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74.人工“智能”的“志能”更为重要
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74.人工“智能”的“志能”更为重要
这两年吧,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快,也相应地引起了,人文社科学界的浓厚兴趣,尤其聚焦在,所谓的“奇点(singularity,临界点)”上:奇点之前,人工智能主要靠,人类对它们的改进来提升,比较缓慢;过了奇点,它们有了自我设计的能力,就能通过自我改进迅速提升,导致爆发式的自我增长……
由此产生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让人们忧心忡忡:什么时候,人工智能会达到奇点?要是它们获取和运用知识的,整体理智能力,远远超过了人类,会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乃至最终把人类给毁灭喽,就像我们踩死蚂蚁那样子?
浅人脑子不大好使,尤其缺乏这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所以这里只能在实然层面,围绕需要—想要—意志的源头动机,阐述一个愚见:无论对人工智能来说,还是对人类自身来说,被众多大腕忽视了的“志能”,亦即启动行为的“意志”,都要比“智能”,亦即引导行为的“认知(智慧)”,重要得多,所以才是探讨,人工智能的奇点危机时,理应优先考虑的关键因素,嗯哼。
为啥说志能比智能重要呢?本系列前面,早已给出了答案:只要摆脱了主流西哲,拿认知理性精神当主导的误区,直接面朝现实生活,很容易发现,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直接源于,自由意志的启动效应,因而可以说,失去了“想要”,这个唯一的动机,谁也不可能,干出任何人事来咧。
说白了,就是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引导作用的认知,特别是理性认知,原本也是认知需要,包括求知欲和求晰欲的产物,以致要是少了好奇心和好明心,人们压根不会想到,要凭借合乎逻辑的推理思维,得到条理清晰的正确知识。至于人们会把,这样子的认知付诸实施,发挥引导实践的作用,也得归因于,道德、实利、信仰、炫美的非认知需要,对于非认知行为的启动效应,不是?
然而很遗憾,眼下学界的讨论,貌似集中在了人工智能,怎样获取和运用知识的,整体理智能力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运算速度、识别能力、理解能力、应变能力等,及其与人们相关能力的比较上;有些论者尽管提到了,意志欲望和情感体验,也主要是从自觉意识、心理构成的视角,一笔带过,没能着力彰显,意志的源头地位,甚至还贬低了,它的动机效应,结果错失了问题的要害。
除了认知理性精神的误导,造成这种忽视的,或许还有下面的原因:第一呢,人们发明人工智能的目的,原本就是想让它们具有,强大的理智思维能力,好帮人们处理应对,由于自身绝对有限,所产生的种种难缠问题。
第二呢,更重要的是,尽管从它模仿人类智能的视角看,人工智能理应遵循,和人性逻辑差不多的“人工逻辑”,也以意志为动机,才能启动自己的理智思维,但就现状看,它们显然没有形成,自己的自由意志,而完全是靠接受和实施,人们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以算法形式发布的种种指令,才去从事模仿人类智能,获取运用知识,做出取舍选择,提供解决方案等活动的,因而总是处在,人类意志的控制约束下,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一言以蔽之哦:当前的人工智能,只有智能,木有志能;于是乎,人类意志躲在幕后,发挥的这种启动效应,就让人工智能自身的意志问题,变得隐而不显,很少受到重视啦,嗯哼。
有种流行的见解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明的智能机器人,往往有多种传感器,因而要是内部状态和外部环境,发生了不确定的动态变化,也能“自主”地决定自身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自己主动识别目标,进行判断,展开权衡,做出决策,选定操作等,所以业已具有了,某种类人的“主体性”。
其实吧,这是对“自主性”或“主体性”的,扩大化了的曲解,木有看到下面的关键点:严格意思上的,“自主性”或“主体性”,是指人们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主动从事自己,“想要”从事的行为,以求达成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而不单单在于,有了主观的意识,能够进行思维和理解。
相比之下呢,智能机器人的所谓“自主性”,其实仅仅是指:它们无需人类,即时输入具体的动态指令,就能按照人类,事先业已给定的既成指令,面对不确定的动态变化,“自动”地做出,模式化或程序化的反应,所以没法等同于,人类基于自由意志,形成的自主性或主体性。
进一步瞥,虽然智能机器人的行为模式,相当接近于人类生活中,完全遵照别个指令,做这做那的“傀儡”,它们甚至都不具有,傀儡们基于自由意志,做出原初选择,决定无条件听从别个使唤时,亦即“自甘奴”,在下决心“自甘”的那一刻,毕竟还有的那种自主性。说得更简单些:眼下人工智能的“自主”决定,归根结底照旧依赖于,人类事先替它们做出的自主设定,因而并不真的属于,它们自己做出的自主决定,不是?
于是乎,一旦扬弃了西哲,有关“人是理性动物”的片面定义,不再把人的本质,单单归结为,从事逻辑思维的,认知理性(理智)能力,而是在意志—情感—认知的,三分心理架构中,全面思考“自我”或“人格”的问题,我们或许只能,得出下面的结论:
当前的人工智能,无论整体理智能力,或是综合智商水平,强大到了怎样的地步,能在何种程度上,把人类远远抛在后面,乃至形成了,怎样发达的“自觉意识”,它们都没法像人类,包括自主选择当傀儡的,自甘奴那样子,拥有严格意思上的“人格”或“自我”。
为什么呀?原因很简单,所谓“自我”或“人格”,始终是与人们,基于自由意志,展开自决选择,承担自主责任,形成自历情感(自己经历的情感体验)的行为内容,直接相关的,所以才会呈现出,彼此殊异、相互区别的个体性特征,以致形成大名鼎鼎的林鸟效应。
说穿了,即便人的理性思维,在不受非认知的动机和情感,干预骚扰的情况下,也会由于遵循,普遍性逻辑规则的缘故,相对缺乏这种,因人而异的殊异性,反倒充满了,千篇一律的共同性,文言或曰:“放之四海而皆准。”
所以呢,那些只是旨在完成,理性思维类的工作,却木有丝毫情意绵绵的计算机们,倘若撇开了,外观设计、品牌标志、生产厂家,之类的因素不谈,几乎可以说是,天下电脑一般“智”,压根就谈不上,因“机”而异的“硅基自我”,或“电子人格”咧,嗯哼。
诚然哦,当前的智能机器人,貌似在较大程度上,呈现出彼此殊异,相互有别的“个性”特征。可是吧,这照旧是因为,人类仿照自己的行为模式,事先给它们输入了,各自不同的既成指令,要求它们在特异的环境下,面对特异的对象时,自动做出某些,类人式的特异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微笑、眨眼、握手、出汗等,情感式的特异反应,所以依然带有,模式化或程序化的烙印,离开严格意思上的“硅基自我”,或“电子人格”,差不多还是遥不可及。
说破了,即便未来的智能机器人,完美地通过了图灵测试,能让所有人都误以为,它们是人,这些个玩意儿,也仅仅是在认知以及情感层面,有了对人的高仿真性,却单单由于缺乏,自由意志的关键因素,就没法成为拥有,“自我”或“人格”的主体之人。由于同样的缘故,单凭认知层面的,智能、思维、记忆等,也不可能让智能机器人,拥有与人类平等的“人格尊严”,或者不可侵犯的“自由权益”,不是?
搞笑的是,大概因为人类的“自我”或“人格”,有着这样子鲜明的“非理性”特征,就连西方人士,给“人工智能”定位的时候,也时常不自觉地放弃,“人是理性动物”的先入之见,转而从“意志—情感”的视角入手:虽然它们在理性的“智能”方面,早已超越了人类,但到现在为止,大伙还是顽固地,把它们叫作“人工”。
然而哟,一旦它们遵循人类,事先输入的既成指令,在变化的氛围中,流露出了一丢丢,情深意长的“自主”反应苗头,人们却立马开始怀疑,它们是不是有了“自我”或“人格”——尽管这一丢丢的苗头,只不过是仿真度,比以前高出了一丢丢的“人工”。
相比之下哈,国内某些论者,却更倾向于,把自由意志还原成,拓展未来可能性的能力,而不是随意任性、从心所欲的意欲志向,甚至主张,人工智能没啥情感的“冷酷无情”,在人机对抗中,反倒是个优点,结果依然停留在,只从认知视角考察人工智能的层面,却相对忽视了,意志和情感因素,在“自我(意识)”或“人格”中,发挥的不可或缺的决定性作用。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