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大佬纷纷出事 习近平正"卸磨杀驴"
年仅54岁的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本星期宣布其退休计划,引发外界种种猜测。其实,中国民营企业富豪大佬们日子难过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了:金融大鳄肖建华,股神徐翔,安邦吴小晖,华信叶简明,娱乐“豪门” 范冰冰,海航王健,万达王健林,京东刘强东,都是引发无限联想的名字。与此同时,中国“资深金融人士”吴小平发表文章,提出“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应逐渐离场”,引起舆论大哗,被视为中共要对私营经济“卸磨杀驴”的先兆。作为中国互联网大佬主动退休第一人,马云面临什么样的政治困境?民营大佬富豪们死的死,关的关,退的退,再加上类似吴小平的论调,私营经济在中国是否陷入了“温水煮青蛙”的险境?
参加讨论的嘉宾是:政论作家,时局分析人士陈破空先生;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政治学教授夏明先生;美国人权组织“公民力量”创办人杨建利先生。
他停职是有背景的。今年四月份,央行高官突然对马云和马化腾的公司发出警告,说互联网巨头、移动支付不要以为大而不能管,大而不能倒。此话一出,马云和马化腾立刻表示如果国家需要,可以把自己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交给国家,完全被吓住了。中国政府已经眼红了。中央银行是国家银行系统,但是民间越来越使用移动支付。马云和马化腾的移动支付逐渐成为中国民众使用的支付方式。中共当局眼红眼热不言而喻。国家在上市公司建立党支部,也是加强党控的象征。企业家、富豪也是死的死、关的关、逃的逃、退的退。这样的大背景下马云这样做,人们的解读是正确的,不管马云个人做什么解释。
杨建利说,马云的传记作家说过,不管愿意不愿意,大家都会认为马云的辞职是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这的确有道理。马云和其他巨富一样,都涉及政治太深,不然不会发这么大。马云的背后势力是江泽民,随着时间的推移,江的势力下降。现在江的势力和习的发生对撞。换句话说,未来习和江的势力对撞将会下去,马云会夹在其中。去年《南华早报》发表文章是关于栗战书女婿的腐败一事,得罪了栗战书,而《南华早报》的拥有者就是马云。在这种情况下,激烈的政治斗争很可能会成为牺牲品,在国进民退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越来越难做。
马云可能算是名气最大的中国私营企业家。如何看待他的成败得失?他曾经直言:〝中国的企业家确实没有好的下场。事实也是。历史也是〞。他还曾谈到说:〝以前你没钱,没人找你。你有钱以后找你的人都很大,要不就有权,你吃不消〞。如何解读他这些话中透露出的难言之隐?夏明说,马云的做法如果不能叫做急流勇退,更恰当的说法是金蝉脱壳,因为他毕竟要保他的全身,能够有安全空间。财富和生命都要保证安全。在中国大的背景下,马云看得很清楚,这么多民营企业家结局都不太妙。往前推,从90年代以来的牟中其,赖昌星等人已经重复了这种历史。政府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在被政府捉到之前,企业家有机会保财保命,比如潘石屹等人就是成功的例子,中国的红通名单里也有不少中国富豪。马云辞职的看点就是从政府与企业家的博弈中看看到底企业家能否成功着陆,保财保命。
有分析人士认为,马云或者中国其他互联网或者金融富豪,之所以有今天,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在国家层面上阻止了外国的竞争者,关起国门让他们在国内做大做强。从这个角度来说,马云这样的大佬一定是政商勾结的产品,被人家捏住短处也是必然的。陈破空先生说这种总结不无道理。中国富豪就是成也制度、败也制度。中国自古以来只有一种权力独大,就是政府的权力。而在民主国家,有多种权力,商人有商权,媒体有“无冕之王”的权力、司法独立有法权,人民投票有民权。而在中国,只有皇权,皇帝垄断一切。今天的中国政府比皇帝垄断的更多,包括媒体、资源矿山。马云说,在中国,富豪没有好下场。从古至今的确这样。只要中国制度不改,中国富豪就不会善终。
说到最近不得善终的私营企业的大佬富豪,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安邦集团总裁吴小晖,华信能源有限公司董事局叶简明,还有海航创办人王健,万达王健林等。这些富豪领导的大企业,其崛和结局有什么共同之处? 杨建利说,这些人都被称作富商、民营企业家,其实他们就是资本家。这些人在共产党的话语权里是没有合法地位的。共产党的共产本质和资本的属性最后一定要冲突。毛泽东时代就是全面消灭资本家和资本主义;邓小平时期,因为毛泽东的策略把中国经济带到崩溃边缘,就不得不发展经济,就开始发展民营企业,允许资本家存在;到了习近平时代,他发现资本太大了,权力有可能威胁到政权,他必须割羊毛。他对民企进行第二次剥夺,他选择走中间道路,而不是完全把资本家割掉。于是他对大的民营企业家开始剥夺。游戏规则是在各个领域中共开始发赌博筹码,庄家是中共,庄家可以玩猫腻。庄家让一部分人赢,把从他那里买的筹码集中到某几家里,可以说是赢家通吃。然后他把筹码没收,再来一遍,不断地玩下去。中共的共产本质以及对权力的无限膜拜让它在现实中没有底线地利用权力,这和资本的属性一定是矛盾的。中国的民营企业家阶层、或者说资产阶级、资本家和中共政权分道扬镳是迟早的事,现在正在发生。
最近中国一位所谓“资深金融人士”吴小平发表文章,提出“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应逐渐离场”,还表示,为了增强国力,“私营经济不宜继续盲目扩大,一种全新形态、更加集中、更加团结、更加规模化的公私混合制经济,将呈现越来越大的比重”,引起舆论恐慌。如何看待这种论调?这是不是习近平喜欢的调子?夏明说这当然是上有所好,下必效之。今天中国的私营企业在面临死亡,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危机。私营企业有恐慌,从而希望把资本转到房地产、股市、融资产品,继而转到国外或者通过其它方式逃资。国家要趁他们的资产还没走完之前,进行最后一次掠夺。习近平面临到处的政治、社会、经济危机,要把握最高点,控制私有制、实行管制经济。
吴小平的文章出台之后,据说短短时间就吸引了两万多评论。为何大家对于中国“国进民退”的趋势如此焦虑?从经济社会层面来说,国进民退对中国意味着什么?陈破空说,这篇文章的内容结构极可能来自上层授意。从十八大习近平上任以来,在王沪宁的策划下,他们实施这样一种三部曲策略:信息快闪、引发争议、付诸实施。今年一月,王沪宁唆使人民大学教授发表文章《消灭私有制》,引起社会哗然,然后迅速删除文章。这次吴小平发文之后,首先反驳的不是《人民日报》、新华社、《环球时报》,而是《经济日报》、《新京报》这些并非首席喉舌的边缘官方媒体。被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转发声讨,然后迅速删贴消失。
杨建利和陈破空的看法不同,他认为吴小平和他的文章被过度解读了。杨建利说,吴小平在行业内并不是个重要人物,这篇文章也写得不好。当然不排除吴小平揣摩上意写了这篇文章。为什么有这么多反应呢?因为大家担心第二次公私合营正在进行,这篇文章的出现触动了人们的紧张神经。但是中国的目前状况看到,你不能只解读一个信息,还要有另外的信息。在中共大谈左调的同时,刘鹤在一个经济工作会议上说要对民营企业、私有经济一视同仁,因为他们创造了50%以上的GDP、60%的财政收入、70%以上的就业。刘鹤管经济,他务实不狂妄。9月8日,中国最高法院发布了一个文件,内容就是要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也就是说吴小平即使代表了中共的声音,也只是一种声音,中共内部并不统一。
马云退休正值中国的商业环境出现恶化、政府对企业干预越来越多之际。这些干预行为最近都有哪些体现?“国进民退“的大趋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夏明说不管吴小平什么背景,这篇文章产生的效应还是很大的,的确让中国私营企业家紧张,不仅要逃资、还要走人。中国政府经常好话说尽,但是坏事也做绝。我们看到它表面说话会被欺骗,会有错觉产生。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在整个发展史上,要么成为买办,依附国外强权,要么成为所谓的民族企业家,必须依靠国内的强权。他们的生存环境非常差,永远没有能够依靠市场和消费者发展的独立权力,这点是所有民营企业家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