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真相

看中国 2019-04-16 21:52+-

  中国大陆传统的教育与宣传中,“平型关大捷”指林彪指挥的八路军115师3个团于1937年9月25日在平型关伏击日本第5师团21旅团辎重队,歼其1000余人的战斗。它是中国开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彻底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历史果真是这样吗?

  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事件的真相,看看八路军当时到底打死了多少日本兵,看看发生在平型关的这场战斗到底算不算“大捷”。

  此役按林彪最早版本的电报的说法是歼敌辎重队一个大队。按正常编制,日军一个大队相当于一个营,应为八百人左右。

  日本陆军每个野战师团的兵力编成为:两个步兵旅团(每旅团辖两个联队,每联队辖三个大队,每大队辖四个中队)、一个骑兵大队(辖三个中队)、一个炮兵联队(辖两个野炮大队、一个山炮大队,每大队辖两个中队)、一个工兵联队(辖两个中队)、一个辎重兵联队(辖两个中队)。问题就在这里:如果是日军战斗部队一个大队辖四个中队确有800人,可是辎重队只有两个中队400多人。丙种师团(用来对付八路军的师团,人少没有重武器)辎重兵队,人员更少为370人。而且日军的大队、联队和旅团都没有辎重队的编制,只有师团才有。战争中,部队每天给养弹药消耗很大,辎重兵第5联队(即第五师团辎重队,长官原田真一大佐)要向师团下属的两个旅团和师团部提供补给,不可能全部出动为21旅团补给。退一万步讲,就算辎重队全体出动,也只有400多人。离1000人或800人相距也太遥远。

  日本鬼子有个毛病,爱做笔记,所以他们的军史资料非常丰富。不要说师团,就是联队、大队也有详细的战史,逐日记载他们的位置、部署和战斗。稍微大一点的战斗不仅记载详细经过,还有非常精细的地图。按照他们的记载,1937年9月25日拂晓,日军21旅团全部作战部队都在其他地区执行任务,没有派去保卫补给部队。八路军早在9月26日拂晓就已经撤出了战斗。而根据《滨田(第21)联队史》记载:9月28日第21联队的第3大队才到达115师歼敌的战场,他们只看到车辆的残骸和尸体。9月25日战斗发生时他们还远在灵丘。

  战斗发生五年之后,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才在中共党内承认平型关战役的实况。彭于1942年12月18日,在太行区营级及县级以上干部会议上,作了“关于华北根据地工作的报告”,他说:“关于群众游击战,是从平型关战斗之后,更加认识到其重要性。平型关是一次完全的伏击战,是敌人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但是结果我们没有能俘获一个活日本兵,只缴到不上一百条的完整步枪。”(中共中央华中局宣传部1943年8月20日出版之党内秘密刊物“真理”第十四期。)

  那么到底八路军歼灭了多少敌人呢?

  首先根据常识判断,考虑到还要为第9旅团和第五师团部提供给养,日军辎重兵第5联队派出为21旅团提供给养的人数应为全队的1/3最多1/2(一个中队)的兵力,即100~200多人。

  让我们再参考敌方(日本)和友方(国民政府)的资料。

  日本战史专家详细考证了军史和参战老兵的回忆后对平型关战斗作出的结论是:“1937年9月25日拂晓,日军21旅团全部作战部队都在其他地区执行任务,没有派去保卫补给部队。中共的所谓伏击战是日本战史中没有伤亡记载的小战斗,但按中共的记载是一次非常漂亮的伏击战,若真的那样,也只可能最多打死二百个日本运输兵。”

  日人儿岛襄着《日中战争》中称,在平型关战斗中,日军亡167人,伤94人(日本文艺春秋社1984年版)。这个数字也和上述推断相符。

  再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资料:当时任国民政府军事高参在山西前线协助工作的徐永昌、林蔚深入前线核实后,给蒋委员长密电称八路军歼敌两百余人(大陆出版的《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引用了此电),与日方的资料相符。

  其实,115师的平型关之战,是国民党平型关战役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其中的一个非常小的部分。它是八路军打响抗战的第一枪。实际上,林彪指挥的部队在山西东北部平型关,只打了一场埋伏战,伏击日本一支运输队的尾巴。那么为什么八路军名声大噪,其他歼敌人数和自己伤亡远在八路军之上的国军部队反而默默无闻呢?

  台湾学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就作战经过与伤亡情况而论,高桂滋部伤亡倍于八路军,足见高军作战之英勇,但当时高军没没无闻,对林彪115师则夸大宣传,国内若干报章亦为中共之宣染所蒙蔽,称之为平型关大捷,竟喧嚷一时,究其原因,则基于下列两点:

  其一,照国府军委会规定,为保守军事秘密,战况之报导不得公布国军番号,故国军在淞沪及各地战绩,从未发表番号,高军之英勇作战,亦复如此;惟八路军则不顾国家机密,违反此项规定,故意发表自己番号与战绩,向全国报导宣传,以达到扩大影响之目的。

  其二,八路军参谋处致各报馆之告捷宥(廿六日)电,故意夸张其所伏击之敌军为万余人,致各报均为所惑,竞相转载,原电称:《大公报》鉴:“九月廿五日,我八路军在晋北平型关与敌万余激战,反复冲锋,我军奋勉无前,将进攻之敌全部击溃。所有平型关以北之辛庄、关沙、东跑池一带阵地,完全夺取。敌官兵被击毙者,尸横山野,一部被俘虏缴械,获汽车、坦克车、枪炮及其他军用品甚多,正在清查中。现残敌溃退至小赛村,我四面包围中。八路军参谋处。宥。”

  由此可见,中共所称“缴获步枪千余枝”,亦系夸大十倍之宣传,由此亦可测知平型关战役的真相了。平型关战役,如与淞沪、台儿庄、长沙等廿余次大会战相较,真是小巫见大巫。

  台湾学者进一步指出:从上述三项资料看,从“与敌万余人激战”,到“歼灭敌人三千多”、“歼敌一千多”,到底何者是对?而实际参与平型关战役的军队,有国军,亦有受编为国军之共军。国军实为主力,为第十七军高桂滋的84师高哲、第21师李仙洲;第十五军刘茂恩的第64师武庭麟和刘茂恩自兼师长的第65师,以及刘奉滨的第73师,共计六个师。9月26日的平型关之战,中共第115师主力曾参加对日辎重的截击,也是他大吹大擂对外宣传的第一次战斗。从整个战役看来,中共115师只是担任对敌辎重伏击任务,无论战果如何,其在整个战役之地位及价值,与其他六个师相比,是不能等同的。而中共史家把平型关战役写成共军的“大捷”,并谓“打破了所谓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和必胜信念,八路军从此声威大震。”这完全与历史事实不符。

  八路军包围歼灭的只是日军非战斗补给部队,根本没有包围日军战斗部队。这是场小仗,打的也不是战斗部队,而且据林彪说大部分敌人在睡觉。林彪一九四一年在苏联治疗枪伤时向共产国际报告说:“在日本军队跟国民党军队开战时,我不止一次请求中央同意出击日军。但没有接到任何答复,我只好自作主张打了平型关那一仗。”

  • 最新评论
  • frank_ly

    “平型关打劫”是共产党最大的战役之一,也不过是偷鸡摸狗的偷袭而已,与国民党在正面正面战场无法比拟:在平型关与日军交战的国军有三个集团军的兵力。而红军只有师长林彪一个师的兵力。

    屏蔽
  • Sans2000

    中国人吹牛很正常……

    屏蔽
  • yuan222

    国民政府领导的平型关战役,以及八路军实施的平型关歼灭战,国军和八路军都很勇敢,士气很高。都是中国的抗战英雄。不过这个战役最后还是中方失败。日军当时的战斗力十分强。日方即使是辎重兵,八路军精锐的林彪部队打的也非常幸苦。到了战争后期,侵华日军的精锐都调到了太平洋战场以及本土。那时在华日军的战斗力就下降了。即使如此,国军以及八路军也不是日军的对手。美国军队才是真正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主力。你看美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几十万,几十万的歼灭日方精锐陆军,海军和空军。那真是回肠荡气。令人振奋。 在战争中,中国国民政府以及延安方面都很夸大的宣扬自己的胜利,掩盖自己在战场上的失利。这很正常。

    屏蔽
  • yeahsoo

    高桂滋部伤亡倍于八路军,足见高军作战之英勇,lol,谁死的多谁勇敢,佩服作者的逻辑

    屏蔽
  • 枫红叶绿

    关于平型关大捷, 目前为止比较严谨的调查可看此处链接:http://www.qulishi.com/news/201303/203.html

    屏蔽
  • TRIAL

    去去,问问你们的蒋委员长,他为何当年通令嘉奖八路军平型关大捷。所有的报纸登号外发表,无一例外。

    屏蔽
  • frank_ly

    一共打死100多日本人,却是中共抗战史上的最大的“大捷”之一,在中共史上炫耀地大书特书,与国军抗战相比却是九牛一毛,可见中共所谓抗战确实是事后“摘桃子”。

    屏蔽
  • frank_ly

    一共打死100多人,却是中共抗战史上的最大的“大捷”之一,在中共史上炫耀地大书特书,与国军抗战相比却是九牛一毛,可见中共所谓抗战确实是事后“摘桃子”。

    屏蔽
  • frank_ly

    一共打死100多人,却是中共抗战史上的最的的“大捷”之一,在中共史上炫耀地大书特书,与国军抗战相比却是九牛一毛,可见中共所谓抗战确实是事后“摘桃子”。

    屏蔽
  • frank_ly

    这是中共的“大捷”,在中共史上炫耀地大书特书,与国军抗战相比却是九牛一毛,可见中共所谓抗战确实是事后“摘桃子”。

    屏蔽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