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爆料:四中全会后 北京的气氛真的变了!

万维读报 2025-11-06 17:32+-

1、日媒爆料:四中全会后 北京的气氛真的变了!

四中全会后,中共官场出现了明显的人事震荡——航天系被整肃,彭丽媛的“山东帮”持续遭清洗。习近平在党权、军权与人事权方面失衡的迹象,再次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近日,白宫公布了最新的美中经贸协议。协议中,中方在农产品采购及芬太尼管控上的承诺超出川普预期,而这些对美让步与习近平一贯的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对比。观察人士指出,四中全会后,习近平党权旁落的迹象愈发明显,其权力体系正出现松动。尤其在人事任命方面,习近平似乎已难掌握主导权。现任中组部长石泰峰是胡锦涛时期的旧部,其接掌中组部后,习近平所倚重的航天系力量接连受挫。

10月31日,中国发射神舟21号载人飞船,但就在发射前三天,全国人大深夜公告,罢免了曾在航天系统呼风唤雨、亦是习近平心腹的许达哲全国人大代表资格。这一动作被视为习近平失去航天系控制权的重要信号。与此同时,原航天系大将马兴瑞从新疆回京“另有任用”,却迟迟未见新职安排。

与此相呼应,彭丽媛的“山东帮”也遭遇重创。四中全会刚落幕,首个被查“老虎”便是重庆副市长江敦涛,其落马震动山东与重庆两地。江敦涛是山东人,其仕途背景与中组部副部长张建春密切相关。随着张建春案持续发酵,山东官场的清洗风暴才刚刚开始。众所周知,江敦涛与张建春均为彭丽媛的山东同乡,这一连串变动背后的政治意味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习近平的“清华帮”亦遭整肃。清华大学前校长、习近平重要智囊王希勤被免去全国人大代表资格及常委职务。四中全会后,从军队到党政系统,“习系”官员接连被查或降职,而新近提拔的官员中几乎无一人出自习阵营。此种变化自今年三月石泰峰与李干杰的职务对调后尤为明显。团派出身的石泰峰调任中组部长,取代清华系的李干杰;此后,李强、王小洪等习的亲信陆续被边缘化。新疆书记马兴瑞、内蒙古主席王立侠等人也被查处或闲置,其职务均由非习系官员接任。

军中更是如此。习近平倚重的三大铁杆——何卫东、钟绍军、苗华先后被查。而在补选的11名中央委员中,无一人来自福建或浙江派系,习近平阵营的空白极为异常。按常理,习应趁机再补己方人马,但现实恰恰相反,仿佛有一股力量在系统性地清除其势力。

外界普遍认为,如今做习近平的亲信已成“高危职业”,随时可能被清洗。然而,这背后显然不仅仅是一只手在操作,而更像是一整套新的权力班子在接管中枢。二十大时,习近平几乎全面掌控党政军人事,但自三中全会以来,其核心人马大批落马,却鲜见反击动作。倘若习近平真无法掌控组织部长,党务系统也非他所控,那么外界关于其“名存实亡”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军权、人事权若皆旁落,习近平恐已步华国锋后尘。

这种局势在对美谈判中亦有所体现。此次对美重大让步,不仅意味着政策转向,更是权力转向。据日经亚洲、路透社金融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报道,四中全会后北京高层气氛明显变化,“集体领导”似有复活迹象,形势颇似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华国锋虽仍为党主席,实权却早被叶剑英、汪东兴等人掌握。如今的习近平,或正在重演这一幕——仍坐在主席台上,却已非真正的决策者。此次在釜山与川普会面的外交安排,正是这种转变的缩影。

有人疑惑,为何中共媒体仍在大力宣传习近平?事实上,这正符合中共一贯的宣传逻辑。党从不主动承认失误,也从未公开否定前任领袖。毛泽东去世后,虽权力易手,但党从未否定其地位;华国锋被取代后,也只是被悄然淡化。如今的习近平处境如出一辙。然而,以其性格,他极可能不会甘心受挫,未来或将掀起新的反击。这正是未来中国政局最大的变数——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恐怕谁也无法预料。

2、与习关系密切 传他被抓时 双腿发软

中共四中全会过去仅一个月,官场震动不断。有消息称,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在“递补中央委员”环节中被跳过后,于近日缺席多场重要会议,引发外界关注。网络爆料更称,方红卫已被中纪委带走问询。鉴于他与习近平、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关系密切,此事引发高度联想。

11月6日,多名大陆微博大V发文暗指方红卫近期“消失”与落马有关,有网民留言称其“被带走,或将官宣”。尽管社交媒体一贯审查严格,这些相关帖子却未被删除,格外引人注目。早前,陕西省科技厅官网发布的一则“方红卫调研金属成形技术与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新闻已被悄然撤下。

与此同时,海外社交媒体X上的热传贴文称,11月5日方红卫在长安区调研时被中纪委人员当场带走,“脸色煞白,双腿发软,当场失禁”,引发周围人震动。此类说法尚未获得官方证实,但舆论高度关注。

根据中共四中全会公报,此次全会递补了11名中央候补委员为中央委员,但其中有8人被“跳补”,包括方红卫、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云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石玉钢等人。按照中共惯例,“跳补”意味着相关官员可能处于内部审查阶段,随时可能被问责。

值得注意的是,方红卫背景不凡。他是习近平老家陕西富平人,也是习近平的清华校友,曾长期在陕西省任职,2021年11月起出任西安市委书记,被视为当时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的“心腹旧部”。方红卫仕途快速,曾任陕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被称为陕西本地的“陕汽掌舵人”。

截至目前,官方仍未就方红卫的去向做出公开回应。不过,种种迹象显示,中共高层或正在酝酿又一轮政治整肃。

3、川普贸易协议包含“毒丸条款” 

最新消息,美国川普政府近日在与东南亚国家签署的新贸易协议中加入所谓“毒丸条款”,要求若伙伴国与他国达成损害美国利益或构成安全威胁的协议,美方可单方面终止合作。分析人士指出,这些条款实质上是对与中国关系密切国家的“忠诚度测试”,显示华盛顿正以贸易为手段扩大地区影响力。

瑞士学者埃文内特指出,这类条款赋予美国不对等权力,使贸易协议成为干预他国经济政策的工具;马来西亚协议甚至要求遵守美方制裁措施。他认为,美国意在重塑“亚洲工厂”格局,维持市场主导地位。布鲁塞尔智库学者德梅尔齐斯批评此举是“多边主义棺材上的又一颗钉子”,体现美国对中国主导区域供应链的担忧。

另据报道,美国还计划对经东南亚转运的中国商品加征40%关税,并在与泰国、越南的谈判中推动类似条款。与马来西亚的协议在当地引发反弹,批评者认为其损害主权与中立立场。马来西亚官方则回应称,美方仅要求在行动前磋商。川普上周访问吉隆坡,与东盟多国领导人会晤并签署协议,试图通过关税与双边谈判削减贸易逆差。与此同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展开东南亚访问,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双方博弈下,东盟国家被迫继续在中美竞争中寻求平衡。

4、川习会后 首批美国高粱已运往中国

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共领导人习近平上周在韩国釜山会晤后,白宫宣布北京同意购买美国大豆,也将恢复采购美国高粱。据报道,川习会后,首批美国高粱船货已于上周发往中国。

美国谷物暨生质制品协会主席威尔森11月6日在上海进博会表示,首批美国高粱船货上周已经发往中国。美国贸易商也表示,中国购买了两船约12万吨美国小麦,计划于12月装运。有消息称,北京承诺在今年最后两个月购买至少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未来三年每年购买至少2500万吨美国大豆。 

川习会后美中贸易战暂时缓和,中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此前公布,自2025年11月10日下午1时01分起,停止实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规定的加征关税措施。这些将被停止加征关税的美国农产品,包括3月间被加征15%关税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以及3月间被加征10%关税的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国去年购买约13亿美元的美国高粱,但今年进口量暴跌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