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论语》三八佾25佾尽说

作者:东方圣人匡子
发表时间:
+-

新解《论语》三八佾25佾尽说2018-12-29_20点场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VrZhO21F5A&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28&t=844s




相关文案: 主话题;(二十五)、佾尽说 解析:《论语》第三篇:八佾之—— (二十五)、佾尽说——子谓《韶》(上古舜帝之乐,歌颂示范为帝德行,禅让制楷模;夏商周作为国家大典用乐,宫廷音乐):“尽(完,穷尽,全部用出)美(美好,令人满意)矣,又尽善(办好,弄好;很好处置,妥善)也。”谓(评价)《武》(周武王时期乐舞名,分封制典范):“尽美矣。未(达不到,未能)尽善也。”        即先生评价《韶》乐时讲:舜帝之禅让,在主观思想性方面,固然令人满意,其集美德和仁爱于一身;但是作为一个理想境界,禅让制已然穷尽其美善,如夕阳西下,已经不再适合眼下现实客观环境;作为一代君王,若能秉承天道,人神合一,高度自觉,那最好不过,万民苍生所祈盼之福祉皆系于此;然而,近观历史,商纣无道,私欲横行,完全背离其位上公心,持公权以为个人私用,而至天下公义尽失,民心无信,纷争四起;如此客观现实之当下,《韶》乐之美妙,已然成为麻痹愚弄国民之工具,权贵奢靡伪善之粉饰;居上者不仁不义,亵渎公位公权,奏神乐而行鬼事,哗天下理而念自家经;如此昏庸之君上,已然不可能自觉自律,万民若依然敬奉神帝于执念,则必成为强权下之牲畜及奴才,因神与帝现已分离,其天之子,早已不恭奉天意公心,其王位犹在,而神位尽失也。        先生又讲到《武》乐:武王盟邦,阀纠讨商,商兵周旗,分封四方;君王走下神位,联邦合众,托举公权;然,意愿虽好,而现实利益之纷争随即而来,诸王独私,各不相让,终至春秋而战国割据,混战不止;公权虚设,皆以私授自恃,苍生涂炭,日月无光,江河乱流,正道沧桑;此武王之憾,其未竟之心,化一声长叹,随《武》乐留于后人评说。        鉴远古而忆近昔,清末慈禧何差商纣之《韶》?        民国中山何如武王之《武》呼?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