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

作者:芨芨草
发表时间:
+-

王阳明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
徐青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是明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
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逝于明世宗嘉靖七年,享年57岁。曾
在会稽山阳明洞筑室,因此世称阳明先生。学术成就显著,是“心学”集大成者,提
出“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等重要命题‌。其实“心即理”最早是由南宋理学大家陆
九渊(1139-1193年)提出的,王阳明将其发扬光大,成为阳明心学的逻辑基础。
王阳明在《传习录·下卷·门人黄省曾录》中写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
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因心与
物同体,感知即存在。由此王阳明认为,当你未看这朵花时,花与你的心都处于一种
寂静状态。当你来看这朵花时,花的明媚就生动地展现在你的眼前。此句以花为媒,
花之存在,既在眼中,也在心中,心花一体,映射出人对世界的感知与理解,富有哲
理。这体现了心与物的紧密联系,诠释了主客观的关系。即心物同体。王阳明强调,
“感知与存在”的关系。事物的存在与人的感知密切相关。只有当人感知到事物时,
事物才在人的心中呈现出其存在。
在此“心”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认识能力,“理”是指超乎自然和社会之上,为自然
和社会必须遵循的抽象原则。陆九渊认为,人心之理就是宇宙之理,宇宙间万事万物
之理和人心之理是完全相同的。这一命题强调主观意识与客观规律的同一性,认为人
同此心,心同此理,即一切人内心中的是非善恶伦理道德准则都是同一的。它既体现
了心与理的共生关系,也强调了心学入门需深刻体会“心即理”的重要性。可以说
“心即理”作为阳明心学的核心命题之一,对于理解阳明心学的整体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1506年,王阳明因仗义执言被贬谪至贵州龙场,历经艰险,终在龙场悟道。龙场地处
偏远,条件艰苦,王阳明在此地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爱戴。并在龙场潜心研读经
典,日夜反省。在1508年的一个月圆之夜,王阳明突然大彻大悟,悟出“吾性自足,
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即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打破
了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框架。这一事件史称“龙场悟道”。“龙场悟道”也标志
着王阳明从求理于物向心即是理的哲学转变,是王阳明个人命运的转折,更是他思想
体系的形成与确立的关键时期‌和重要的转折‌期。悟道后,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
“致良知”等心学命题,擘画出完整的心学体系,有力冲击了朱子理学,将中国古代
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推向巅峰,对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均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也是
他创立“心学”体系的关键时刻。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阳明心学也由此
生发并走上历史舞台‌。这不仅是王阳明个人的思想飞跃,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重要事。
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年谱》载,正德四年阳明于贵阳
书院“始论知行合一”,然在年归途中就产生悔意(“悔昔在贵阳举知行合一之
教”),“纷纷异同,罔知所入。”这倒不是说王阳明很快就放弃了知行合一之主
张,相反对这一命题的阐述一直贯彻于其成熟时期“致良知”教诲之中。阳明所
“悔”只在于“教法”而非“教义”。阳明在申明自己知行合一立场时,亦反复强
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王阳明
强调知和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中有行,行
中有知。这一理念体现了王阳明心学中“知行合一”的核心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影响。它告诉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要将知识和行动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