危机来了

宋朝高明,岁币用贸易赚回来
04-22 12:465  

比楼神回复

互市同化了辽 金!你还说宋扛不下去
04-22 12:285  

半岛铁盒7733780

宋朝不是军力弱,而是社会制度的问题,大家都看不起当兵的!在加上北风屏障尽失,只得以步兵对抗骑兵,战场都在宋的领土上,同时期游牧民族很强大,战争成本过于高昂,而游牧民族同时期的力量也不能轻易的灭掉宋,所以和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对双方都有利的!
04-24 07:321  

徐大元帅

列宁当年也无奈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合约。
04-23 12:241  

021021

辽最后也是腐败了!和宋学了!辽的地理位置不好!前后受敌!就好比日本从来没有认为战败是中国打败的原因!靠事情看全面! // @王忠朝WZC: 辽终究没能熬过宋,宋还灭了金,元也是横扫世界后,和宋打了长期战争后,才灭宋的,宋实力不弱,宋军战力是可以的
04-23 10:561  

021021

怎的不说宋的腐败!吃鸡就吃鸡舌头!辽就吃羊肉!我靠歌舞也是专业的!早他妈的要倒台了!
04-23 10:540  

吾缘随风

没有“澶渊之盟”,辽就不会废掉伪齐政权,把伪齐的国土送给大宋。博主先查查伪齐的国土面积。
04-23 10:300  

利益驱动进步

见过一文说很多是因为补给线太长,路上运输队就消耗了惊人的三五成。
04-23 10:290  

结发授长生

宋朝如果倾尽全国之力,应该能打赢这场战争,再努努力,把辽国打回原始部落状态也不是不可能(参考万历三大征)问题是宋朝当时所处的环境,周边敌对势力不只有辽国一家,而且积贫积弱,国力殆尽,根本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战役,就算局部有小胜利,也顶多算是给国民打一剂兴奋剂,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格局,反观辽国,本来就是游牧民族,勇猛剽悍不在话下,而且本身不事生产,就靠劫掠为生,如果说宋朝是为了面子而打仗的话,那么辽国就是为了活下去而打仗,动力不一样。结果肯定就可想而知了
04-23 08:581  

实在想不出不一样的名字

中原王朝打仗战争成本向来高于少数名族,盔甲,武器,粮草辎重,军饷,战马,而且少数名族骑兵占有,所以除非有出色的名将如卫青霍去病岳飞等否则很难获胜
04-23 08:551  

手机用户5785386224

综观历史,对汉人当政的朝代,评论家们给积极评价的太少了!
04-23 08:551  

荒唐我不负你

宋虽然纳供但是贸易顺差早赚回来了,宋比辽要发达得多,关键是不该联合金灭辽,更不该联合元灭金,三足鼎立才是正确选择,宋军事不强主要是没有了西北的养马场,而对面都是骑兵,步兵是永远打不过重装骑兵的
04-23 08:430  

qzuser75308505

宋在金灭辽的时候选择了住金灭辽,是重大的战略失误
04-23 07:540  

睡了一觉醒来
都熬不下去,要不就不讲和了
04-23 07:450  

额济纳的豹子

宋国是谁的? 凭啥义务制 不能募兵制 富人子女可以逃脱兵役 穷人孩子就只能上现场送死……
04-23 06:420  

偏爱16617421

抛开军事不说,单单和辽做生意宋赚了多少!用经济控制别国的一个案例。
04-23 01:400  

不良学生

辽先死,宋垫后,都不行的,宋就是列强必争之肥肉。
04-23 01:381  

Oys3162

分析历史当客观,辽金等国战胜尤可,一战之败就能丧国,宋多次败于辽金元,即便与大元相抗,50-60年灭国不易,是社会基础不同所致,游牧民族全民皆兵战败之后则复国无望!
04-22 20:051  

子轩L

都耗不下去,两国实力基本相当
04-22 19:591  

胖胖的爸哟

缺少机动骑兵部队的宋朝能抗那么久实属不易,骑兵射你你追不上,重骑兵奔袭你,比你的探马还快,你还来不及摆开防守阵型就被冲散,高机动部队能快速集结联合合围你的部队,快速增援快速撤退。玩过骑马与砍杀际会风云的就能体会当时情况,宋兵和金打完全要用人数取胜,打骑射兵,都会气死,铁浮屠一冲击要死一大片,只有岳家背嵬军能抗一会,大地图发现敌军小部队追不上,发现大部队逃不掉。从古至今高机动有压倒性优势
04-22 19:282  

讨厌脑残喷

辽能耗的下去才不会和大宋签约。
04-22 19:254  


  • 当前共有4条跟帖
  • 乐山水:博谈网:宁波公安促林荣基速返大陆 否则变更刑事强制措施

    2016-7-5

    林荣基6月18日参与游行,重申暂毋须警方保护,因相信香港有“人身安全”。(香港01网)

    (记者苏智敏报道)香港律政司司长袁国强、保安局局长黎栋国等特区官员于7月5日在北京与中国公安部、港澳办等中央机构会面,就两地通报机制进行磋商。但下午即传出,宁波公安局促香港书商林荣基返内地接受调查,如不返将变更刑事强制措施的消息。

    据亲京媒体大公网5日下午的报导,宁波警方向赴京磋商两地通报机制的特区官员汇报表示,林荣基6月2日在韶关提出返港处理个人事宜,并保证遵守取保候审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同意其返港。但林返港后公开表示不会返回内地,公安机关也无法与其联系。鉴于林的行为已经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宁波警方敦促林荣基立即返回内地接受调查,如拒不返回,“将依法对其变更刑事强制措施”。

    宁波市公安局同日发出新闻稿,也称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事诉讼法》取保候审规定,“如拒不返回、我局将依法对其变更刑事强制措施”。这篇新闻稿大部分都在重述林荣基违反“非法经营罪”经过及案情。又再次称,是林荣基自己提出与妻儿关系不和,加上在港居住困难,故公安根据其请求和意愿,“为其工作生活提供了必要帮助”。

    香港铜锣湾书店店长林荣基于上月16日,在港召开记者会,讲述自己从被失踪、被认罪,到被销案的经过。他称被“中央专案组”带走后,监视居住近8个月,指出中共逼他签字同意不联络家人、不找律师,并被迫在中共安排好的“剧本”下,在电视前“认罪”。

    林荣基表示,在当时处在很惊恐的情况下,“要你签卖身契你都会签的啦”。他还批评香港政府没有出面协助,并认为警方不站在市民这边。他并反驳宁波公安称他想留内地的说法,称自己不会离开香港。

    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对外强调,林荣基是中国公民,他在内地违反中国法律,中国部门当然有权依法处理。

    亲中媒体《星岛日报》,在6月17日的报导“宁波公安局指林承认非法经营罪”中说“鉴于林目前的情况,办案部门将适时提请启动与香港警方的相关工作机制。”

    但《苹果日报》引述保安局前局长、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当时的说法,指出香港与内地并无移交疑犯协议,香港警方从来没有亦不会将港人移交内地。大律师公会主席谭谭允芝早前亦表示,即使有港人触犯内地法律,但目前香港与内地并无任何移交疑犯的机制。


    屏蔽 举报回复
  • 乐山水:博闻社:李源潮上周六起被限制在家配合调查

    2016年7月4日

    北京消息人士告诉博闻社,中共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上周六被宣布限制在家,就其本人和家人所涉的问配合专案组调查。消息指,北戴河会议将商议对李的处理方式,估计秋天的六中全会会作出处理决定。

    消息人士表示,对李源潮的限制措施还没有达到“双规”地步,但事实上他已处于被“停职审查”的水平。按常规,中办应该已经安排更换李的秘书、司机和警衞。据指,有关措施相当刑法的监视居住。

    消息指,李源潮的夫人、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高建进已正式被要求配合调查。

    消息人士判断,中共马上要举行的北戴河会议,可能要商议对李源潮的处理方法。估计今年秋天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前,要对李作出处理决定。


    屏蔽 举报回复
  • 乐山水:明镜邮报:李源潮仕途倒计时 立案只在1-2月内

    2016-07-05 特约记者 王达仁

    来自中南海的消息告诉《明镜邮报》, 现任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将於1-2月内被立案调查。

    近日,对李源潮不利的相关新闻迭出。7月2日,北京政界人士对《明镜邮报》披露,目前身陷严重政治危机的李源潮被查涉嫌一笔三亿人民币的贿赂案。出面接受这笔巨款的是李源潮的妻弟高全健,为的是给国企和江苏干部上位提供便利。
     
    6月27日,消息来源向《明镜邮报》透露,李源潮因涉嫌一系列犯罪,他的赵姓大秘书,上个星期被从中南海带走。随後,又有消息来源告诉《明镜邮报》,李源潮的妻子高建进被监视居住,司机则被带走接受调查。

    李源潮的妻子高建进1979年毕业於上海音乐学院外国音乐史专业本科,并留校任教。

    明镜新闻网和明镜相关媒体,过去几年中对李源潮的问题做过大量披露,其中最主要的是他与前中央书记处书记、前中办主任令计划结成同盟。据一些已经落马的官员供认,李源潮与令计划密谋政变,夺取最高权力,取代习近平和李克强,由令计划担任总书记,李源潮担任总理。还有一个说法是,李源潮和令计划曾有一个计划,通过海选将习近平选下台。

    习近平王岐山联袂的反腐越来越多是显示针对党内的野心家和阴谋家,而李源潮与令计划被认为是这个野心家和阴谋家集团的核心人物。

    这两年来,李源潮的政治盟友和嫡系多被习近平王岐山蚕食,十九大越临近,李源潮大劫越靠近。6月29日,前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被来自浙江的习近平嫡系、前浙江省长李强取代,这一信号使得李源潮处境更加不妙。

    中国官方已经宣布,令计划在7月4日这一天被判处无期徒刑。罪名是受贿、非法获取国家机密和滥用职权。


    屏蔽 举报回复
  • 乐山水:长平:虚假新闻与时事逃亡

    2016-7-5

    中国官方再次打击“虚假新闻”。时评人长平认为,频繁、高调宣示“高压态势”,透露出高层权力失控的焦虑。

    (德国之声中文网)又一次,中国政府要打击虚假新闻。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3日发布消息,要求加大力度整治网络虚假新闻,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全面、客观、公正,严禁未经核实将社交工具等网络平台上的内容直接作为新闻报道刊发。

    同样以打击虚假新闻为名整治媒体,上一次是在两个月以前的4月底。当时,官方称为了落实以宣传部为首的九部门通知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成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开通报《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等15家媒体发布虚假失实报道的查办情况。

    两次整治通知都宣称,要保持打击工作的高压态势。官方倒是一点也不含糊,知道自己从来都是高压姿势,而且需要保持下去。不仅要保持,还要时隔两月高调宣示一次。看起来,世界上没有谁比中国政府更在意新闻的真实性了。

    政府帮助旧媒体抵制新媒体?

    首先是新闻网站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其次是社交媒体对新闻网站的冲击,这是一个全球性趋势。中国的特殊之处在于,政府一直在帮助旧媒体抵制新媒体。十年前,政府的禁令中,商业网站被污蔑为谣言集散地,传统媒体不得将它们作为新闻来源。今天,禁令发布的对象变成了商业网站,要求他们不得将自媒体作为新闻来源。

    其中的奥秘在于,旧媒体总是政府先行管制的那一部分。于是出现中国的另一个特殊现象,那就是相对于国际环境来说,新媒体更热衷于传播和讨论时事问题。无论是商业网站还是社交媒体,作为后起之秀并不在于对旧媒体的补充,而是更多地作为时事新闻及批评舆论的避难所与流亡地。

    自媒体本身缺少传统媒体的核实机制,从严格控制的主流媒体逃跑出来的敏感新闻及话题,又带着死里逃生的惊呼与狂乱,夸张和错漏成为必然。有些商业机构也利用这一特性,炒作话题牟利。

    政府管制部门很快又追杀过来,锣鼓震天,捉拿那些企图逃脱的时事新闻。尖叫声响成一片。在喧闹声中如何引人注目,那就得发出更大声音的喧闹。

    于是,新媒体在中国承担着更多的公共舆论责任,也包含着更多的错误信息。传统媒体对新媒体的依赖,也比很多国家的媒体更严重。

    哪种虚假新闻更恶劣?

    如何保障新媒体的新闻真实、客观、公正呢?首先是政府管制退场,不让新媒体成为时事新闻避难所与流亡地。从历史上看,离政府越近的媒体越容易造假,更不用说政府直接控制的媒体,比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及中央电视台,从小麦亩产万斤到天安门广场没有发生过"六四"屠杀,从人民公社万万岁到伟大的中国梦,从无产阶级专政到依法治国,无一日不在谎言之中。

    相比之下,官方例举的社交媒体中传播的虚假新闻,比如"东北村庄'礼崩乐坏'"、"长沙大巴被纵火"、"魏则西事件后续:国家信访局为近百名相似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上海女孩春节逃离江西农村"及"城市媳妇回乡过年不能上桌吃饭怒掀桌子"等,尽管失实造假令人遗憾,但是官方义正辞严地称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仿佛比官方媒体造假更加恶劣,这本身就属于虚假新闻。

    其次,媒体自净需要自由竞争的言论环境,这是新闻自由的要义之一。没有这样的环境,官方要求的"核实"就无从谈起。更何况,"核实"本身就包含着新闻专业主义应当检讨的权威崇拜。官方发布、专家分析被当作可以信赖的权威,问题是这二者在专制政治中成为一体,"权威"地制造着谎言。"高压态势"只会压出更多虚假新闻。

    中国政府严格管制新闻不是新闻,但是如此频繁、高调地宣示"高压态势",透露出高层权力失控的焦虑。

    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现居德国。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