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齒的使命:不只是暫時的咀嚼工具

作者:大麥777
发表时间:
+-

許多人誤以為「乳齒反正會換,蛀了也沒關係」。這是極大的迷思!健康的乳齒對孩子而言至關重要:

  1. 咀嚼與營養吸收: 健康完整的乳齒讓孩子能有效咀嚼各種質地的食物,是攝取均衡營養、促進健康發育的第一步。咀嚼困難可能導致孩子挑食、營養不良或消化問題。

  2. 發音與語言發展: 牙齒是構音的重要輔助器官。前牙缺失或嚴重蛀牙,可能影響孩子發「ㄈ、ㄙ、ㄒ」等齒音,阻礙清晰的口語表達和語言學習。

  3. 維持空間與引導恆齒萌發: 這是乳齒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每顆乳齒下方都對應著一顆發育中的恆齒胚。乳齒就像天然的「空間維持器」,為底下的恆齒預留正確的位置。若乳齒因嚴重蛀牙過早脫落(尤其在後牙區),鄰近的牙齒可能傾斜移位,佔據空間,導致未來恆齒萌發空間不足,產生擁擠、阻生或排列不整等問題,增加矯正難度與需求。

  4. 促進顎骨發育: 咀嚼食物時產生的力量,能刺激顎骨正常生長發育。乳齒的健康有助於顎骨達到適當的大小與形狀。

  5. 建立自信與社交: 一口健康潔白的小乳牙,讓孩子笑得更燦爛、更自信。嚴重蛀牙或變色的前牙,可能讓孩子在同儕互動中感到害羞或退縮。

  6.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起點: 從小開始清潔牙齒,是建立一生良好口腔衛生習慣的黃金時期。

乳齒的成長時間表

乳齒通常從寶寶 6 個月大左右開始萌發,最先長出的通常是下顎的兩顆門牙。到 2 歲半至 3 歲左右,完整的 20 顆乳齒(上顎 10 顆、下顎 10 顆)通常會全數長齊。乳齒的萌發時間存在個體差異,有些寶寶可能稍早或稍晚,只要在合理範圍內都屬正常,無需過度擔憂。

乳齒脫落、恆齒萌發的換牙期,則大約從 6 歲開始,通常持續到 12 歲左右。下顎門牙和「六歲齒」(第一顆長出的恆齒大臼齒,不需換乳牙)通常是換牙期的先鋒。

守護乳齒健康:預防勝於治療

乳齒的琺瑯質較恆齒薄,象牙質也較薄,一旦蛀牙,進展速度往往比恆齒快,更容易侵犯到牙髓(神經)引起疼痛或感染。因此,預防是守護乳齒健康的核心:

  1. 出生後即開始口腔清潔:

    • 在牙齒還沒長出來前,每次餵奶後,可以用乾淨濕紗布或指套巾,輕輕擦拭寶寶的牙齦和舌頭,清除奶垢。

    • 第一顆乳牙萌出後,立即開始刷牙! 使用小頭、軟毛的「嬰兒牙刷」,搭配「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氟濃度 1000ppm),每天至少刷牙兩次,尤其是睡前那次最重要。家長需全程協助或監督刷牙至孩子約 7-8 歲,確保清潔徹底。

  2. 避免奶瓶性蛀牙:

    • 切勿讓孩子含著裝有牛奶、配方奶、果汁或含糖飲料的奶瓶睡覺。奶水中的糖分會整晚附著在牙齒上,成為細菌大餐,極易造成門牙大範圍、快速的嚴重蛀蝕。

    • 一歲左右應開始訓練使用學習杯喝水,逐漸戒除奶瓶。

  3. 建立良好飲食習慣:

    • 限制含糖食物與飲料(糖果、餅乾、蛋糕、汽水、果汁等)的攝取頻率與份量。避免在正餐之間頻繁給予甜食。

    • 鼓勵多喝白開水。

    • 零食選擇起司、無糖優格、水果、蔬菜條等健康食物。

  4. 定期塗氟:

    • 氟化物能強化琺瑯質,抑制細菌,有效預防蛀牙。牙醫師會根據孩子的蛀牙風險,建議每 3-6 個月回赃M行專業的「氟膠」或「氟漆」塗佈。政府通常有提供兒童定期塗氟的補助。

  5. 臼齒窩溝封填:

    • 孩子約在 2-3 歲長出乳臼齒,6 歲左右長出第一顆恆臼齒(六歲齒)。這些臼齒的咬合面常有深窄的溝隙,牙刷難以清潔,是蛀牙好發處。

    • 「窩溝封填」是將一種安全的流動性樹脂材料,填入這些深溝中並固化封閉,形成物理性屏障,阻絕食物殘渣和細菌,有效預防蛀牙。乳臼齒和恆臼齒都建議施作。

  6. 定期牙科檢查:

    • 第一顆乳牙長出後六個月內,或最遲在滿一歲時,就該進行第一次牙科檢查! 之後每半年定期檢查一次。

    • 定期檢查能早期發現湆又溃皶r進行簡單處理(如補牙),避免惡化到需要複雜治療(如抽神經、拔牙)。牙醫師也能評估孩子的口腔發展狀況,提供個別化的衛教指導。

乳齒蛀牙了,需要治療嗎?絕對需要!

「反正會換牙」的想法會害了孩子!放任乳齒蛀牙不處理,會帶來嚴重後果:

  • 疼痛不適: 蛀牙深入牙髓會引起劇烈牙痛、臉腫,影響孩子進食、睡眠、學習與情緒。

  • 感染擴散: 細菌感染可能擴散至牙齦長膿包,甚至影響下方正在發育的恆齒胚,導致恆齒的琺瑯質發育不良、變色或形態異常。

  • 過早喪失乳齒: 嚴重蛀牙可能需要拔牙。如前所述,乳齒過早缺失(尤其後牙),會導致空間喪失、鄰牙傾倒,未來恆齒排列擁擠混亂。

  • 影響恆齒萌發: 感染的乳齒根部可能阻礙或引導恆齒在錯誤位置萌出。

  • 全身健康影響: 口腔是身體的一部分。嚴重的口腔感染可能影響孩子的全身健康與成長。

因此,一旦發現乳齒蛀牙,應盡快帶孩子就醫。治療方式視蛀牙深度而定,包括補牙、乳牙根管治療(抽神經)、不鏽鋼牙冠,或在必要時拔牙後製作空間維持器。

家長是孩子口腔健康的守門員

孩子的乳齒健康,掌握在家長手中。從第一顆小牙冒出開始,就應建立良好的清潔與飲食習慣,並養成定期看牙醫的觀念。將口腔保健視為孩子整體健康照顧不可或缺的一環。投資時間與心力守護孩子的乳齒,不僅能避免當下的疼痛與治療不適,更能為他們換來一口健康的恆齒、自信的笑容與良好的生活品質,這份禮物將伴隨孩子一生。

呵護乳齒,就是為孩子的健康未來打下最堅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