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在世界上没有朋友——由“巴铁”不铁了想到的

作者:中国现代哲学家学会
发表时间:
+-

为什么中国在世界上没有朋友——由“巴铁”不铁了想到的


一、“巴铁”的神话与幻灭


在中国的官方外交宣传中,“巴铁”是最常被提及的所谓“铁杆朋友”。无论是官方文件,还是社交媒体,都会强调中巴关系“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比钢铁还硬”。这种表述在国内受众看来是极大的外交安慰剂,似乎中国并非孤立,而是有着可以依赖的坚定盟友。


然而,现实却不断打脸:巴基斯坦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频频拖延,甚至出现因政局不稳导致中国工程师遭袭、项目停摆的局面。尽管中国投入了上千亿美元的资金与资源,巴方却在安全问题上表现得敷衍甚至推诿。同时,在国际重大议题上,巴基斯坦常常采取观望甚至摇摆的态度,比如在中东问题、俄乌战争问题上,巴基斯坦并未坚定站在中国一边。


换句话说,所谓的“铁”只存在于中国单方面的幻想与宣传中。在利益面前,巴基斯坦从未把中国当作不可替代的朋友,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可以反复榨取的“提款机”。



---


二、中国没有朋友的根源


中国的孤立并非偶然,而是由一系列深层原因决定的。


1. 缺乏普世价值认同


朋友的基础在于价值观的相似。美国能够维系大西洋联盟,靠的不仅是军事与经济实力,更在于自由、民主、人权这些普世价值形成的共同语言。即使有矛盾,盟友之间也有最低限度的信任与契约精神。


反观中国,它始终拒绝普世价值,甚至把这些价值视为“西方阴谋”。这种反向立场让中国无法与世界多数国家形成价值共鸣。即便有人接受中国的投资与市场,他们也不会把中国视为真正的朋友。


2. “施舍式”外交


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长期奉行“撒币外交”:用贷款、基建项目、低息援助换取支持。表面上,这种方式能快速换来一些政治投票,甚至短期的“友谊”。但一旦中国经济下滑,资金链吃紧,这些脆弱的关系就会随风而散。非洲国家已经出现了债务违约、抗议中国公司剥削劳工的情况。所谓的“朋友”,在利益无法满足时,很快就会翻脸。


3. 不对等的姿态


中国在外交上习惯以“大国心态”自居,要求小国配合,缺乏真正的平等意识。很多周边国家与中国往来,只是出于地缘政治的现实压力,而并非出于自愿的认同。这种强势和傲慢,使得中国难以获得由衷的信任。


4. 国际不信任


中国的制度本身缺乏透明度,信息封闭,外交承诺常常言而无信。例如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方面宣称“和平崛起”,另一方面却不断扩张军事存在。这种“两面性”让国际社会普遍怀疑其意图。朋友关系的核心是信任,而中国长期给人的印象恰恰是“不可预测”。



---


三、世界各地的“反例”


如果说“巴铁”是最典型的虚幻朋友,那么从不同地区来看,中国几乎在所有方向上都面临同样的困境。


1. 俄罗斯:表面盟友,实为互用


近年来,中俄走得越来越近,尤其在西方制裁俄罗斯后,中国似乎成了俄罗斯的“后方”。然而这段关系并非真正的友谊,而是两个被西方孤立的政权的临时抱团。俄罗斯历来对中国充满戒心,从历史上的边界问题到现实中的中亚影响力竞争,两国关系充满暗流。俄罗斯看重的,是中国提供的经济通道和外交支撑;而一旦俄美关系缓和,俄罗斯随时可能转身。


2. 非洲:“朋友”还是“债主”?


中国在非洲修建铁路、公路、水坝,投入巨资,被吹捧为“非洲的朋友”。但近年来,非洲民间对中国的反感越来越强:项目往往服务于中国企业利益,当地民众得不到实惠;大量贷款造成沉重债务,甚至被讽为“新殖民主义”。一些非洲国家已经开始重新评估与中国的合作,所谓的“兄弟情谊”正在变得尴尬。


3. 东盟:经济合作与战略防备


东盟国家与中国的经贸联系紧密,但在战略层面却普遍依赖美国。南海争端更让这些国家对中国充满戒备。表面上他们与中国保持合作,实际上却不断强化与美日的军事联系。中国在东南亚几乎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被迫合作的邻居。


4. 欧洲:从“伙伴”到“竞争对手”


一度,中国与欧洲关系发展迅速,德国、法国等国积极开拓中国市场。然而随着中国在科技、贸易、政治领域的强势扩张,欧洲已逐渐把中国视为“系统性竞争对手”。在价值观与制度差异面前,中国很难真正融入欧洲体系。



---


四、朋友与同盟的差别


美国被批评有霸权主义,但它至少建立了制度化的同盟体系:北约、日韩同盟、澳新美安全条约。这些同盟不只是军事合作,还有制度契约和价值认同作为纽带。即使遇到分歧,美国的盟友也很难彻底背叛。


反观中国,所谓的“朋友”只是暂时的利益交换,缺乏制度保障,更没有价值共识。没有任何国家愿意与中国建立类似北约那样的共同防御条约。正因如此,中国在关键时刻几乎没有可靠的支持者。



---


五、“巴铁不铁”的警示


巴基斯坦的不可靠,正是一个缩影。它提醒中国,单靠金钱和利益,无法换来真正的友谊。朋友需要共同的价值,需要互相尊重与信任,而这些正是中国所缺乏的。


当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它还能通过“撒钱”维系一些表面朋友;一旦增长乏力,钱袋子收紧,那些所谓的朋友就会立刻远离。届时,中国才会发现自己在国际舞台上孤立无援。



---


六、结语:一个没有朋友的国家


中国为什么在世界上没有朋友?根本原因在于:


它拒绝普世价值,与世界主流背道而驰;


它习惯用金钱买友谊,而不是用价值观与制度去建立信任;


它以傲慢和不透明的姿态面对世界,让别人不敢真正靠近。



“巴铁”不铁了,只是一个信号。未来,中国会发现所谓的“朋友”一个个转身离去。一个没有朋友的国家,即使再强大,也会在国际舞台上显得孤独和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