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AI时代的主奴社会

作者:吴有信
发表时间:
+-

一.人工智能的三个等级

AI的智能水平,目前认为共有三个层级,依次递增。第一层级称为狭义人工智能(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简称ANI ,或弱人工智能(Weak AI)。

   狭义人工智能一般是由预先设置好的算法模型和预先提供的训练数据所构成,典型代表有下棋软件或语言翻译软件等等。

 第二层级称为通用人工智能(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简称AGI ,亦被称为强 人工智能(Strong AI)。之所以被称为通用AI,原因主要在于其架构通常不是基于具体算法,而是基于特定的推理规则,故而可以做到举一反三以及跨领域的智能运用。

 通用AI的初级形式也许并不排除只是将多种具有专属智能的狭义AI模块通过系统集成而达成。

 第三层级称为超人工智能 (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简称ASI

 超人类智能并非指具有不同于人类智能的超自然智能因素,而是仍然基于人类理性算计的自然智能因素。

 超人类智能最主要的特点可能是具有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有了这方面的能力,以AI在吸收培训数据方面的广度和解决问题的速度方面的优势,一定就会具有超越人类的智能水平。

过就现实层面而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超人工智能仍然略显太过超前,这个阶段AI应当大概率仍然处于狭义人工智能和集成式通用人工智能的水平,只是在解决特定问题上表现出具有更为自主性的通用智能手段。

二.AI主奴时代

 AI奴隶制时代的到来是本人在《AI与人工奴隶社会》一文中所作的预言,文章认为AI的发展终将会导致一个新型的奴隶制时代,也即人工奴隶制时代的诞生,而这个时代的所谓奴隶就是AI机器人(参见《滴露研朱第十三辑》)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个论断主要是针对对狭义AI和通用AI时代而言的。至于超AI时代的社会形态,现在言之仍然过早,但是因为AI实体本身没有生存意志,AI实体的存在模式最终将由人类社会决定,而人类社会必定会立法将AI实体约束在人工奴隶的法定身份范围内,所以即使AI具有超人的智力,也将无法摆脱作为人工奴隶的命运。

  历史上所谓奴隶制,主要特征就在于奴隶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主导力量,其次才是家庭奴隶和私人奴隶。在现代社会个人具有更多的独立性,所以私人奴隶也应该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是从人工奴隶的所有权角度来区分的。

   AI人工奴隶制时代的到来,显然会对现有产业格局造成一定的冲击,首先将会有大量的生产性岗位被AI奴隶所取代这,主要包括重复性高、标准化强的流水线工人:如汽车焊接、喷漆、包装、装配等;其次是危险性高的岗位:如高温、高辐射、高空作业,机器人奴隶无惧死亡;还有部分精密制造领域,诸如微米纳米级加工、3D打印技术等等。

人类社会所要面对的调整和改变是:首先要有AI人工奴隶批量的生产和维护的强大产业;其次是学会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AI奴隶主或者说AI奴隶的有效管家,并配合完成许多AI奴隶所无法独立完成的工作。在非生产性行业和服务性行业大抵也是如此。

三.AI超人时代    

  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有一个很大区别,东方哲学主张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语言只是表达思想的渡河之舟,过了河就可以把舟扔掉,所谓得意则忘言。

  西方哲学将语言范畴看作是客观存在的本质(亚里斯多德语),甚至把语言中的概念看作是更为本质的存在(柏拉图语)。可以说语言既是西方智慧的起点和终点,人类知识的主要载体就是语言文字。

  所以无论是人类智能还是人工智能都离不开要对各种语言包括自然语言和各种人工语言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理。

  就目前来说AI领域的领跑者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领域的皇冠是谷歌2017搞出来的专门用于处理人类自然语言信息的transformer大模型。

  未来AI的发展,除了形成人类与实体型AI的主奴型社会关系外,也将会产生人机一体化的新型AI应用,例如如果AI能接入人类神经系统或大脑皮层,就可能与人类大脑形成思维共同体,这样AI就不仅能从外部辅助人类记忆、思考,还能直接参与人类思考,使得人类大脑在决策、思维过程中可能实时得到AI分析、优化建议。

这样人类在AI时代的另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将自己打造成一个与AI技深度融合的AI超人。

 

四.一点启示

从最近网上转发的北京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的搞笑集锦视频来看,其中有待改进的地方确实仍然很多,不过也建议大家稍安勿躁,先不要急着吐槽,当初汽车和计算机产品在最初面市的时候,槽点还要更多,但这并没有妨碍汽车工业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用一句模仿毛太祖的话来说就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机。器人奴隶制时代就象东方一轮喷薄欲出的太阳,就像母腹中躁动的婴儿已经势不可挡地就要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