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派正经78. “劳动成本”对交换价值有啥影响
刘派正经78. “劳动成本”对交换价值有啥影响
既然劳动创造不出,使用价值以及交换价值,为神马斯密和李嘉图等,还要把劳动与交换价值亦即价格,直接挂起钩来,主张“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又启迪了马克思,跟着强调:“使用价值或财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体现或物化在里面”吔?
要破解这个迷思,就不能光停留在,实现互益式按需分配的,商品交换领域了,得进入涉及生产和流通的,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板块:经营者想出售,自己经营的产品,就要付出各种代价,江湖人称“经营成本”,其他方面的成本外,还包括经营者自己,从事产品设计,企业管理等脑力劳动,雇佣的打工人,从事质料改造,产品制作等体力劳动,付出的各种代价,学界所谓“劳动成本”。
正因此,经营者确定产品的,就消费者而言的,交换价值暨价格,亦即消费者想购买,理应支付的货币量时,便与沙漠中,为了活命之消费,不计成本做买卖的你我,很为不同啦,不得不把所有的经营成本,纳入考量范围,努力使价格超过它们,越高越好。
为毛哇?答案秃神婆:当且仅当价格超过了成本,经营者才能将两者的差额,作为利润收益纳入囊中,从而让经营行为,符合人性逻辑的二号元理:用更满意的状态,取代不太满意的状态,文言又叫:“谁会干赔本的买卖呀?”此处有分教吔:象形分析地曰,赔本赔本,就是收到的钞票,不如付出的本钱多。
举个另类例子:生孩子肯定不算,严格的市场行为了,但眼下许多人玩丁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付出的经营成本,远远超过了,可能的全部收入,狠不划算,所以下定决心,不做这笔赔本的买卖,结果让各国当权者,肥肠担忧人类的族群,将来有一天,会不会像当年,浅人在农场里,不时听到贫下中农代表,放声讴歌的那样子:“因此说,后代绝了”,嗯哼。
由是瞥之,经营者给商品定价的时候,自然会考虑到,付出的劳动成本(不光是给打工人,发的薪水哦,亲,因为还包括了,经营者本尊的辛苦成本,否则很难解释,他们的那些牢骚:今年恐怕累得快虚脱了,俗话或曰“怕累脱”,也没赚到几个小钱……),从而让劳动成本,成为他们确定,产品交换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说白了,“崽卖爷田不心疼”的口头禅,折射出来的,也是劳动成本的这种效应:一模一样的三亩地,爷是辛辛苦苦挣来的,崽是轻轻松松继承的,于是乎做买卖的时候,二位赋予它的权衡比重,就很为不同啦:爷认为木有10万,根本免谈;崽觉得泡妞急需钱,8千就成。果断。物以劳为贵的劳动价值说,如果曰有神马实然的理据,就在并且仅仅在,这一点之中。
然而嘿,正因此,咱们显然木有理由断言:物化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就是它的交换价值,或曰真实价格。首先呢,经营成本里面,除了劳动成本,还有材料成本,机器成本,厂房成本,设施成本,资金成本,时间成本,税收成本等等;照现在的趋势哦,劳动成本的分量,貌似还在减少。
由是观之,要是哪位经营者,听从老斯老马之流,蠢昏了头的傻建议,将产品的交换价值,或曰真实价格,仅仅等于经营它的,“辛苦麻烦”或“抽象劳动”,亦即全部劳动成本,包括但不限于:自己怕累脱的成本,这样子的反人性做法,注定了只有一结局:赔了个底朝天,亦即到了连共同不共同的底裤,也找不着了的地步。走光。
其次呢,哪怕他将产品价格,等于所有经营成本,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这种定价意味着:即便经营的产品,全部销售一空,即便雇佣的打工人,也能领到工资,用更满意的状态,取代了不太满意的状态,可唯独他自己的经营活动,纯属来搞笑的白忙活,甚至不知道自己,麻烦辛苦了这么久,究竟图个啥:难道就图个,麻烦辛苦真开森么?何弃疗。
恰如刚才所讲,只有让产品价格,不仅高于劳动成本,而且高于所有成本,他才能将差额,当成赚到的钱,放进口袋里。有鉴于此,“劳动创造交换价值”“劳动等于真实价格”的说法,脑溢泥的程度,大概只有柿油意志理论,有资格媲美咧。辉映。
更纠结的是,倘若经营者这边,只是一根筋地按照,所有成本加上,利润收益的模式,确定商品的交换价值,他的麻烦辛苦,照样有可能打水漂,赔了个底朝天。此话怎么讲嘛?因为还有个消费者,买账不买账的问题:阁下自己猫在,董事长办公室里,将所有的经营成本,无一遗漏地考虑进来,再基于最大化的动机,加上了心目中,美滋滋的利润,给产品定了个一口价,投放到市场后,有木有“顾客”,蜂拥“惠顾”呀?
答案要是肯定的呢,您就梦想成真啦,惠顾者越蜂拥,成真度就越高,数钱一直数到,看得见看不见的手,一起发软。可答案要是否定的,您的辛苦麻烦,说不定才开了个,小荷才露的头哦,亲:那些被阁下,定了一口价的产品,全砸“在俺们手里”咧,一个没卖出去,以致局面甚至比,将产品价格等于经营成本,乃至劳动成本,但毕竟卖出去了,还要惨上不知多少倍,因为这回您可是,一个子儿收不回,连自己的身子骨,也不得不搭进去,不仅赔本,而且赔光——别问浅人怎么知道的哟,亲,不少个破产的,就是这么个情况。默哀。
何以消费者不买账——或者同义反复地问,不肯支付经营者,一根筋定下的一口价吔?原因不复杂:就像上一节所说,他们觉得经营者,卖的这东东,赶不上自己得掏的,那几张钞票的权重高,文言又叫“不划算”,所以捂在口袋里,打死都不掏,如同俺老汉一个样。抠门。
其实吧,用老马打败老马的方式曰,劳动价值说的致命bug,就在此处:由于在二元架构中,割裂了两种价值,搞忘了交换价值,直接表现为,两种使用价值的交换比例,结果一笔勾销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于消费者具有的权重,在确定它的交换价值时,发挥的决定性作用。老调重弹一遍:人们是为了使用而交换,不是为了交换而交换。
正因此,前面提到的“对路—适销”,含意也有不同:某个商品,哪怕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做到了“对路”,依然不够,因为给它定价的时候,还得考虑消费者的购买力,能不能承受得起,才可能“适销”;不然的话,忽视了需要与需求之间,这种微妙的区别,单单对自己经营的东西,具有使用价值,以及蛮高的权重,充满了自信自豪,却忽视了消费者,兜里的钞票厚度,及其对其他益品的权重,做出的比较评判,经营者连同打工人,耗费的全部抽象劳动,照旧会白白砸在了,堆在仓库里,实现不了交换价值的存货上,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虚无。
也是因为供需关系,这样子复杂纠结,凡人很难吽得住,才让市场秩序,免不了失灵和危机,纠起错来,也不会顺利;就算阁下千呼万唤,终于有个圣王露了面,一连制定了,七八十来个,五年经济计划,肯定照样拎不清,反倒会更乱,不是?
由是瞅之,要是哪位经营者,听从最草台班子的愚蠢建议,单单基于益己欲,按照成本加利润的模式,给产品定了一口价,却不去关注,产品的使用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权重高不高,他或许就不得不,步沙漠中的咱俩,不考虑当初买水和蛋糕,花掉的钞票成本,从事商品交换的后尘了,最终心头(不是毛孔哦,亲)滴血地,再定下一个,比经营成本乃至劳动成本,还要low的价格,以致炉火纯青地赔了本,目的仅仅是,不想让存货,全砸“在俺们手里”,落入颗粒无收,啥都没落下的局面,而是至少还能用,超低价抛售的收入,弥补一丢丢亏空。同情。
当然啦,经营者的定价,也可能朝着反方向,严重偏离经营成本:阁下经营的商品,不仅灰常稀缺,而且对于广大消费者,权重肥肠之高,奇货可居,大伙都来抢购,以致您定的价格,远远高于经营成本,照样销售一空,结果让你一夜暴富,品酒开趴,猎狐养马,游艇灰机……
不用讲,无论超低价,还是超高价,这类并非罕见的日常现象,同样能够依据,斯密兄阐发的交换通义,打垮他和克思兄,共享的劳动价值说,见证一条简单的道理:与老马在二元架构里,所说的相反:“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本身中,商品的交换价值,表现为与它们的使用价值,完全无关的东西”,商品真正在市场中,得以实现的交换价值(价格),不是取决于经营它,付出了多少成本,或者生产它,花费了多少劳动,而是终极性地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对于消费者,具有怎样的权重:高权重的产品,哪怕没花多少成本,也能卖出好价钱;低权重的产品,即便费了老鼻子劲,也卖不出啥价钱。
这下子明白了,本系列为啥要,猛批最草台班子的,益己经济人预设,强调企业家的精神,不在空洞苍白的,创新、冒险、远见、统率等,而在凭借益他动机,关注消费者需求,努力给他们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了吧,因为这是理解市场秩序,反驳各种谬论,包括证假劳动价值说,不可或缺的关键。说穿了,俺老汉做学问,最鲜明的特点,也在这个地儿:逻辑自洽,连贯一致,前后讲得通,不会闹矛盾。木有法子。敢吹。
由是瞥之,主张“物以劳为贵”的,劳动价值说,特别是马大牌的这个命题:“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就不光是不靠谱了,而且极度不靠谱,单单抓住了劳动成本,这个经营成本的部分内容,亦即商品定价的次要因素,就将它夸大成,决定交换价值的唯一因素,却把使用价值的高低权重,这个最关键的因素,一笔勾销了,仿佛它可有可无似滴。
毋宁讲,既然对人们来说,某个商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着他们在取舍选择中,赋予其权重的增减而增减,他们为了得到这个商品,在权衡博弈中,愿意当作代价,付出的交换价值,也会跟着发生增减,从而体现出,占据主导地位的使用价值,对于处在从属地位的交换价值,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也因此,无论经营者,还是消费者,有关商品价格的,最重要考虑因素,并非它的劳动成本,而是它的使用价值,在涉及购买力的权衡博弈中,所占的权重分量,俗话或曰:“物以重为贵”。
再次啰嗦一遍:要是交换价值在于,两种使用价值的交换比例,它怎么可能,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完全无关,仅仅受到结晶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的影响啊?既然人们只会为了使用而交换,不会为了交换而交换,他们又怎么可能,为了劳动而交换呢?所以哈,如果说离开使用谈交换,耍流氓的无厘头程度,超过了离开剂量谈毒性,离开使用谈劳动,无厘头的耍流氓程度,还会更上一层黄鹤楼,超过了离开使用谈交换哦。胜蓝。
为了防止误解,赶紧声明一句:如同本节的讨论,刚刚表明的那样子,虽然俺老汉,一边倡导需要权重说,特别强调使用价值,对于交换价值的决定性作用,一边批驳劳动价值说,割裂两种价值的荒唐立论,却不会因此就断然否认,劳动成本对于,商品定价的影响效应。毋宁曰,肯定物以重为贵的基础上,《刘派正经》同时承认,就像物以稀为贵一个样,物以劳为贵,也有一定道理:相关需要的权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使用价值,稀缺程度越高,或者为了得到它,付出的劳动成本越多,它的交换价值就越大。57节讨论的,市场秩序包含的,有用式按劳分配,也从一个角度,折射出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