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伏虎:贪官反扑未至纪委先落刀
自周永康、徐才厚落马后,中共执导的这场反腐纪录片似乎已至高潮,这厢余味将散,那边,众看客们已忍不住将自己的真知高见一吐为快,“老虎反扑论”应声而起。有人甚至担忧反腐会否就此打住,然而,当各方担忧反腐或许降温之际,地方“拍蝇”突然提速,连创两个新高。中纪委以具体行动阐明:战斗正未有穷期,这场“伏虎记”——未完,待续。
老虎井喷 引发反扑海啸?
“反扑论”出自党媒。周永康被立案审查三天后,8月1日出版的《人民论坛》推出“反腐节点到来”特别策划,在评述“进一步加大反腐力度可能引发的风险评估”时提到,打“大老虎”稍有不慎甚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如“大老虎”们的联手反扑,而且用了“猖狂反扑”一词。至此,关于反腐外溢效应的探讨随之热烈,“反扑”一词更是问鼎了中国大陆网络热词排行榜。
在中共党媒的引领下,反腐面临“句号”还是“逗号”的犹豫引爆舆论。周永康落马后的“阶段性胜利”,似乎也被反腐进入“深水区”的严峻形势所替代。一种观点认为,反腐用力过猛,会引发“老虎井喷”,进而导致由痛恨腐败发展到否定中共执政合法性,“老虎”的反扑可能带来更多的动荡,导致严重后果云云。
当各方担忧反腐或许降温之时,8月23日,中纪委发布周案后首个“打虎”消息,一日内,两名山西省委常委陈川平、聂春玉被调查。此前的8月11日,中纪委官网发布10起案件,其中被查处的9人是厅局级干部,刷新今年年初一天宣布8厅官被查纪录。但上述纪录只保持了1天。8月13日,中纪委官网再通报10名厅官被查。
在此背景下,反腐是否带来严重后果暂且不论,“反扑论”的论据是否存在,是否具有合理性却值得深究。
反腐未放缓 反扑迹难寻
除虎不尽,必养痈遗患。执政者在发起反腐之始就意识到,真正的反腐肯定会遇到阻力,需要高层形成共识与合力。曾经的实权人物如周永康、徐才厚被剥离亦未引起多少反对声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反腐肃贪符合执政党中共、国家和民众的整体共同利益,在由此形成的反腐合力之下,几成“过街老鼠”的“大老虎”该如何“反扑”?
打击腐败,是中共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施政主线之一,是习李政府执政下最具标志性的政策。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表示,自2012年底以来,已总计调查约40名省部级及以上级别的官员。中纪委去年称,已惩处超过18.2万名官员,而且没有迹象显示这一进程会在2014年放缓。
以现在的反腐力度之大和涉及面之广,“老虎们”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腐败促成既得利益,催生既得利益群体的抱团,反腐败势如破竹之时,无丝毫反抗,亦不现实。反腐也确实可能遭遇种种软硬抵抗,但“反扑”一词,略显夸张。
“反扑”即回击,中共对周永康的查办从其亲友、秘书到朋友圈,一句“你懂得”的背后,便是扼制其抵抗时的无奈表态,因为利益集团基于维持利益的需要,维持固有格局和利益水平是其惯性。直到“刑上常委,周虎倒下”,“特级大虎”的回击未现,内部也未“突变”,由此来看,“反扑”论据不足,难以成立。
“生死论”誓师 回马枪开道
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十八大以来,已有40多名省部级高官落马,山西省一日“落马”两省部级高官,客观上亦是对“反扑论”的回击。
周永康案以其持续时间、辐射范围、利益交错程度、权位层级,乃至调查难度,对于中纪委的反腐意义都难以比拟。“打老虎”的过程显然不会一帆风顺,因为腐败分子背后都有个庞大的腐败集团或帝国。
周、徐等大老虎落马后,“反腐终点论”、“反扑论”等消极声音四起。习近平的“生死论”如一声惊雷炸开满城风雨,习近平表示“与腐败斗争,个人生死,个人毁誉,无所谓”,此表态是周案后,习近平就反腐问题的首次发声。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对贪腐官员杀回马枪”的表态也有同样的魄力。
最近半月,贵州、新疆、湖南、重庆、山东、山西等十余省份密集发声。如8月11日召开的山西省委常委会,提出“当前要把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作为反腐败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腐败零容忍,查办案件不放松”。有评论称,中共高层及地方的态度显示,除了反腐明确暂不收兵之外,还预示着有其他“老虎”将被陆续揪出。
随着新一届中共领导班子铁腕反腐,“打虎”声急,先后有薄熙来、徐才厚和周永康三个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落马,刷新了中共政坛历史纪录。有观察人士认为,中共这一届领导人已经用行动证明了“反腐亮剑”说到做到,绝非空谈。反腐对立面的顽抗挣扎不存在威胁,“反扑”亦不存在,整治这批欲拼死一搏的“老虎们”如囊中取物。从中央到地方释放出来的信号意味着,中共中央“苍蝇老虎一起打”的高压反腐态势不仅没有减弱,对于官场尤其是官场窝案的彻查,已经从厅局级别上升到省高层。