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干脆“罢免赖清德”?
台北市长蒋万安17日在北检前抗议现场,首度提出倒阁的主张,让国民党反制民进党“大罢免”传闻已久的选项浮上台面。 22日登场的在野领袖峰会,蓝白领导人均对此表态,朱立伦强调“让赖清德下台才是最大的目标”; 黄国昌则认为,倒阁救不了台湾,也没办法解决现在真正想要专制独裁的力量,就是总统赖清德。
倒阁犹抱琵琶半遮面,在野党自居执政党如何打动人心
再谈前者。 目前民进党推动二阶连署显然陷入乏力之困局,从府院党加侧翼无所不用极其为罢蓝委添柴加火,即可窥知一二。 未通过二阶处于相对安全的国民党区域立委,对倒阁重选恐敬而远之。 据云,传有中部深蓝选区立委,竟北上找朱立伦当面哭诉,忧虑以今日民进党塑造之大追杀氛围,重选恐陷苦战,甚至有落选危机。 由此可见无效内部的政治盘算大不相同。 更何况解散国会主动权掌握在赖手上,以赖清德执拗之性格,会否按宪政规范出牌,谁也没有把握。
事实上,在一阶连署蓝绿呈现35:0大幅度落差时,曾有政治学专业背景的马朝卸任高官私下坦言,倒阁已是国民党最优且唯一可行之路。 经过长时间酝酿,绿营“大罢免”越烧越上头,而蓝营对倒阁至今仍莫衷一是,充分体现出两党脑袋与角色之错位。 民进党用在野的方式执政,当老柯提出“大罢免”初期,舆论无不将之视为突发奇想,谁知绿营竟能假戏真做,硬干到底,厥为世界级的“民主典范”,把“双少数”做成“双多数”。
相对于此,沦落在野超过8年的国民党,却还是一副执政的姿态。 面对豺狼虎豹般的对手,随时都会把自己生吞活剥,但国民党还是在各种可行性评估中无限循环,只做有绝对把握的事,不敢冒一丝风险,非但得不到中间选民的青睐,连深蓝基本盘都召唤不出来。 日前国民党两度号召集结北检前抗议,到场群众前后如断崖般滑落,若无几位“冲组”民代撑场,镜头前形象实在难看。 至于即将登场的4月26日大游行,“战独裁”、“反绿共”两大口号,一看就知道是高层小圈圈的同温层决策,多大程度能打动支持者乃至非绿群体的心,还真不好说。
蓝白共举“罢赖总路线”,更灵活有力对抗赖清德追杀
众所周知,经过民进党长期执政,蓝绿基本盘已发生位移,形成绿大于蓝的格局。 国民党若无联合民众党,要想扳倒民进党,可谓比登天还难。 如今在野阵营缺了集中力量的主心骨,倒不是谁当共主的问题,而是最高战略的总路线问题。 其实朱立伦与黄国昌两人在峰会上均已触及,社会多数厌恶的不是卓荣泰,而是霸道蛮横的赖清德。 因此唯有把矛头对准赖,才有可能真正地争取在野极大化。
换言之,当民进党利用“大罢免”把宪政体制玩弄到近乎失心疯时,蓝白两党更需要打破思想桎梏,共举出一条“倒赖总路线”,把不满赖清德的群体从各个角落动员出来。 此时此刻,“罢免赖清德”何尝不是一个可行的思路? 尽管依《宪法增修条文》第2条第9项之规定,总统罢免案须经全体立法委员1/4之提议,全体立法委员2/3之同意后提出,当前在野党席次并未达到门槛,但其做为最高战略,底下可作的方案、路径与空间却相当大又灵活。
首先,一旦“罢赖”口号登高一呼,如果国民党决定在大罢免与民进党硬碰硬到底,那么各地区域立委无论是否面临被罢免的态势,将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打一场围殴战,一个又一个拳头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有“罢赖”总路线引领,大罢免结局孰胜孰负,民进党也没有乐观的本钱。
其次,倘若国民党终于决意倒阁,在接下来立院重选的新战场上,所有参选人都以“罢赖”做为头等政见,诉诸选民唯有让在野席次一举达到2/3,“罢免赖清德”就不会只是天方夜谭,而是触手可及的目标,甚至还能多出弹劾的选项。 就算最后结果仍未满足2/3,但也能冲高席次,展现“反赖”新民意。
再者,退一万步言之,若“大罢免”对决失败,倒阁也未成功,兵败如山倒的在野阵营,面对执政党欲除之而后快的民主倒退作风,还是需要一股能守住一口气的信念。 “罢赖总路线”仍旧可以发挥作用,在推倒赖清德政府的盼头下,靠民心与民气促成“蓝白合”,在2028年大选与赖清德一较高下。
非绿反赖群众忧心忡忡,蓝白领袖还在精打细算,民进党对在野政敌抄家灭族不会手软,光靠一次街头游行就能“战独裁”? 恐怕把已然绿化、恶化、劣化的台湾民主政治想得太天真了。 司法工具化与政治威权化,赖清德左右两手就要把在野阵营打到趴在地下,一蹶不振; 然而,政治没有投降输一半这种事,与其扭捏躺平,不如放手一搏,何不干脆“罢免赖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