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1年就倒了 美国制造不可能?辛酸血泪曝光

中时新闻网 2025-08-08 17:55+-

美国总统川普利用强硬的关税措施让制造业回流,但一切没有那么简单。 2013年,摩托罗拉(Motorola)就曾打出“美国制造”口号,希望能从苹果与三星手中抢下手机市场份额,没想到手机组装生产线重回美国,下场却很凄惨,隔年工厂就因不符成本收摊。

美国人其实不想在工厂上班?

时任摩托罗拉执行长伍德赛(Dennis Woodside)接受CNN专访一言以蔽之,“不要低估找寻熟练工人的难度。”人才正是美国制造业的核心问题,再看看台积电赴美设厂遭遇的挑战,十几年过去,问题依然存在。

摩托罗拉当初在德州沃思堡设组装厂,推出旗舰手机Moto X,高峰期雇用将近4千名员工,但销售状况不如预期,成立不到一年就失败收场。 摩托罗拉打出客制化特色,以为距离顾客近一点就会被买单,但理想很美满,现实很骨感。

伍德赛表示,当时供应链非常分散,电池、屏幕和主板等零件都来自亚洲供应商,最后汇集到美国组装,成本肯定非常高,所以年产量必须达到百万台手机,才能撑起我们所在的市场。

伍德赛与摩托罗拉高层,没有意识到“人才”是最棘手的问题,如何培训员工又要留住员工,当时的劳工拥有很多选择,让吸引人才变得困难,加上组装手机的特殊性,招募工作难度升高。

伍德赛说:“手机有数百个零件,而且非常小,我们没有想到,美国大部分的人其实根本不习惯这种工作,我们不得不进行培训才能让他们上轨道。”CNN指出,尽管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就业机会,但在此之前,工厂就已经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或许美国人根本不想在工厂工作。

美国总统特朗普利用强硬的关税措施让制造业回流,但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 (图/shutterstock达志)

人才痛点难根除

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去年8月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的美国人不认同“如果我去工厂上班,我会过得比现在更好”的说法,使得制造业长期缺工; 美国制造商协会(NAM)今年第一季的调查也呈现同样结果,吸引及留住优质劳动力是美国制造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主任兼研究员希瓦古玛(Sujai Shivakumar)表示,中国培养制造业人才的做法与美国不同,在美国,技术训练与职业教育会因州别或产业有所差异,使得大规模培养合格劳动力变得困难。

希瓦古玛指出,劳动力与电力、交通等基础建设一样重要,中国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并将培养劳动力纳入计划之中。 走过冤枉路,伍德赛提醒所有想在美国生产电子产品的公司,仔细考虑是否能找到具备所需技能的员工。

伍德赛说:“了解你所生产产品的性质并思考,是否需要完整的培训让员工了解这个产品? 能否提供完整培训,这是我们当初没有预料到的。 企业必须深思熟虑地考虑如何使用自动化,并且对所有经济因素非常敏感,才能确保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 最新评论
  • jinpingxi

    美国制造最大的障碍就是人工成本

    屏蔽
  • 月光无言

    美国优质人才进工厂拿高工资过中产日子的时代早就过去了。美国人自己不愿意干,资本家嫌效率低成本高,工厂尤其是大规模生产的行业注定会被亚洲全包。分工合作资本主义经济规律都不顾,川普这个商人竟然讲起政治了。 讲政治的都没有好下场。呵呵。

    屏蔽
  • g2j2

    扯淡,那就啥都让中国生产啊? 况且,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有关税保护,有AI赋能,美国一样能生产特斯拉;没有关税优惠豁免,苹果搬到印度也是烂苹果。

    屏蔽
  • 吴敬中

    拿摩托罗拉做例子?摩托罗拉就是铁了心的和中国友好,行业巨无霸全力在中国开展业务。供应链在亚洲,这不就是摩托罗拉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局面吗?自食其果怪的了谁?

    屏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